[中医][图文]清肺排毒汤正式处方来 | |
[中医][组图]中医抗疫!广州市第八 | |
[中医][组图]治疗不孕不育、颈椎病 | |
[中医][图文]中药国际化重大突破: | |
[中医]国家中医药局:这7个资格证是 | |
[中医]老中医不可随意坐堂 一批“药 | |
[中医][图文]沉痛悼念国医大师邓铁 | |
[中医]国务院修改《中药品种保护条 | |
文章导读: |
小儿高热是临床中常见症状,许多疾病都可以高热为主要症状出现。若高热持续不退,很容易变生它病,加重病情,或伤津耗液,引起惊厥、昏迷等危证。因此,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在疾病发展过程中需要退热时(麻疹初期例外)及时有效退热,是缓解乃至治疗各种疾病的关键所在。现将笔者随我父刘韵远教授出诊时所见治疗小儿高热验案择其典型者3例介绍如下。
病例1.杨某,男,2岁,1990年3月17日初诊。
患儿发烧3天,体温38.5—39.2℃,伴咳嗽流涕,在某门诊部曾服清热中药3剂,体温不退。查体:掀开衣被,见患儿周身无汗,皮肤有皮粟,手指尖凉,精神欠佳,依偎母怀,不欲饮食,舌质淡尖红,苔白,脉细数。辨证:风寒外束,肺卫失宣。治则:解表散寒,宣肺止咳。方药:荆芥6g,苏梗6g,桔梗6g,白芷6g,柴胡6g,紫菀log,白前10g,苍耳子6g,生姜3片。3剂。
二诊:服药1剂后周身微汗出,2剂后体温降至正常,病告愈。
按:本例为风寒感冒之患儿,但体温较高、不退,属特殊病例。其病初若投以辛温解表之剂,则可寒散表解,然患儿误饮用清热泻肺之品,所以无效。刘老根据患儿发热无汗,皮肤有皮粟,手指尖凉这些症状,辨证为寒邪束表,毛窍闭塞,正邪相争,病在太阳、少阳。故以荆芥、苏梗、苍耳子、白芷和生姜辛温发汗,开泄腠理止涕,使热随汗解;柴胡清少阳之热,配紫菀、白前、桔梗止咳化痰。诸药合用,热退咳止病愈。
病例2.石某,男,5岁,1989年10月13日初诊。
患儿发烧7天,体温在38.6~39.5℃之间,病初期流涕,突然高热,在某某医院就诊,查血:WBC7.2x109/L,N:0.47,L:0.67。服西药及中药5日,体温仍不退。查体:头痛,周身无汗,精神尚可,饮食一般,干呕,流涕,唇干,咽红,面微肿,目赤,手心热,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有力,大便2日未行。家长告知:幼儿园内流行感冒,孩子被染。辨证:时感疫毒,侵袭卫表。治则:清热透表,解毒通便。方药:银花10g,连翘10g,青黛3g,菊花10g,葛根10g,升麻3g,元参12g,板蓝根15g,熟军6 go 3剂。
二诊:服3剂后热退身凉,症状消失。
按:患儿发热1周,热势虽高,但无大汗大渴证,疫毒侵袭,正邪相争,邪热温毒仍在卫表,尚未人里,面肿目赤,血象检查等均可确诊为时行感冒(流感),故用银花、连翘、菊花、青黛清热解毒透表,板蓝根、发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