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通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医人旗下网站:医学眺望医师考试认识中医人日文英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人 >> 名医学院 >> 肿瘤科 >> 名家医案 >> 正文

广告赞助more>>

中医辨证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 文章导读: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P(FI)指根据不同年龄段,呼吸道感染年次数在8次左右者⋯I。现代医学认为PRTI的发病机制主要与免疫功能紊乱和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缺乏有关,治疗多采用抗生素、免疫调节剂及补充营养物质的方法。随着近年来研究的深入,中医对其病因病机的认识也逐步完善,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其病机为正气虚弱、邪毒留伏,治疗上也注意扶正祛邪兼顾l3 。笔者根据中医理论并结合临床经验,认为痰瘀互结伏于体内是PRTI病根难断的一个重要因素,应引起高度重视。

    病因病机

    1,肺脾肾功能虚弱为病理基础Pd~'lI多因禀赋不足、养护失宜,致肺、脾、肾三脏功能不足,抵抗力低下,稍有不慎外邪便从皮毛或口鼻入侵犯肺;肺气失宣,肃降失调,则治节无权,水液停聚而生痰浊,内贮于肺而使其功能更加虚弱。小儿“脾常不足”,饮食不知自节,脾胃易伤致运化失健,土不养金,则卫外不固而易感。充盛的肾气为小儿生长发育之原动力,小儿“肾常虚”,动力不足,影响其他脏腑功能的发挥,以致整个机体缺乏生机,遂成易感。肺脾肾功能不足,三焦水道失疏,水聚成痰,注于血脉,壅塞脉道,使脉络瘀阻,每遇诱因,便外呼内应发为呼吸道感染。现代医学研究证明,PRTI的免疫功能失调与体液免疫_4j和细胞免疫、细胞因子活性、代谢酶等_5~一有关,免疫球蛋白有不同程度降低,这与肺脾肾虚弱之病机颇为吻合。

    2.痰瘀互结为重要的病理环节PRTI多数表现为病根难断,普遍存在间断性咳嗽、咽炎、扁桃体炎、鼻窦炎、肺部听诊呼吸音粗糙、苔腻、脉滑、指纹紫滞等症状和体征,大多有血小板黏附率及聚集率增高、微循环障碍等血瘀表现t 。此乃邪气羁留,阻于脉络,使血运不畅形成瘀血,反之瘀血阻络,又使津液难行,聚为痰浊,如此恶性循环,痰滞则血瘀,血瘀则痰滞,痰瘀互结伏于肺,伺机作祟。如《临证指南医案》所云:“近几年宿病,邪必在络⋯ ⋯ 痰因血滞,气阻血瘀,诸脉逆乱”。目前研究表明痰瘀是炎性反应、变态反应及人体物质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是局部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障碍的反应l8 。

    3,多夹积滞为发病特点 胃主受纳,脾主运化,一纳一化,食物得以消化。PRTI脾胃虚弱,纳化失和,腐熟运化不及,饮食稍增便可停聚不消,积而不化,气滞不行而成积滞。积滞进一步损伤脾胃,病理 因虚致滞和因滞致虚常同时存在,互为因果,相互影响,致生化乏源,土不养金而卫外不固,易遭外邪侵袭。研究证明积滞患儿免疫系统功能低下而易发生PRT1。

    分期辨治

    1.感染期,驱邪为主,兼以扶正 RRTI感染期以邪实为主,每次发病的直接原因大多与外感有关。因此在感染前期应及时驱散外邪,并根据正虚的体质特点兼以扶正。笔者临床以疏风散邪、宣肺化痰、理气活血,兼益气(或养阴)扶正为常法,以败毒散为基本方进行加减。感染后期虽为正虚邪恋,但治疗上仍应因势利导,引邪外出,使所剩外邪从表而解,同时要积极清除伏邪,兼以扶正。故以清除余邪、化痰祛瘀、兼以扶正为法,以五积散为基本方进行加减。同时,还要及时消除其他相关症状,以邪去正复为度。应注意除邪务尽,否则会影响本病的治疗,留下反复发作的隐患。

    2.恢复期,标本兼治,廓清伏邪 咖根本原因为肺脾肾三脏虚弱,但临床责之于肺脾虚弱的十有八九,治疗上往往侧重健脾补肺而忽略补。肾,所以疗效难以长久巩固。笔者认为,。肾虚是PRTI的本质所在,因此治疗时须注重补肾,方能取得可靠疗效。笔者常用山茱萸补。肾扶元,其既能补肾强体,又可收敛固涩,补而不留邪,恰合正气已虚而痰瘀或外邪未净之病机,《医学衷中参西录》赞其“救脱之力十倍于参芪,大能收敛元气,振作精神,且敛正气而不敛邪气,与他酸敛之药不同”。据研究山茱萸对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有增强作用,还具有抗炎、抑制血小板聚集、保护心脏等作用_】 。此外,还可用山药、白术补脾益气,生津益肺,补肾固本。山药具有滋补、助消化、止咳、祛痰、脱敏的作用l】 。山茱萸、山药相须为用,更助益。肾固本之功,有不热不燥、补而不滞的特点;白术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对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本草求真》日“白术味苦而甘,既能燥湿实脾,复能缓脾生津,且其性最温,服之能健脾}肖谷,为脾脏补气第一要药也”。用黄芪补脾益肺,其能助卫气,固皮表,补中气,升清气,《珍珠囊》日其“治虚劳,补肺气,⋯实皮毛,益胃气”,现代研究l】‘。提示黄芪能显著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功能,对多种病毒有抑制作用,可改善血液流变性,促进造血功能,还有强心、保肝、改善肾功能、抗应急、解毒、镇静、止痛等作用。上药共奏调补肾、肺、脾三脏功能。

    3.化痰活血贯穿始终痰浊瘀血作为病理产物,埘机体的损害是多方面的 《医学正传》日:“气得邪而郁,津液稠粘,为痰为饮,积久渗人脉中,血为之浊(瘀),此阴滞于阳也 血得邪而郁,隧道阻隔,或溢或结,积久渗出脉外,气为之乱,此阳滞于阴也。百病皆由于此”。明代儿科名家万全认为,人之为病十病九痰,倡导以治痰之方配伍活血化瘀之品。笔者经20年的临床实践,认为痰瘀伏肺是RRTI的鼠根,把化痰活血贯穿于治疗的全过程,方可取得满意疗效。感染期须用效专力重的理气化痰、活血化瘀药物,如半夏、胆南星、瓜萎、贝母、竹茹、桃仁、红花、川I芎之类,以期尽快控制感染,缓解症状。恢复期多用痰瘀同治的药物化痰祛瘀,常用的有桔梗桃仁山楂红花、紫草、地龙黄芪桂枝僵蚕、白茅根、大黄、香附、郁金、瓦楞子等,这些药物的共同特点是有化痰活血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绝大多数有抗感染、抗炎及改善微循环的作用,临证可根据症状的不同选择相适应的药物。

    讨论

    RRTI的病理特点为本虚标实,本虚指正气虚,主要为肺脾肾功能虚损;标实指邪实,主要有风邪、痰浊、瘀血等,而痰瘀是贯穿在病程始终的病理产物,成为损伤人体正气、阻碍气机运行的主要因素,又是进一步推动疾病发展的重要病理环节,是RRTI缠绵难愈的重要病理因素 本虚与标实之间又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正虚易感外邪、生湿、敛痰致瘀而使邪实,所谓“因虚致实”,邪实反过来又进一步耗伤脏腑之气,使正气更虚,形成恶性循环。在不同阶段,标本虚实主次不一,或重在标实,或重在本虚,或虚实并重。故治疗上须慎守病机,明察邪正消长变化,抓主要矛盾而灵活施治,做到药因证用,法随病变,祛邪务尽,补勿滋腻。扶正需调补肺脾肾,尤重补肾运脾;邪要注意彻底清除痰瘀伏邪,应将祛痰活血贯穿治疗始终,这是防治RRTI的关键之一。否则,只注重体质虚弱一味妄补,而伏邪未得彻底清除,一来伏邪继续伤正,二来滋补之药助邪滋生,使气机更加拂壅,一遇外邪侵袭便诱动伏邪,病即发作。

    一般来讲,感染初期,外邪横行束缚肺卫,急需疏风散邪、宣肺理气;此时邪胜正未大虚,以驱邪外出为第一要务,固护正气只需生黄芪一味即可。在感染中后期,正气渐虚,仍应以驱邪为主,邪不去则正不安,切忌过早补益,免遭闭门留寇之患。恢复期标本兼治,以调补肺脾肾为主,祛除痰瘀为辅。补益须重视补肾固本,盖肾为人体阴阳之本,肾阴对机体起着滋养、濡润作用,肾阳起着推动、温煦作用,二者相互为用,维护着机体阴阳的相对平衡。补脾之法,贵不在补而在运,切不可一味追求滋补脾胃,当补中寓消,消中有补,否则偏补则易碍滞气机,峻消则易损脾伤正,犯“虚虚实实”之戒。对于内伏之痰瘀,化痰活血之品应贯穿始终,尤其当舌苔厚腻、舌质紫暗、睑下青紫时,当重用理气化痰、活血化瘀药物,如红花等。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