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通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医人旗下网站:医学眺望医师考试认识中医人日文英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人 >> 名医学院 >> 肿瘤科 >> 名家医案 >> 正文

广告赞助more>>

文章导读:

我院唐福安主任中医师,系国家级名老中医,从事中医临床六十余年,医术精湛,学验俱丰,尤善治呼吸系统疾病,对肺癌的治疗上,亦有独到之处,临床疗效颇佳。兹将待诊体悟所得,摭要如次。

1 洞察先兆,见微知著

肺癌,古代医典虽无此病名,但对其体征和症状却早有载录。如《济生方》曰:“息贲之状,在右肋下,覆大如杯,喘息奔溢,是为肺积;诊其脉浮而毛,其色白,其病气逆,背痛少气,喜忘目瞑,肤寒,皮中时痛,或如虱缘,或如针刺。”其部分内涵散见于“肺积”、“肺胀”、“息贲”、“咳嗽”、“痰饮”等文献之中。肺癌是一种全身性的渐进性疾病,发于内而形于外,通过对该病细致入微的观察,结合临床理化检验指标(包括X线及CT等)的监测,综合病人接触煤烟污染空气及情志嗜好等内外因素的分析,做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2 情志为先,治癌不忘解郁

人之一生,惟赖内外相应,五脏气机协调,气血津液流畅,升降出入不悖,乃享百年之寿。郁者,抑而不伸之义也。朱丹溪曰:“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唐老以为,乐观是战胜疾病的首要条件。平素性情豁达开朗者不易得病,即使得病也能积极配合治疗。如若七情太过或不及,或因正气虚损,邪气乘虚袭肺,郁结胸中,造成肺气郁,宣降失司,积聚成痰,痰凝气滞,瘀阻肺络,日久而成肺癌。《素问.六元正气大论》曰:“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故临证除疏导病人乐观开朗,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外,在用药上,不忘加入理气解郁之品,如郁金枳壳等。

3 化痰祛湿,兼以活血解毒

痰、湿、瘀、毒是形成肺癌的主要病因,痰瘀若与外来邪毒互相搏击结于肺络,日久则变生为恶肉;若痰与烟毒搏结,积聚于肺则为肺积,即肺癌。因此在治疗上要针对病因,重在利湿化痰、消瘀蠲毒,饮食上避免食用糖类等助湿之品。因湿为阴邪,湿浊内阻是积聚形成的重要病理机制,湿邪留恋不去,往往造成病情缠绵难愈且易复发之弊。很多肺癌病人晚期往往出现阳虚或阴虚,这与湿邪的寒化、热化有关。寒湿日久,损伤真阳;湿热日久,耗损真阴,最终出现阴阳两虚,亡阴亡阳之证。肺癌病人易并发肺部感染,反复难愈,这与湿邪粘滞不化的特点有关,临床在辨证基础上,加用芳香化湿或淡渗利湿之品,疗效就佳。不少肺癌病人,经手术,放、化疗治疗病有所好转,但仍有半数以上在5年内复发或转移而死亡,原因是患者虽经治疗,但肺内仍有转移灶,即流痰未清,这是肺癌复发和转移的根源,因此化痰祛湿是一项长期的治则。

4 顾护脾胃,健脾不忘通腑

肺癌之为病,病在脾、肺、肾三脏,然脾胃为后天之本,惟有时时处处顾护脾胃,勿使受伐,才能使整个治疗过程顺利进行下去,达到木旺金生,母壮子健的效果。此外,健脾不忘通腑,肺与大肠相表里,大便通畅则肺热有泄降之途。可用麻仁、瓜蒌、大黄等治疗便下不畅之证。

5 保护正气,祛邪先扶正

“久病必虚”,“久病多瘀”。肺癌主要病机为本虚标实,临证每多虚实夹杂。其病位在肺,与肾相连。本虚以肺肾气阴两虚为主,标实则有气滞血瘀、痰湿热毒之证。实者重在治肺,虚者重在补肾。应从标本缓急立法,讲究“发时治标,平时治本。”则往往能切中肯綮。

6 蠲毒去热,善用虫类之品

晚期肺癌高热不退或伴脑转移者,以全蝎蜈蚣、壁虎等虫类药加入基础方中,常有出奇制胜之效。
  
唐老对肺癌的治疗,以理气解郁、化痰利湿、祛瘀蠲毒为治病法则,自拟抗肺癌方(基础方)。处方:绞股蓝15g,藤梨根30g,白花蛇舌草20g,猫人参15g,半边莲30g,薏苡仁30g,郁金12g,枳壳12g,生甘草6g。方中绞股蓝、藤梨根、白花蛇舌草、猫人参、半边莲、薏苡仁等均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作用;枳壳郁金有行气化痰破瘀之力;生甘草润肺解毒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化痰利湿、消瘀蠲毒之功。临证时在此方基础上每根据不同的病期及证候而灵活加减。疾病早、中期以祛邪为主,晚期以扶正固本为主。病人痰多伴咳嗽者,可加浙贝母10g,竹沥半夏12g,黛蛤散(包)24g,桔梗9g,前胡12g,百部6g,炙紫苑9g;气短乏力者,加党参15g,黄芪20g;伴胸痛者,加延胡索12g,红花9g,桃仁12g,瓜蒌20g;湿重者加冬瓜子、皮各20g;痰中带血者,加仙鹤草30g,白茅根30g,三七粉6g(分吞);热重痰稠者,加金银花20g,黄芩12g,鱼腥草30g;伴胸水者,加葶苈子15g,大戟3g,苏子10g;患过肺结核者,浙贝母改用川贝母6g。

7 病案举例

患者,男,74岁,干部,1997年4月16日初诊。患咳嗽伴右胸痛半年余,经胸部X线及CT扫描检查,证实为右侧中央型肺癌,伴肺门淋巴结转移,胸片可见右侧有少量胸水及右膈肌抬高。经住院检查,3次痰检找到腺癌细胞,已无手术指征,遂予化疗。化疗后出现严重的副反应,被迫放弃,延请唐老诊治。刻诊:T37.2℃,消瘦貌,面色紫暗,呼吸急促,咳嗽胸痛,舌质暗红,苔根黄腻,脉弦而涩。辨为气滞血瘀,痰湿内阻,治以理气化痰、祛瘀蠲毒之法。处方:藤梨根30g,白花蛇舌草30g,猫人参20g,半边莲30g,薏苡仁30g,郁金12g,炒枳壳15g,竹沥半夏12g,黛蛤散(包)24g,炙紫苑12g,延胡索15g,桃仁12g,瓜蒌(打)18g,冬瓜子15g,桔梗6g,鱼腥草30g,苏子10g,生甘草3g。7剂,水煎服,1日3次。持续辨证加减治疗至1998年4月,咳嗽胸痛基本消失,经CT检查肺部肿块有所缩小,能操持日常家务。嘱予定期复查及继续中药调理,至今仍健在。
  
按:患者经X线片及CT检查结果,为肺腺癌已有转移,伴胸水及膈肌麻痹,诊断明确。现代医学认为预后较差,不宜手术。化疗又出现严重反应,故延请中医治疗。经以理气化痰、祛瘀蠲毒之基本方为主辨证治疗1年后,咳嗽胸痛症状消失,能做日常家务。患者治疗前NKC(自然杀伤细胞)活性和淋转率均明显低下,用药后两者均明显增高,显示中药在治疗肺癌、减轻患者症状、改善生存质量方面有较好的疗效。同时,患者性情乐观,能积极配合治疗,也是疾病好转的一个重要条件。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