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通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医人旗下网站:医学眺望医师考试认识中医人日文英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人 >> 康复学院 >> 疾病推拿 >> 正文

广告赞助more>>

推拿治疗颈源性眩晕症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繁体中文 分享
  • 文章导读:

    颈源性眩晕症是临床较常见的一种眩晕症,该病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效果不佳。笔者多年来运用整骨理筋等推拿手法治疗颈源性眩晕症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自2006年6月-2007年12月底,笔者共接诊治疗颈源性眩晕症76例,男27例,女49例;30-40岁16例,41-50岁26例,50岁以上34例,年龄最小的31岁,最大的78岁,病程最长2年,最短两天,其中有机关干部,也有建筑民工,全部病例都有不同程度的定向感觉或平衡感觉障碍,包括自身或周围景物的旋转感、晃动感、升降感等,多数病例经触诊可见颈椎失稳,颈部肌肉紧张。排除头、颈部器质性病变。
      
    治疗方法

      
    患者俯卧,术者立于床头,双手掌均匀用力按揉患者双肩及上背部,使其双侧斜方肌放松。

    患者仰卧(个别患者翻身时会出现眩晕症状,故,动作要慢)颈部垫枕,术者坐于凳子上,双手施开天门、分推前额、多指指腹按揉眉弓至太阳穴,点按太阳、鱼腰、印堂穴。
     
    患者仰卧,依次点按上星、囟会、前顶百会、后顶等穴,摩揉四神聪

    患者仰卧,取除枕头,术者双手多指揉双侧颈部肌肉,当发现颈后肌肉群中有结节状或条索状时应做重点按揉,颈夹肌不能遗漏。

    助手面向患者脚的方向,双手按压患者双侧脚踝固定。术者左手拇指与多指分开,托患者枕部,右手托其下额向上牵引,嘱患者放松,待牵到限制位时,再施巧力猛拔伸,此时能听“咯噔”声最佳,再将患者头部分别偏左、偏右各牵引2-3下,将患者头部扶正,垫回枕头休息2-3分钟。

    患者取坐位,术者立其后,左手扶其前额加以固定,右手拇指与多指相对拿揉患者颈部双侧肌肉,点按肩井、风池、风府、脑空穴,整理结束。
      
    每日1次,10天为1个疗程,嘱患者注意颈部保暖并不再受劳损。
      
    治疗结果
     

    疗效标准痊愈为症状、体征完全消失,恢复病前状态;显效为能正常生活而不眩晕,但颈部转动过快或转动幅度过大时会有眩晕发作;有效为眩晕或头麻木等部分症状消失;无效为眩晕及其他症状无明显改善。

    治疗结果76例中治疗最长者3个疗程痊愈,最短者只1次症状消失。其中痊愈62例,显效8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37%。
      
    典型病例

      
    杨某某,男,78岁,市外贸局退休干部。2006年7月17日前来就诊,主诉眩晕两年,走路时头晕,躺卧、起床、翻身时出现阵发性眩晕,吃药打针无效。经诊断符合颈源性眩晕症病理特征,用上述手法治疗1个疗程痊愈,1年后随访无复发。
      
    段某某,女,54岁。2006年10月18日初诊,主诉眩晕2年,严重时呕吐,四处求医疗效不佳。CT片显示:颈3、4颈5、6椎间盘突出,经卢多普勒显示:双侧椎动脉供血不足,结合临床症状确诊为颈源性眩晕症,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痊愈,1年后随访无复发。
      
    裴某某,男,45岁。四川籍建筑农民工,2007年5月26日初诊,主诉眩晕,颈部转动时尤甚,刚住过医院,吃药打针无效,住院检查结果:X线片显示生理曲度变直,颈4、6钧突关节增生致椎间孔变小。CT片显示颈4、5椎间盘突出继发椎管狭窄,颈5、6颈6、7椎间盘突出。触诊见颈2棘突向右侧偏斜,确诊为颈源性眩晕症,两个疗程后痊愈,至今未复发。
      
    讨论
      
    眩晕症是多种疾病共有的症状。但颈源性眩晕是临床最常见的眩晕症,其特点是眩晕反复发作且多与颈部劳累或颈部转动有明显关系,一般为阵发性;多数患者同时伴有头痛,颈肩部肌肉僵硬,部分患者会出现耳鸣、失眠或嗜睡、记忆力下降、视物模糊甚至猝倒等症状。其发病机理是由于颈椎失稳、颈椎间盘突出压迫椎动脉或刺激颈部交感神经引起椎动脉血管痉挛,管腔变细,血流量减少导致脑供血不足继发眩晕症。故治疗要用整骨理筋手法,有针对性地调整颈椎结构,整复错位的间关节,恢复其原有的生理屈度和相互间的对位关系,回纳突出的颈椎间盘,解除颈部肌肉痉挛,消除对椎动脉的压迫,改善脑部血液供应,从根本上彻底治疗颈源性眩晕症。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