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通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医人旗下网站:医学眺望医师考试认识中医人日文英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人 >> 康复学院 >> 小儿推拿 >> 正文

广告赞助more>>

按摩治疗小儿脾虚肝旺便秘

  • 文章导读:

     

        治以攻补兼施  健脾行气

        便秘传统辨证主要分热秘、气秘、虚秘,治疗主要以清热泻下药物为主配合益气、养阴等治法,却忽视了小儿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

        因小儿服用汤药的依从性较差,而目前又无专门用于治疗小儿便秘的中成药,临床常用小儿化食丸、四磨汤、王氏保赤丸、一捻金、当归芦荟丸等,虽能暂时缓解症状,但停药后容易复发,往往效果不理想。根据小儿脾常不足、肝常有余、肺脏娇嫩的生理、病理特点,认为小儿便秘的治疗应补其不足、泻其有余,临床采取攻补兼施法,以健脾行气通便为治疗总则组方,取得了满意效果。

        根据脾虚肝旺型便秘患儿的临床特点,治疗以健脾疏肝、助运通便为法,可采用口服中药汤剂或推拿手法治疗。

        中药治疗 予枳术丸合柴胡疏肝散加减:

        处方:生白术10~20克,枳壳6~10克,陈皮10克,党参10克,当归10克,香附l0克,白芍10克,生麦芽10克,柴胡6克,冬瓜仁10克,郁李仁10克,火麻仁10克,甘草6克。方中党参白术健脾益气;陈皮枳壳健脾助运;香附、生麦芽柴胡疏肝解郁;当归白芍和血润肠;大便不畅、久留肠腑、大肠津亏,则易燥结,故加冬瓜仁、郁李仁、火麻仁润燥通便;甘草调和诸药。本病为因滞而燥,因燥更加重了滞,非直接因燥而导致便秘,故治疗重点在于健脾疏肝、调畅气机,再佐以润燥之品,诸药合用,使脾气得健、肝气得舒、大便得通。

        推拿治疗 对于服药困难或不愿服药的患儿,我们采用推拿手法进行补脾泄肝治疗,也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便秘有虚实之分,推拿手法也有补泻之别。

        以脾虚证主要表现为面色恍白无华,形疲乏力,大便努挣难下,便质不干,舌淡苔薄,指纹色淡。治疗应益气养血,开塞通便。

        补脾:脾土位于拇指桡侧缘。操作时,由指根尖推向指根300次。能调理脾胃,加强脾胃运化功能。

        推三关:位于前臂桡侧,太渊穴至曲池穴成一直线。操作时,自下向上推100~500次。具有温里散寒,温补气血之功效。适用于各种虚证,如身体虚弱,神疲气怯,面色无华等。

        捏脊:为第一胸椎至尾椎成一直线。由下往上30遍。可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凡脾胃虚弱之证,均可用之。

        以肝旺等实证为主者,可见大便干结,便质干硬,形似颗粒,面赤身热,口臭,唇赤,小便黄,胸胁痞满,纳食减少,腹部胀,苔黄厚,指纹色紫。治疗应顺气行滞,清润通便。

        清大肠:大肠穴位于食指桡侧缘。操作时由虎口推向指尖,100~300次。能治疗湿热、饮食、痰饮等停积肠道、气机受阻之便秘、腹中灼痛、黄疸等。

        推六腑:六腑位于前臂尺侧缘,神门穴至抖肘成一直线。操作时,以中食指指腹,自肘关节推至掌根,100~500次。能通腑泻热,滑肠泻下,用于阳明腑实之痞满燥实坚。

        补肾水:位于小指螺纹面。操作时,自小指根推至小指尖100次。有补肾固本,清热利尿之功效。

        泻肝火:找准血海穴(双膝内侧)用双手拇指按摩40次左右。

    上一页  [1] [2]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