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通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医人旗下网站:医学眺望医师考试认识中医人日文英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人 >> 中药学院 >> 中药产业 >> 正文

广告赞助more>>

东阿阿胶卷入“危局” 不断涨价或赖于数据造假

  • 文章导读:

     2012年初,数月前还信誓旦旦短期不涨价的东阿阿胶,再次提价10%,一度达到1049元/斤。

      以控制驴皮资源、逐渐走上奢侈品路线的东阿阿胶,愈发散发出垄断企业的味道。

      只是,高价、奢侈品化背后,原材料不可控性、产能与高端的悖论、营销模式的异化,伴随着阿胶行业数据造假的种种传言,营收逐年飙升的东阿阿胶,始终面临别样盛世危言。

      阿华阿胶,一个在东阿阿胶一长串遍布全国的子公司名单中毫不起眼的名字。

      200多吨产能,在号称75%的市场占有率的东阿阿胶,似乎也是可有可无。

      然而,这样一个不显眼的小厂,却像那只引起风暴的蝴蝶翅膀,已经引发一系列的质疑。

      “消失”的阿华

      碧龙阿胶“消失”,是疏忽还是有意无意的遮掩。

      3月20日,新疆和田,玉都初春乍暖还寒,口外风沙中尚且清冷。

      “碧龙阿胶?没有,没听说过。”和田市最大的药店,一头金发的销售员,对于本市土生土产的阿胶品牌完全没有了解。

      跟其他人一样,即使对于药品、保健品更为熟悉的药店雇员,新疆和田阿华阿胶公司,仅仅是坐落在城边二环、荒僻村落间的阿胶厂。

      阿华阿胶,生产什么,似乎跟这座城市毫无关系。

      半个小时后,离市中心广场七八公里的样子,穿过尘土飞扬的村道、沿着皮衣、纱巾包裹的维族妇女审慎的目光,阿华阿胶终于在村落间出现。

      “我们不生产阿胶成品,碧龙?那是好几年前的事情了。”阿华阿胶一排低矮的办公区平房前,一名东阿总部派驻的工作人员说。

      据上述工作人员介绍,目前阿华阿胶只生产半成品,生产的是十几斤的圆筒形胶锭,都以每吨1000块钱的代价,运回了东阿阿胶总厂。

      显然,阿华阿胶以及主打品牌碧龙阿胶等商品,已经“消失”。

      “我们员工有些储存的东阿阿胶,您要是想要可以便宜点儿。”厂里员工热情地介绍。

      然而,阿华阿胶改为东阿阿胶半成品生产地、完全不生产自主品牌的相关情况,并未做过详细披露。

      在东阿阿胶的官方网站上,阿华阿胶的介绍,依然是2008年底的材料。

      上述材料显示,阿华阿胶,2001年由山东东阿阿胶控股公司投资重新组建,企业产品为碧龙阿胶、碧龙阿胶滋补膏。

      根据公开资料,2003年,东阿阿胶已经获得国家原产地标记注册。根据《国家原产地标记管理规定》申请规定,必须为所适用的产地范围内产品。

      同时,对于使用虚假的、欺骗性的以及与实际货物不符合的,将予以暂停使用或者停止适用的处罚。

      显然,获得原产地标记注册的东阿阿胶,其产地应为东阿。

      生产在新疆和田的半成品且已经完成了阿胶传统工艺制作大半工序的阿华阿胶生产的“东阿阿胶”,是否涉嫌虚假,颇为令人质疑。

      更为值得关注的是,根据国家食药监局相关规定,任何一家企业产品必须标注产地。

      已经完成大半且几乎所有重要工序的阿胶半成品,是否应该注明原产地为新疆和田,同样存在巨大争议。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目前,并未发现市面销售的东阿阿胶,曾注明原产地为新疆和田。

      涨价真相

      “阿胶一直是缺货的,对于东阿,曾经有一段时间产能就代表销量。”阿胶产业内部人士表示,很多经销商都是先交钱后提货的。

      显然,在阿胶货源紧张的前提下,阿华阿胶生产的半成品,悄然变身东阿阿胶,似乎也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

      只是一贯宣传传统工艺、千年秘方、东阿水质影响阿胶成胶质量稳定的前提下,已是半成品的和田产阿胶,是否能与东阿原产地阿胶达到水平一致。

      虽然年产量仅为200多吨,且其运回东阿总部用途不明,但是对于依靠品牌价值和营销策略飞速提价的东阿阿胶,依然是个不大不小的暗点。

      “阿胶涨价从根源上来说仍然是一次彻头彻尾的营销策略。”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表示。

      根据东阿阿胶公告,涨价原因,除了阿胶供不应求以外,还有“渠道物流、人工、管理成本、产业链质量保护成本相继攀升”。

      然而,在分析人士看来,上述理由造成成本上涨微不足道,绝不可能支撑其8年7倍的超高速涨价。

      业内知情人分析,公司管理层追求业绩,是其不断涨价的内部主要动因。自从东阿阿胶被华润集团并购后,其管理层要面对的是华润集团对公司的业绩考核,追求业绩的最大化是必然的。

      据悉,华润集团旗下的医药产业包括三九、北药、上药、飞鹤药业等公司,集团对旗下的公司每年都有具体的考核指标。

      “内部已经形成了一个规范性的考核机制,既是考核,公司间也相互较劲。”董秘吴怀锋在两年前连续涨价时,便曾对媒体透露。

      连续不断的提价,对于东阿阿胶业绩确实起到猛力助推的作用。

      东阿阿胶最新公布2011年报显示,公司销售收入27.6亿元,增幅11.98%,净利润为8.56亿元,增幅47.05%,阿胶及系列产品毛利率高达70%以上。

      更为值得关注的是,2010年,在东阿阿胶不提价营销策略初期,当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4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6.50%,营业利润3.6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0.99%;实现净利润3.1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1.01%。

      只是,涨价不断、业绩不断攀升之下,东阿阿胶赖以涨价的底气,似乎并不能经得起详细调查。

     

    [1] [2] 下一页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