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通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医人旗下网站:医学眺望医师考试认识中医人日文英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人 >> 中药学院 >> 中药产业 >> 正文

广告赞助more>>

外资药企巨头的“中药梦”

  • 文章导读:

      葛兰素史克(GSK)近期正在华收购一批复方中草药研发项目,而此前赛诺菲、诺华也分别有所动作。这不仅体现外资巨头们在专利药大批到期、新药研发困境重重境况下,寻求战略突破口的迫切,更体现中国中药市场发展前景和空间的广阔。

      寻求战略突破

      制造“中药梦”的并非GSK一家。早在2009年,诺华就曾高调宣布,将针对中国市场研发中草药,并抛出“绣球”,以5亿元并购中国药企。而据GSK相关人士透露,赛诺菲目前也正在华做相关准备。除此之外,日本、韩国、德国等外企近年来对中药的专利申请也在不断升温。       

      但事实是,中国本土中药在国际上的认可度并不高。“国际上更愿意将中药归类于食品,目前还没有哪个国家对中药开放市场。”北京百思力营销策划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恒直指中医药国际化瓶颈。

      一方面“嗤之以鼻”,一方面又“青睐有加”,外资巨头们到底打的是什么“算盘”?珠海济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韧一语道破玄机,“目前外资药企大批专利药到期,作为制药巨头,GSK们必然会在战略上进行突破。”他认为化学药的局限性已越来越明显,可选择性非常有限,研发新药的难度、失败率越来越大,周期和费用持续上升,在此背景下,外资巨头便以战略眼光挺进中药领域。

      对此,王恒也表示赞同:“化学药已经‘黔驴技穷’,能研发的领域都已开发,寻找新方向无异于大海捞针。况且化学药的研究需要在大量化合物中不断进行筛选和总结,此过程非常困难。相反,研发中药却更容易,中医药上千年积淀的理论已告知药材的研究方向,能节省大量研发时间,且中药所含的有效成分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待挖掘的宝库。”

      不仅如此,中药也有其治疗优势。GSK相关高管称该企业进军中药的部分原因便在于“中成药在辅助性治疗方面的优越性”。中药预防疾病的市场巨大,这一领域若打开,市场容量将远超治疗市场。

      “在其他国家医药市场的投入无明显增长的情况下,中国对医药产业,特别是中药产业的投入在不断增加。”王韧表示,中国的中药市场是一块大蛋糕。王恒也指出,“就目前来看,中国市场上单个药品卖得最好的是中药而不是西药。”

      在此语境下,外资巨头将矛头对准中国中药市场的举动便不难理解,坐吃核心产品利润的时代已经过去,即使是巨头也必须低下头去寻找出路,深耕市场。

      技术和财力是底气

      即便前景广阔,但毕竟中西药理念不同,对于外资巨头,其进入的是一个相对来说陌生的领域,况且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外资巨头想充分弄清并不容易。中医和西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中医研究的是人的整体,而西医则仅仅研究疾病,这种文化差异非常大。

      王韧指出,对于外资巨头,中药毕竟是一个新领域,所以其进入的路径可能会较长,“而如果遇到中国的一些僵化政策阻止,难度会更大。”

      不得不承认,这是外资巨头进军中药需要考虑的问题,不过相对于劣势,其优势却更明显。“虽然外资巨头相对来说是外行,但基于其自身优势,并不一定做不过国内药企。”王恒表示。

      这样说是因为他认为外资巨头自身的优势对其研究中药非常有利:首先,研发优势。外资巨头在研发上的投入及其对研发的重视是我国药企无法比拟的,运用此种技术要弄清中药的理论和机理并不是难事;其次,外资巨头资金雄厚,并拥有大量知识产权保护经验和实力,这些都是研发中药的关键;第三,生产优势。若将外资巨头的先进生产工艺、严格的全程质量控制等优势发挥,可有效防止中药不良反应,提升中药的品质和疗效;第四,营销优势。外资巨头在营销方面较规范,且更加学术化。若以其擅长的专家网络、循证医学推广中药,将非常有利。

      外资巨头坚实的基础便是其实现“中药梦”的资本。目前来看,国内药企要逐个甄别上百种植物药里的有效物质非常难,但外资巨头有此方面的技术实力和资金。除此之外,外资巨头在政府公关的过程中,有一定能力去调整或者改变以前较僵化的管理者思路。

      从某种层面来看,外资巨头敢于进军陌生的中药领域,也在于其知道目前国产中药开发软肋所在,主打科技牌,利用自身实力实现中药的现代化、标准化生产,弄清成分机理并申请专利。

      或利于中药产业发展

      内外因素的推动使得外资巨头对中国具有几千年历史的医药形式日益开放了思想,其将利用西方科学技术来研究传统中医药,这可能更有助于解释清楚传统中药的理念和机理,而事实上,这条途径早已应用在GSK的上海研发中心。

      对于研发中药的思路,外资药企以前试图用化学药的方法将草药分解为单一成分,这种做法实际上偏离了中药,一直没有获得重大突破,因此现在其从传统处方中获得灵感,采用复方思路,转攻合剂。

      此思路将更有利于开发中药。王恒坦言,“德国很早就在立法程序上允许植物提取物作为处方药进行登记,其中便包括复方中药提取物;欧盟也已将天然植物药作为一个单独分类进行监管,并按内在质量对其规范,欧洲可以说是植物药研究较发达的地区。这种层面来看,外资巨头并不是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相反,其甚至比国内药企更为熟悉。”他表示,相对于目前国内药企研究中成药,特别是中药注射剂已经陷入一些误区和瓶颈的现象,外资巨头的思路更踏实,对中药也可说是一种进步。

      从这个角度来看,外资巨头进入中药领域或许对中药产业本身是一件好事。“西药工业工艺、理论体系对中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将起到极大的推进作用。”王恒也认为,外资巨头的介入不仅可以提高中药的关注度,且由于外资巨头的“算盘”可能并不仅在于中国市场而是全球市场,这将有助于中药走向国际舞台,缩短中药的国际化进程。

      也许这便是另一种形式的保护。王韧说道:“虽然我们一直在强调要保护中药,但从这么多年各个行业的经验来看,关起门来保护是不可取的,只有打开门才能更有利于中药的发展。”

      对于外资巨头自身来说,一旦有所突破,对于其长远发展意义也非常重大。“目前整个中成药新兴研发在国内来说是比较空白的,如果能攻占这个桥头堡,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是非常大的。”王韧预测。(张蓉)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