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通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医人旗下网站:医学眺望医师考试认识中医人日文英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人 >> 中药学院 >> 中药产业 >> 正文

广告赞助more>>

解决中药材质量问题须形成合力

  • 文章导读:

     

      “边缘地带”的尴尬 

      中药材介于农作物与药品之间,各个部门都在管,其实都不管,中药材质量很难保障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北方种植的黄芪移种到长江沿岸,原先扎根向下的黄芪长成了鸡爪形。上世纪90年代,上海崇明岛移种丹参,长势良好,虽含有丹参素,却测不到丹参酮。

      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任德权说:“北药南移,南药北种,上世纪50年代开始的中药跨区域种植,是为解决中药资源的短缺问题。中药的种植像水稻和玉米一样,有其特定的生长区域,基因的表达与环境有关。从质量的角度来看,还是道地区域的好。”

      中药的产、供、销由1955年成立的国家药材公司管理。上世纪80年代药材公司体系解体,成千上万的药农直接对接市场。一方面,广大药家生产积极性释放;另一方面,中药材价格的波动,成为药农当地能否种植的依据,也成为是否采收的“时刻表”。药材种植分散于千家万户,由于没有固定的组织去协调生产计划,药农只能凭借某一品种某一时候在市场所表现出来的价格,去判断是否种植、种植多少。“要想富,就种药”,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各地盲目扩种和引种。正是这种畸形波动,影响了中药材种植分布,导致药材质量下降。

      “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砍来当柴烧。”药材种植技术不规范,该掐顶时不掐顶,该剪枝时不剪枝,该采收时不采收,不该采收时乱采收,会使中药材质量出现滑坡。五六年才能长成的杭白菊、三七,有的农民提前采;根茎类药材应该在花开前或花谢后采收,有的药农却在花期采收,结果上市后连专家都认不出来。有的农民看时价不好,就把药材留在地里继续生长,等着涨价,但像板蓝根白芷当归一类药,当年不收就开花抽薹,做药用的根就“发柴”(即严重木质化),没有用了。不按时节采摘,不按地域种植的中药材,跟烂木头没什么两样。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说,当前我国中药材种植管理较为混乱,虽然有人认为中药材性属于药物,国家药典有标准,但在日常经营中将其作为经济作物,对其性质界定不明确。中药材介于农作物与药品之间的边缘地带,各个部门都在管,其实都不管,中药材质量很难保障。

      在中药材栽培技术上,我国的研究比较薄弱,导致制定的规范化种植技术规程还不尽完善,限制了一些重大药材栽培障碍问题的解决。如人参、西洋参、三七、地黄的重茬问题始终没有很好解决;中药材需水、需肥特性研究缺乏,造成水、肥滥用,严重影响了药材的品质。

      据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所长陈士林介绍,我国栽培的近160种中药材基本还停留在使用农家品种或混杂群体的阶段。培育并经过审定或鉴定出品种的中药材仅有枸杞红花、地黄、柴胡五味子人参等20余种,绝大部分药材种子还没有质量标准。

      “与现代农业相比,中药农业至少落后30年。”任德权说,我国中药农业的科技水平还较低,不足以真正解决中药资源急剧萎缩的难题。现代农业技术中的优良品种选育及精细作业技术,在中药农业技术进步中的贡献还微乎其微。

      有认证却卖不上好价

      用的中药材原料价格越便宜,企业的利润就越高。少有企业愿意去多花钱买优质的中药材

      “药材好,药才好。”如何才能保证中药材的质量?任德权认为出路在于推行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与成药质量要靠GMP的理念相通。好的中药材归根到底是生产出来的,靠的是种植全程的作业规范,在哪种、种什么、怎么种、怎么收,建立作业纪录,由此保证药材质量。2002年,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发布《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次年再推《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管理办法(试行)》。主管部门希望按照GAP生产,这是提升中药材产品质量的关键,也是后续产业——中成药品生产的前期保证。

      但是,作为国际通行的药用植物种植准则,GAP在中国却遭遇尴尬。山西晋城陵川县六泉乡是北京同仁堂的党参GAP种植基地。GAP认证通常有效期为5年。然而,这片700亩的GAP基地,在2009年认证到期后,同仁堂并未再申请认证。当地人说:“认证过的东西,到市场上卖不上高价,企业没动力。”

      GAP给企业带来的高昂成本负担,几乎贯穿整个中药材种植流程。“假如遇到病虫害,别人用剧毒农药,可能花5块钱就把病虫灭了,但使用低残留农药可能要200块钱。”陵川县有关部门介绍,企业难以承受GAP所带来的高成本压力。

      “GAP产品得不到市场的认可,根源在于,使用优质饮片的成药卖不出好价。”任德权曾在内蒙古调研发现,国内药企收购的甘草是细而长的条草,而出口到香港或国外的甘草却是又粗又壮。这就是为什么会出现“上海看病,香港抓药”的原因。

      以六味地黄丸为例,一般厂家是5元一盒,同仁堂却是15元。同仁堂药品价格在行业内偏高,只能以高价格来消化它的高成本。用的中药材价格越便宜,企业的利润就越高。少有企业愿意去多花钱买优质的中药材,这就有点像劣币驱除良币一样,不区分药材优劣,不体现优质优价,让中药材的质量很难提高。

      任德权说,推进GAP是中药农业现代化之路,核心是“规范化促规模化,规模化保规范化”。GAP针对的不是一家一户的农民,而是企业法人,只有让中药从小农经济中解放出来,才能解决目前中药农业和中药工业严重脱节的问题。目前,GAP认证千亩以上的企业已有近百家,需要加强日常监管,在政策上给予配套支持,让优质优价落到实处。 

      下篇:中药有病谁来治

      药材市场藏“猫腻” 

      以山银花冒充金银花,在柏子仁里掺入砂石……如果专业市场不能保证中药材质量,将大大影响中医药的疗效

      用价格低廉的小平贝冒充川贝,用树舌或其他菌类冒充灵芝,以山银花冒充金银花,用滑石粉为僵蚕、橘络增重,在柏子仁里掺入砂石,用硫酸镁为猪苓、小通草、桔梗北沙参增重……最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暗访组发现,广东清平市场上出售的中药材存在严重的混淆掺假、增重染色等现象。

      在安徽亳州中药材市场,1公斤价格近万元的藏红花,水试时竟发现有明显脱色现象。在显微镜下观察,此藏红花不仅没有花粉粒等组织,而且全是纸纤维。

      海马的作用为温肾壮阳、散结消肿。业内人士说,“加料”是给海马身体内加上某些东西,以增加药材的重量。在海马刚打捞上来还没有变干的时候,用针管把食用胶通过海马肚子中间的小孔打进去,等到海马变干以后,食用胶也就和海马本身融为了一体,一般人根本看不出来。

      加铝、加镁、加铅、加盐、加糖、加色素,掺杂掺假已成中药材市场的“潜规则”。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国家食药总局药品审评专家周超凡教授说,中药每一味药按克数计量,彼此配伍也讲究平衡,无端加入这些东西,不仅影响了疗效,甚至会变成毒药,这是非常危险的行为。

      2013年7月,国家食药总局对国内17个中药材专业市场中的5个进行了暗访,发现“问题严重,触目惊心”,并首次约谈地方政府。国家食药总局新闻发言人颜江瑛介绍,覆盖全国的“两打两建”专项行动,重点是严打中药材(饮片)掺杂掺假,必要时将关闭长期“包容”制假售假行为的中药材专业市场。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