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图文]余艳红已担任国家中医 | |
[中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医药 | |
[中医]中医院学科专科学术影响力排 | |
[中医][图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 | |
[中医][图文]王永炎院士:做立大志 | |
[中医][组图]喜讯!广东新增1名国医 | |
[中医]2022年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 | |
[中医][图文]余艳红:充分发挥中医 | |
[疾病预防]感冒后手脚麻、眼睛花?小 | |
[纪检]收受药械回扣如何定性?中 | |
[疾病预防][图文]马上停止佩戴这东西 | |
[中医][图文]她,是唯一! | |
[内科杂病]国医大师林天东:治疗慢性 | |
[医药][组图]南方医院普外科余江 | |
[纪检][图文]中国工程院院士、积 | |
[社会]27岁规培生在医院卫生间割 | |
文章导读: |
近日贵报发表了罗卫芳等人《对中医药现阶段特征与发展方向的思考》一文。文章在“中医药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中提到:“传统文化复兴为中医药复兴奠定了社会与文化基础”;在“明确中医药事业发展方向”中提到:“教育模式转向院校教育与师承相结合”等内容。我们认为这些思考是非常深刻的。特别是中医教育模式向院校教育与传统师承相结合的转变可促进中医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在此从以下从5个方面谈一下自己的看法,供参考。
优秀的师承人员能胜任现代教育
我国的中医院校教育从一定意义上讲是传统师承教育的继承和发展。从中医院校教育的发展史来看,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医院校中,讲授中医药基础理论和临床课的师资大多来自师承或家传,这说明优秀的有师承经历的中医师能承担现代的中医院校教学任务,并从一定意义上验证了“能教出大学生的老师不一定要上过大学”说法的可行性。
民间师承应受保护
院校教育与传统师承相结合有利于中医药特有技术的继承和发展。现在国内基层中医里,还有一定数量的掌握一定中医绝活的师承中医师。据我们了解,他们有的已在60岁以上。假如现在转变单纯的中医教育模式,在师徒相传的过程中,他们的特殊技艺还可以传承和发扬。否则这些技术有可能自行消亡,我们的后代也只能在影视作品中欣赏这些中医药传统技术的神奇了。
师承人才在基层受欢迎
院校教育与传统师承相结合有利于中医“四诊和参”技术的继承和发展。在基层农村和社区,大型的医学检测设备较少,诊治初诊病人时,中医技术很实用。
在基层,如有的患者得知你是中医,会故意不回答你的问诊,先伸手请你诊脉,你可结合切、望、闻及其他中医诊断技术做出诊断。假如病人认为你诊断有据,会增加他对医生的信任,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当然,基层中医也不排斥先进技术,会中西两条腿走路。
师承可补传统中医理论继承不足
院校教育与传统师承相结合,有利于继承和发展目前院校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忽略的内容。如大家知道的“易医同源”,但院校教育中相关“易医”的内容很少。特别是唐代孙思邈在《大医习业》中提及的易医相关文献的学习和掌握就更少。如其中提出除学习中医经典著作外还要对“《周易》六壬,并须精熟,如此,乃得为大医。”
目前,院校教育中对《周易》及其分支中与中医相关的术数等内容教得较少。如我们研究的中式人体生物钟理论就是一种与中医基础理论直接相关的术数学内容,它所涉及的“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的内容可直接应用于中医临床等方面。
所谓中式人体生物钟理论,其主要内容是:为了区别于国内外用人的出生年月日为基准,预测个体的体力、智力、情绪等周期变化的人体生物钟理论,我们把中医运气学说中记录运气特征的干支作为工具,将年、月、日、时的干支组合用来记录人出生肺循环建立时的时间形式,称为中式人体生物钟记录方法。
通过分析中式人体生物钟的干支组合、相互作用、运行规律、影响因素,并将其与人的健康、易患疾病等方面相联系,对预防和治疗疾病大有裨益。希望能有选择地通过师承等形式传授给中医院校的学生。
师承教育可吸纳不同领域人才
院校教育与传统师承相结合,并广泛吸收经受国学教育后取得一定学历和通过自学,有志于中医药事业的人员从事中医,这有利于中医事业的兴旺发达。随着传统优秀文化的复兴,将为中医的复兴创造良好条件。
古人言道:“秀才学医、笼中捉鸡”。从古代中医的构成来看,大多通过跟师学习或自学,自学者中不少是“秀才、举人、进士”。为了现代中医的发展,可通过一定程序广泛吸收现代大学中的国学(如中国哲学、汉语言文学等)专业、其他专业中希望从事中医事业的“秀才、举人、进士”,以促进中医的发展和学科交叉。
要想做到这些,相关管理部门应在管理准入机制上有所突破,关注中医药自身特色,特殊专业特殊管理,这对中医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为了中医事业的发展,院校教育与传统师承是需要结合的,并且需要进一步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