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通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医人旗下网站:医学眺望医师考试认识中医人日文英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人 >> 中医学院 >> 望诊 >> 正文

广告赞助more>>

文章导读:

 

  五色主病

  病色可分为青、赤、黄、白、黑五种,分别见于不同的脏腑和不同性质的疾病。《内经》认为人与自然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五色也归属于五行系统中,分别与五脏相对应:“青为肝,赤为心,黄为脾,白为肺,黑为肾。”(《灵枢·五色》)关于五色主病所对应的疾病性质,《灵枢·五色》也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述:“五色之见也,各出其色部”;“青黑为痛,黄赤为热,白为寒,是谓五官。”即根据病人面部五色变化以诊察疾病。《灵枢·五色》又云:“黄赤为风,青黑为痛,白为寒,黄而膏润为浓,赤甚者为血,痛甚为挛,寒甚为皮不仁。”明确了疾病的性质:色见黄赤,多属风类疾病;青黑色,多为血气凝滞,属于疼痛类疾病;色见白色,多属寒性疾病;色黄而局部软如膏,皮肤润泽的,为痈脓已成;赤色深的为有留血。

  色的变化

  对于望面部的病色,除一般的观青赤黄白黑各有所主之病外,《内经》更是总结了察色之浮沉、夭泽、散抟及上下四大要点。其临床诊断意义在于:“察其浮沉,以知浅深”,以色浮者为病浅,色沉者主病深;“察其夭泽,以观成败”,据面部之夭枯与润泽判断病之预后;“察其散抟,以知远近”,以色散而不聚为病程短暂,色聚而不散为病程久远;“观色之上下,以知病处”,以病色在面部上下脏腑肢节所应部位,了解病在之处。最后,再次强调医者察色当“积神于心”,聚精会神、专心致志,方可掌握疾病之发展变化,此与《素问·脉要精微论》“持脉有道,虚静为保”的精神一脉相承。

  后世发挥

  《内经》中对望色的详述与总结,对后世中医望诊学说的形成具有指导意义,清·汪宏《望诊遵经》据此而倡望诊十法:浮沉、清浊、微甚、散抟、夭泽,用以鉴别疾病之表里、阴阳,虚实、新久及轻重。其书就浮沉言:“色显于皮肤间者,谓之浮;隐于皮肤内者,谓之沉。浮者,病在表;沉者,病在里。初浮而后沉者,病自表而之里;初沉而后浮者,病自里而之表。”就清浊言:“清者清明,其色舒也;浊者浊暗,其色惨也。清者,病在阳;浊者,病在阴。自清而浊,阳病入阴;自浊而清,阴病转阳。”就微甚言:“色浅淡者谓之微,色深浓者谓之甚。微者,正气之虚;甚者,邪气之实。自微而甚,则先虚而后实;自甚而微,则先实而后虚。”就散抟言:“散者疏离,其色开也;抟者壅滞,其色闭也。散者病近将节,抟者病久渐聚。先抟而后散者,病虽久而将泽;先散而后抟者,病虽近而渐聚。”就夭泽言:“气色滋润谓之泽,气色枯槁谓之夭。泽者主生,夭者主死。将夭而渐泽者,精神复盛;先泽而渐夭者,气血益衰。”这些论述极大地发展和丰富了《内经》望色诊病之内容。

  总之,《内经》望诊方面的内容是极为丰富的,其中尤以色诊的内容最具特色,其注重面部五色的望诊,并且从整体观念出发,重视其动态变化以及出现的不同部位,为后世中医望诊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成为后世医家研究色诊的重要依据,充分体现了内经望诊理论体系的精髓所在。

  附病案:

  《续名医类案》中记载的一个案:立斋治张刑部德和,便血数年,舌下筋紫,午后唇下赤,胃肺脉洪。谓大肠之脉散舌下,大肠有热,故舌下筋紫又便血。胃脉环口绕承浆,唇下即承浆也。午后阴火旺,故承浆发赤。盖胃为本,肺为标,乃标本有热也,遂以防风通圣散为丸,治之而愈。

  分析:1.病人面部望诊可见“午后唇下赤”;2.诊断意义:①唇下即承浆,胃脉环口绕承浆,故病位在胃;②午后发赤,提示病性为阴火旺。

上一页  [1] [2]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