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通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医人旗下网站:医学眺望医师考试认识中医人日文英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人 >> 方剂学院 >> 方药研用 >> 正文

广告赞助more>>

一字之差千里之别,容易弄错的中药有哪些?

  • 文章导读:万物有灵,草木有情,泱泱中药,各具奇功。医者,用药如用兵,依其性据其功,大大小小中药,性状相似药名相近,然功效不同,一字之别,差之千里。

    在日常中药应用中,人们常将名称相似的中药视为同一药材;又因民间常用简称、俗名,药名相似,容易混淆,造成使用不当,影响疗效,甚至用错伤命。

    常用名称相似容易混淆的中药有哪些,它们有什么区别,让药师跟你细细道来。


    白附片与白附子


    二者不仅名相似,而且形相似,但是“神”不似,有些专业人士也常在这里犯了迷糊。虽都有毒性,但却是两种来源不同、功效迥异的药材。因药名相近常会被张冠李戴,造成临床用药的安全隐患。


    《本草纲目》有曰:“白附子因与附子相似而得名,而非附子类也,乃阳明经药”。


    附子

     


    【来源】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的干燥块茎。临床常用炮制品:制白附子


    【性状】本品为类圆形或椭圆形厚片,外表皮淡棕色,切面黄色,角质。味淡,微有麻舌感。


    【功效】祛风痰,定惊搐,解毒散结,止痛。


    临床用于中风痰壅,口眼㖞斜,语言謇涩,惊风癫痫,破伤风,痰厥头痛,偏正头痛,瘰疬痰核,毒蛇咬伤。


    白附片

     

    【来源】毛茛科植物乌头子根的加工品。

    【性状】无外皮,黄白色,半透明,厚约0.3cm。

    【功效】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用于亡阳虚脱,肢冷脉微。肾阳虚衰,阳痿宫冷,虚寒吐泻,脘腹冷痛,阴寒水肿,心阳不足,胸痹心痛,阳虚外感,寒湿痹症。

    【注意事项】应先煎,久煎。不宜与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白及同用。

    对比区别

    附子

    白附片

    来源

    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的干燥块茎

    毛茛科植物乌头子根的加工品

    加工方法

    清水浸泡数日,加白矾再泡1日,再换水至口尝微有麻舌感为度,与煮沸的生姜片与白矾粉水共煮至无白心,捞出晾干,切厚片,干燥。

    浸入胆巴水数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剥去外皮纵切成厚约的片,用水浸漂,取出,蒸透,晒干。

    功效主治

    燥湿化痰祛风止痉和解毒散结的作用,用于风痰壅盛、口眼歪斜及瘰疬痰核

    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的功效,用于亡阳症、阳虚症及痹痛。

    用法

    无需久煎

    先煎久煎


    山茱萸吴茱萸


    九月九日重阳佳节,“遍插茱萸少一人”之争,究竟插戴的是山茱萸还是吴茱萸呢?众说纷纭。


    山茱萸 

      


    【来源】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的干燥成熟果肉,俗名枣皮。

    【功效与主治】补益肝肾,收涩固脱。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大汗不止,体虚欲脱,内热消渴。


    吴茱萸

     


    【来源】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石虎或疏毛吴茱萸的干燥近成熟果实。

    【功效】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

    晋·葛洪《西京杂记》:“汉武帝宫人贾佩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饵、饮菊花酒。”可见,重阳插茱萸的习俗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那茱萸究竟为何物?


    茱萸气味浓烈,驱虫祛湿,可辟邪消灾,可直接插在头上的,或装在香囊里随身佩戴。有学者认为重阳所插茱萸应为吴茱萸吴茱萸香味大,被称为辟邪翁山茱萸补益肝肾,收涩固脱,气味微弱。


    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吴茱萸原本生长在吴国,名为吴萸。吴国有一次将吴萸作为贡品献给楚国,谁知楚王并不喜欢吴萸,甚为不悦,不听使臣解释将其赶走。好在楚国一位精通岐黄之术的朱大夫追到吴臣留下了吴萸。一天,楚王因偶感寒气导致旧病复发,胃痛难忍,诸药不效,朱大夫以吴萸煎汤竟然治好了楚王的病。楚王深感愧疚,即刻派人前去吴国道歉,并大力号召楚国百姓广植吴萸。为了奖赏朱大夫,楚王将吴萸改名为吴茱萸

     

    [1] [2] [3] 下一页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