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图文]余艳红已担任国家中医 | |
[中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医药 | |
[中医]中医院学科专科学术影响力排 | |
[中医][图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 | |
[中医][图文]王永炎院士:做立大志 | |
[中医][组图]喜讯!广东新增1名国医 | |
[中医]2022年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 | |
[中医][图文]余艳红:充分发挥中医 | |
[医药][图文]重磅!顶级大三甲率 | |
[医药][组图]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 | |
[医药][组图]中国科学院2023年院 | |
[医药]中国工程院2023年院士增选 | |
[医药][组图]广东医院科研哪家强 | |
[中医][图文]余艳红已担任国家中 | |
[社会]南方医科大学党委原书记陈 | |
[医药][组图]2023广东高校排名调 | |
文章导读: |
随着公立医院改革、医生多点执业与自由执业以及分级诊疗制度的逐步推行,进一步催热社会资本办医,就连一向被认为规模化难度较高的中医养生领域也开始成为各路资本追逐的目标。6月19日,北京固生堂中医养生健康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涂志亮在参加“资本与中医健康产业发展论坛”期间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证实,去年以来,不少民间资本都对固生堂的发展模式表示出浓厚兴趣,当中有不少更是来自国外的跨国资本集团。
事实上,近年来国际资本大多以高端医疗诊所的形式介入初级医疗需求领域,对有高端诊疗及服务需要的人群提供服务。其中,专科医院由于政策壁垒和技术壁垒相对较低,成为了国际资本重点进军的领域。
恩颐投资(NEA)合伙人、中国区董事总经理蒋晓冬预计,未来15年中国的医疗产业规模将新增8000亿美元,其中9成增量来自服务。“治未病养生调理、慢性病管理以及中医门诊医疗是投资中医领域三个主要方向。”蒋晓冬说。
社会办医双刃剑
近年来,公立医院专科“看病难”问题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私营资本捕捉到了这一市场需求,通过多种形式逐步进入专业医疗服务行业。据湖北省卫计委统计显示,2012年全省新批准建立的民营医院为32家,而到了2013年则达到了130家。
除了新建以外,托管、收购等形式也是私营资本办医的主要方式之一。去年下半年,复星医药就在短短两个月内先后收购广州南洋肿瘤医院和佛山禅城区中心医院两家大型医院。而总部在甘肃的上市药企独一味,也在去年一口气收购了四川德阳美好明天医院、邛崃福利医院等5家民营医院的股权。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观察,这些对办医感兴趣的资本集团不仅来自医药公司,而且还覆盖了医疗器械、金融基金等跨界行业,就连飞利浦也在今年4月公布了其民营医院合作战略规划,至于那些低调办事的企业就更不好统计了。“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部分民营医院都不赚钱,不少参与者都是主要以办医的名义来拿地,是养地的概念,而且那个地还不能做贷款。”德太投资(TPG)合伙人黄晶生认为,一旦要将民营医院从不盈利变成盈利就要交很多税,所以对于国外投资者来说,真正在医疗行业能够涉及的领域其实并不是很多。
在美国史带投资(Starr)执行合伙人董颖看来,由于民营医院很难和医保对接,商业保险又缺失,有经验和高素质的医生都不愿去民营医院,最终导致民营医院的公信力不足而难以实现盈利。
但涂志亮认为,在今年提出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4年重点工作任务》中,社区首诊制、医生的多点执业以及双向转诊政策都是进一步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办医的重大改革,为社会办医增添了利好条件。
“多点执业新政的推广或许有帮助,但在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公立医院愿不愿意医生分散精力是一个问题;另外,如果聘请国外的医生又担心水土不服,稳定性差而且价格昂贵,所以对于私立医院来说,如何吸引人才是目前最难解决的问题。”董颖说。
中医领域渐受关注
事实上,对于中医门诊来说,类似的人才问题也是其面临的主要障碍之一。“中医门诊靠的是名医,而名医是有区域性的,没办法形成规模。”黄晶生认为,这是一直以来国际资本迟迟不敢进入中医领域的主要原因。
直到去年10月,启明创投向南京君和堂中医馆投资数千万资金,以支持其推进中医医疗的连锁产业化,成为首家介入中医领域的风投。
此外,政府方面也加大了发展中医的力度。在国务院去年出台的《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将全面发展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作为八项主要任务之一。同时,在其他主要任务如大力发展医疗服务、加快发展健康养老服务、积极发展健康保险、支持发展多样化健康服务、培育健康服务业相关支撑产业等方面,中医药都是重要内容。
6月19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对21世纪经济报道透露,为了落实上述《意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抓紧研究制订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发展规划,目的是要推动中医药在健康服务业的发展。
涂志亮认为,中医要得到好的发展,必须要有创新的经营模式,与健康服务业结合起来,才能吸引外来资本的投入,乃至于发展。“美国人的医疗因为是保险负责的,所以保险公司对于能够预防疾病的健康服务是支持的,但在中国,购买健康服务的主体是消费者本身,所以中医调理体系假如可以进入医疗体系,才可以更好地促进中医的发展。”
蒋晓冬认为,在医改的大背景下,预防医学和疾病管理将迎来全新的模式,中医有望成为下一个资本追捧的热点,而创新与中医现代化则是突破口。
“首先,技术和治疗方法如何被总结和传承?其次是药材资源的优质供应与可持续利用、传统饮片剂型改良、新处方来源和适应症选择的问题;最后,如何让病人更加贴近中医师,信任他们,这些都是目前中医尚需解决的问题。”蒋晓冬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