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导读:诸多“神医”的出现不是偶然,和当下医疗服务的不尽如人意以及“有病乱投医”的心态有关。但稍微考察一下这些“神医”,不难发现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把自己伪装成“中医”大家。这又是为什么呢? |
近来,一个叫萧宏慈的“神医”又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这位“拍打拉筋”的倡导者,自称结合了道家、佛家和中医的拍打所长,可以“改善各种急性、慢性病症,达到延年益寿”的作用,被信奉者尊称“神医”。
诸多“神医”的出现不是偶然,和当下医疗服务的不尽如人意以及“有病乱投医”的心态有关。但稍微考察一下这些“神医”,不难发现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把自己伪装成“中医”大家。这又是为什么呢?
中医文化博大精深,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已经深深地扎根在人们的文化脉络之中。因此,用中医的理论更容易打动一部分人群。
但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中医本身带有一定的玄学色彩。就中医的起源看,本身就有着所谓的“医巫同源”的说法。虽然,在之后的中医发展过程中,巫术逐步从中医体系中被剥离了出去,但仍不可避免地留存着倚重推理和言语诱导的痕迹。
与此同时,中医的理论基础又主要依据气血阴阳展开,可是气血阴阳的概念又带有很多“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属性,这又决定了中医在看病时,缺乏相对客观的指标。医生的主观感受和言谈的引导就容易产生十分明显的作用。同样是皮肤青紫,甲中医可以说是淤血,乙中医可以说是“痧气”,只要当事的医生能够将之“说圆”即可。“神医”之所以屡屡利用中医能把自己装扮成“神医”,显然是将中医的这一“特点”发挥到了极致。
“神医”现象实际上透视出中医市场的混乱。这提示有关部门,对于中医的门槛要有一个严格的把握,对其从业者要有定期的考核,并应严格限制非专业人员对“中医”概念的应用。
在2010年前后,萧宏慈曾在台湾走红,但“台北市府卫生局”就认定萧宏慈不具备医师资格,一些言论违法,对其进行了处罚。但他同样的言行,在北京、上海、成都、深圳、锦州等多地公开办班宣讲,各地有关部门有无进行针对性监管处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