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通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医人旗下网站:医学眺望医师考试认识中医人日文英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人 >> 名医学院 >> 外科 >> 名家医案 >> 正文

广告赞助more>>

陈彤云治疗黄褐斑医案

  • 文章导读:全国名老中医陈彤云根据中医藏象理论, 认为黄褐斑的病机为肝、脾、肾三脏的功能失调, 并强调三脏功能失调导致的气血瘀滞, 运行滞涩不能上荣于面, 使颜面失于荣养是发生本病的病机关键, 提出: 有斑必有瘀, 无瘀不成斑0 的学说。在治疗上, 运用脏腑辨证的方法将黄褐斑分为肝郁气滞、脾失统摄、脾失健运、肾阴虚、肾阳虚五个证型, 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 强调无论病在何脏都要/ 治斑不离血0 , 常使用行气活血、化瘀消斑的中药治疗黄褐斑。我们选择五种不同证型的黄褐斑医案各1 例予以介绍, 以见陈老师治疗黄褐斑的学术特色和显著疗效。

    全国名老中医陈彤云擅长治疗损容性皮肤病,她运用脏腑辨证理论辨证治疗黄褐斑的经验独到,临证遣方用药精妙, 疗效显著。笔者随陈老师抄方学习,中医人网站www.tcmer.com特编辑转载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临床医案报道如下。

    医案1

    患者, 女, 39 岁, 就诊时间: 2002 年6 月4 日。

    主诉: 颜面起斑3 年。3 年前妊娠始发面部褐斑, 生育后有所减轻, 但未全部消退, 近1 年来明显加重。

    现症: 行经前双乳胀疼, 月经后期, 经血色暗、血块多, 睡眠不实, 纳可, 二便调, 舌质暗有瘀斑, 苔薄白,脉弦细。患者平素情急烦躁、易生气。双颧、鼻背可见黄褐色斑片, 边界清楚, 形若蝴蝶。

    辨证: 肝郁化火, 气滞血瘀。

    治则: 舒肝解郁, 活血化瘀。方药: 柴胡10 g, 当归10 g, 川芎10 g, 白芍20 g , 熟地10 g,桃仁10 g, 丹皮10 g, 红花10 g, 栀子10 g, 泽兰10g , 郁金10 g , 茯苓15 g, 薄荷后下5 g, 僵蚕15 g。上方21 剂, 水煎服, 每日1 剂, 早晚饭后分温服。

    二诊: 斑色变浅, 经前乳胀疼减轻, 经血色暗, 舌暗, 苔白, 脉弦。前方加益母草15 g, 继服3 周。三诊: 褐斑范围明显缩小、颜色变浅, 月经血块减少, 舌脉同前。上方去薄荷再服3 周。四诊: 面部黄褐斑消退90%以上, 双颧、鼻背散在数个豆粒大小浅褐色斑点。继用上方巩固疗效, 3 个月左右, 黄褐斑基本消退。

    按: 该患者情急易怒, 经前乳胀, 月经后期, 经血色暗、血块多, 舌暗有瘀斑, 苔白, 脉弦细。证属肝郁化火、气滞血瘀。肝藏血、主疏泄、司血海, 由于情志抑郁, 肝气郁结, 使肝气失于条达, 疏泄不畅; 或肝郁化火, 迫血妄行, 致气血悖逆、运行滞涩, 上结于面而生斑。正如5医宗金鉴6所说: 本病/ 由忧思抑郁, 血弱不华, 火燥结滞而生于面上, 妇女多有之。

    陈老师根据肝为将军之官, 以柔和为顺的特点, 以养血活血为法, 养血以柔肝, 配合行气解郁, 使肝的疏泄条畅以利于调经活血。处方以丹栀逍遥散为基础, 以柴胡郁金薄荷舒肝解郁; 丹皮栀子清热除烦; 熟地当归白芍养血柔肝; 桃仁、红花、泽兰、川芎活血化瘀, 调经消斑。桃仁红花乃活血化瘀要药; 常配以川芎, 川芎乃血中气药, 善走头面, 引药上行; 泽兰、益母草活血调经, 陈老师常用此治疗妇女血瘀气滞、行经不利。茯苓实脾, 僵蚕本为祛风通络药, 5神农本草6说僵蚕有灭黑黑干作用, 陈老师常将二药做为对药使用, 认为有美白祛斑的功效。

     

    [1] [2] [3] [4] [5] 下一页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