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图文]清肺排毒汤正式处方来 | |
[中医][组图]中医抗疫!广州市第八 | |
[中医][组图]治疗不孕不育、颈椎病 | |
[中医][图文]中药国际化重大突破: | |
[中医]国家中医药局:这7个资格证是 | |
[中医]老中医不可随意坐堂 一批“药 | |
[中医][图文]沉痛悼念国医大师邓铁 | |
[中医]国务院修改《中药品种保护条 | |
文章导读: |
4、糖尿病用药经验
首先,吕教授把糖尿病肾病的概念定义为消渴病日久, 出现水肿、 胀满、 尿浊、 关格等一系列症状,即 《内经》 所谓 “消瘅” 期肾消的临床表现, 称之为消渴病肾病。其病位在肾之 “络脉” , 病理为 “络脉症瘕” , 病机特点为气阴两虚, 痰、 热、 郁、 瘀互结, 肾之络脉形成微小症瘕阻于肾络至真元虚损, 肾之病变依次为虚、 损劳、 衰, 并逐渐累及心、 肝、 脾、 肺诸脏。
其次, 吕教授根据消渴病肾病发生、 发展、 转归、 预后的规律, 以及病变累及部位不同, 发生病变机理不同, 采用中医传统的四诊合参方法, 把消渴病肾病分为如下3 期。
(1)发病初期
病位在肝肾, 病机为气阴两虚, 经脉失畅, 血脉受阻, 络脉瘀结。此期主症为: 头晕目眩, 视物昏花,面色少华, 少气懒言, 腰膝酸软, 失眠健忘, 咽干口渴, 或饮水不多。治宜益气养阴, 滋补肝肾。主方为狗脊、 川断、 杜仲、 牛膝、 枸杞、 生黄芪、 生地、 鬼箭羽等, 若兼见双目干涩、 怕热、 大便干结、 舌红苔黄、 脉弦细数等肝肾阴虚, 精血不足症状, 主方加太子参、玄参、 桑叶、 何首乌、 谷精草等滋养肝肾, 清肝明目;若兼见口苦咽干、 情志抑郁、 胸胁苦满、 嗳气或善太息、 舌红苔薄黄、 脉沉弦等肝郁气滞者, 主方加柴胡、香附、 乌药、 枳壳、 枳实、 赤芍、 白芍等疏肝理气; 若兼见身体困重倦怠、 胸脘痞闷、 纳呆恶心、 大便溏薄、 舌淡苔白腻或黄腻等脾虚湿阻者, 主方加藿香、 佩兰、白蔻仁、 炒山药、 陈皮、 半夏、 黄连等清热芳香化浊;若兼见头晕头痛、 口苦咽干、 面红目赤、 大便干结、 舌红少苔、 脉弦有力等阴不敛阳, 肝阳上亢者, 主方加天麻、 钩藤、 白菊花、 夏枯草、 生石决明等平肝潜阳。
(2)病变中期
病位在脾肾, 病机为阴损及阳, 脾肾阳虚。主症为: 腰膝酸痛, 神疲乏力, 面色萎黄或苍黄, 纳少腹胀, 下利清谷, 畏寒肢冷, 面足水肿, 甚则胸水腹水。治宜温肾健脾, 益气养血。 此期主方为制附片、 仙茅、芡实、 金樱子、 猪苓、 茯苓、 木香、 砂仁等。若肢体酸痛, 甚则转筋、 舌暗淡、 脉沉紧等血虚生风者, 重用白芍、 木瓜、 生薏仁; 若兼见肌肤甲错、 鼻衄、 肌衄、 舌暗淡、 脉沉涩等浊毒伤血者, 主方加用紫草、 生地、 三七粉、 犀角粉等和营止血。
(3)病变晚
病位在五脏, 病机为肾体劳衰, 肾用失司, 痰湿瘀浊诸毒内停, 心、 肝、 脾、 肺、 肾诸脏俱损, 气血阴阳衰败。此期主症为: 恶心呕吐, 面色黧黑, 心悸怔忡,胸闷喘憋不能平卧, 少尿甚则无尿。治宜健脾益肾,益气养心, 降浊泄毒。主方为太子参、 麦冬、 五味子、香橼皮、 佛手、 桑白皮、 葶苈子、 猪苓、 熟军等。 若兼见唇甲紫暗, 四肢不温, 舌质暗淡、 有瘀点或瘀斑, 脉沉细涩等络脉瘀结者。主方加丹参、 川芎、 泽兰、 三棱、莪术等祛瘀通络, 泄浊解毒; 若兼见善惊易恐、 坐卧不安、 舌苔薄白、 脉细数或虚弦等浊毒伤心伤神者,主方加人参、 琥珀、 珍珠、 磁石、 远志、 茯神等镇惊定志, 养心安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