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通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医人旗下网站:医学眺望医师考试认识中医人日文英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人 >> 名医学院 >> 内科 >> 名家医案 >> 正文

广告赞助more>>

李灿东教授治疗肺结节经验

  • 文章导读:李灿东教授认为“虚、气、痰、瘀”是肺结节的病机特点,病位在肺、脾、肝、肾,正虚为本,气滞、痰湿、瘀血为标。有症状患者证候多以肺脾气虚、肺肾两虚、气阴两虚、肝气郁滞、痰湿蕴肺、瘀血阻络为主,无症状者临证注重辨人论治、辨机论治、辨病论治相结合。治宜扶正祛邪,标本兼顾。扶正以补益肺、脾、肾为主,祛邪则根据气、痰、瘀的兼杂特点,予理气、化痰、行瘀等治法,以达到散结之功。tcmer.com中医人网转载分享,以飨读者。


    3.1 补益肺、脾、肾


    李教授临证注重补益肺、脾、肾。肺脾气虚,津液失布,痰湿内停,症见食少便溏、体倦乏力、咳嗽痰多、喘促气短等,临证多选用黄芪党参、太子参补气健脾益肺,气充则津血通畅,痰湿得消,结节得减。肺肾同病,影响到津液代谢,则咳嗽、气喘、尿少、水肿;影响到呼吸运动,则呼吸表浅、动则气喘,治宜补益肺肾,临证以金匮肾气丸为基础方进行加减,常予山药平补肺、脾、肾之气阴,五味子敛肺止咳,补肾涩精。气阴两虚,出现少气懒言、神疲乏力,伴有口干舌燥、五心烦热等,临证常伍党参益气,麦冬五味子酸甘化阴,以益气养阴。

    3.2 疏肝解郁,理气散结

    李教授临证注重疏肝解郁、理气散结。临床发现肺结节患者大多存在一定程度的紧张、焦虑、恐惧情绪,多表现为恐其进展,虑其癌变,李教授会认真详尽地做出解释,消除患者当下的顾虑,临证多选用枳壳、香附以疏肝解郁,理气散结。若出现情绪忧郁、夜寐不安,常予酸枣仁、合欢花以解郁安神,安五脏,和心志。若患者纳呆食少、食后腹胀、嗳腐吞酸,常加山楂神曲麦芽以健脾和胃消食。若日久兼有胸闷烦躁,多为郁而化热,伍以牡丹皮栀子以清解肝热,泻火除烦。

    李教授强调人与社会环境的和谐统一。当前社会,每一个人都或多或少需要面对工作、生活及学习的种种压力。《素问·疏五过论》言:“尝贵后贱,虽不中邪,病从中生。”情志顺遂,气机条达,气血充盈,阴阳调和,脏腑得养,则正气充足,抗邪有力,不易发病。肺结节日益年轻化的趋势,提示着正确对待压力和合理调节情绪尤为重要。

    3.3 健脾祛湿,化痰散结

    李教授临证注重健脾祛湿、化痰散结。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养生意识的增强,不少人食肥甘厚腻、滋补之品,超过自身脾胃的运化能力。一旦失衡,脾失健运,易生湿气,湿聚为水,积水成饮,饮凝成痰,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结于胸肺,形成结节。李教授认为肺结节属有形之邪,实证多以痰证为主,常兼风、寒、热、燥、湿、瘀等,故临证时必须分清兼杂的特点,才能正确地把握痰证的本质。

    李教授临证多选用半夏陈皮健脾理气、化痰散结;兼有食少纳呆、便溏泄泻等,常予茯苓、薏苡仁健脾祛湿,脾得健运,气机通畅,湿气乃除。福建地处沿海,易感湿热之邪,常配伍黄芩、白鲜皮清热燥湿。若肝郁日久,化火生热,炼液成痰,则易成结节,李教授认为此与痰火结聚、经络阻隔有关,多选用夏枯草、山慈菇这一对药,清热解毒、化痰散结,疗效甚佳。不仅在古医籍中,现代医家也多运用夏枯草化痰散结治疗甲状腺疾病、恶性肿瘤、各种良性结节等[4]。山慈菇清热散结作用之效佳,临床适用于疮痈肿痛、瘰疬痰核等。

    3.4 活血化瘀,通阳散结

    李教授临证注重活血化瘀、通阳散结。痰浊日久,一方面阻滞气机,影响血运;另一方面阻滞脉络,导致瘀血。对于面色黧黑、唇甲青紫、舌色紫暗、瘀点瘀斑、舌下络脉迂曲、脉涩等征象,李教授临证常予黄芪益气活血,使气旺血行、脾健痰消;配伍川芎丹参赤芍等活血化瘀,使瘀血得消,脉道通利。临证当辨瘀血之成因及阻滞的部位,分别佐以益气养血、理气活血、温阳通络之品。对于经年难愈者,虑其久病入络,李教授临证多加用虫类药,如僵蚕蜈蚣全蝎地龙等,因其搜剔力强,可达通阳散结之功,灵活运用,疗效显著。

    病例介绍

    姚某某,男,69岁,于2021年12月24日初诊,患者以“体检发现肺结节14 d”为主诉就诊,诊下症见,时有鼻塞,无咳嗽咳痰,偶觉舌干,寐中尤甚,饮食油腻、食饱加重,口干口苦,喜饮温水,纳可寐欠,入睡困难,二便尚调,舌色暗红,苔薄黄腻,脉弦细滑。2021年12月10日福建省立医院胸部CT示:①右肺上叶见一磨玻璃样结节影,直径约0.6 cm;②双肺少许慢性炎症;③双肺尖局限性肺气肿。个人史:吸烟40余年,日1~2包,无饮酒史。平素喜食海鲜冷饮。西医诊断:肺结节。中医诊断:肺积(痰湿阻滞,瘀热互结证)。治法:清化痰热,理气散结。处方:柴芩温胆汤加减。药用:柴胡10 g,黄芩10 g,竹茹15 g,枳壳8 g,陈皮10 g,半夏10 g,茯苓15 g,夏枯草15 g,僵蚕10 g,太子参20 g,丹参15 g,甘草3 g。共6剂,每日1剂,水煎服,日2次,早晚餐后温服。

    2022年1月4日二诊,药后已无口苦,仍觉舌干、口干,饮水不解,纳可寐安,二便尚调,舌色暗红,舌中少许裂纹,苔薄稍黄,脉弦稍滑。仍予上方加山慈菇10 g,天花粉15 g。共12剂,煎服法同前。

    2022年2月15日三诊,药后舌干、口干同前,舌淡红暗,中有裂纹,苔微黄腻,脉弦滑,右脉偏细。2022年1月18日福建省立医院胸部CT示:右肺上叶磨玻璃结节直径约0.4 cm。仍予上方去太子参、天花粉,加川芎10 g,生黄芪20 g,僵蚕10 g,共12剂,煎服法同前。患者因个人原因,未能按时复诊,故电话随访,自诉舌干、口干较前缓解,复查胸部CT示肺结节较前变小,自行于当地守前方治疗。因考虑中药服药时间较长,嘱其定期复查肝、肾功能。

    按语:本案患者以“体检发现肺结节14 d”为主诉就诊,属于中医学“肺积”范畴。吸烟日久,损伤肺气,肺失宣降,肺气不利,故见鼻塞;年近古稀,脾肾渐亏,且平素喜食海鲜冷饮,酿生痰湿,气机不畅,痰气交结,阻于胸肺,则成结节;痰湿蕴久生热,扰乱心神,故见夜寐欠佳,入睡困难;痰热犯胃,加之脾气亏虚,故见饮食油腻、食饱加重;邪热伤津,津液亏耗,故见舌干、口干;湿浊阻滞,血行不畅,故舌暗;苔薄黄腻为痰热之象;脉弦多为老年者之常脉;痰湿阻遏脉道故见脉细滑。四诊合参,辨证为痰湿阻滞、瘀热互结证,治以清化痰热,理气散瘀。故予柴芩温胆汤加减。与仲景“调肝以治肺,肝气得疏,肺金通调治节得复”不谋而合。

    方中柴胡黄芩疏肝利胆,和解少阳;半夏辛温,竹茹甘寒,两者相伍,一温一凉,化痰和胃;陈皮枳壳相合,理气化痰之力增。佐以茯苓健脾渗湿,以治生痰之源,太子参补益肺脾,丹参活血化瘀,夏枯草清热散结,僵蚕通阳散结,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郁气得开,痰热得清,结节自消。

    二诊时患者诉仍觉舌干、口干,饮水不解,加用天花粉以生津止渴,山慈菇夏枯草以加强清热化痰散结之力;三诊时患者自诉舌干、口干同前,究其应为日久入络,津失输布,失于濡润所致,遂去太子参、天花粉补气生津之品,又恐丹参活血化瘀之力不足,加用川芎活血行气、生黄芪益气行血、僵蚕通经活络,使气血津液运行通畅,则舌干、口干得消。随访患者诉舌干、口干较前缓解,肺结节较前减小,余无不适,药已中的,效不更方,故守其方,巩固疗效。

    4 结语

    李教授强调治疗肺结节时,应注重“整体观念,四诊合参”。从整体出发辨证局部病变,把患者作为一个整体,看作“生病的人”,而不是单一地关注肺结节本身。“以人为本,谨守病机”,根据患者不同的体质、身体状态等因素,辨清肺结节发展不同阶段的临床表现、转化规律,把握“虚、气、痰、瘀”的病机所在,标本兼顾,针对性用药,辨证施治。改善疾病所生存的人体内部环境,对于延缓疾病的进展、促进疾病的恢复尤为重要。

    上一页  [1] [2]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