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图文]清肺排毒汤正式处方来 | |
[中医][组图]中医抗疫!广州市第八 | |
[中医][组图]治疗不孕不育、颈椎病 | |
[中医][图文]中药国际化重大突破: | |
[中医]国家中医药局:这7个资格证是 | |
[中医][图文]沉痛悼念国医大师邓铁 | |
[中医]国务院修改《中药品种保护条 | |
[中医]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 | |
文章导读: |
自1987年以来,笔者采用冯天有手法(简称“冯氏手法”)治疗颈椎病138例,疗效较满意,现小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38例均为门诊病例,男83例,女55例;年龄最小26岁,最大68岁,以40~50岁为最多;病程最短1年,最长12年。病理分型:神经根型25例,椎动脉型18例,交感神经型18例,脊髓型5例,混合型72例。本组治疗病例均符合以下诊断标准:①临床表现有不同程度的颈、肩、背、上肢疼痛和放射痛,伴上肢麻木、颈部活动受限、恶心、呕吐、耳鸣。②颈椎棘突或椎旁有压痛,颈部活动障碍,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位置性眩晕试验阳性。③均经颈椎X线正侧位摄片,提示颈椎骨质增生者94例,颈椎间隙狭窄、椎管狭窄者28例,颈椎韧带钙化、颈椎生理曲度改变者16例。
2治疗方法
所有病例均采用冯氏手法治疗,即颈椎定点旋转复位法,分筋理筋法和点穴法。
2.1颈椎定点旋转复位法患者取矮端坐位,两手垂直放松,前屈低头30°,头斜偏45°。术者立于患者后面,以一手拇指触摸偏移横突或压痛点处固定之,另一手抵住患者下颌部,同时让患者的头部侧靠在医生的腹前上部,待患者的头再难以向后侧方旋转时,医者两手相对用力,向一侧旋转颈椎,并用力向上提拉,达到最大限度时,再使用一短暂有限度、有控制的突发巧力,稍微增大其旋转度,此时常可听到“咯”的一声,或拇指下有滑动感,再行检查偏移横突是否平复。若仍未平复,可重复实施1次。然后用同样方法作对侧手法,纠正偏歪的棘突及横突。
2.2分筋理筋法复位成功后以分、理、揉、擦为主的手法(此手法亦可用于复位之前),施于颈项部索条和筋结,以调整被施术之软组织,使其达到消肿止痛、舒筋活络之目的。
2.3点穴法根据具体情况局部可用重手法和轻手法,以点、按、压、揉为主点穴。常用穴如风池、风府、肩井、大椎、天宗、落枕、合谷、曲池以及阿是穴和背部两侧的夹脊穴,时间约5min。点穴时间不宜过长,亦不宜过重,目的在于进一步松解颈肩部肌肉,以解除软组织痉挛。
完成全套治疗手法,约需20min。嘱病人低枕而眠,颈活动度不宜过大。以上手法除颈椎旋转复位法外,其余手法每周可施治2~3次,10次为1疗程。如仍有不适者,可间隔1周后再施第2疗程,并判定疗效。
3疗效判断
3.1疗效标准〔1〕治愈:临床症状消失,颈部活动功能正常,随访半年无复发。显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颈部活动功能基本正常。好转:临床症状减轻,颈部活动功能好转。无效:临床症状治疗前后无改善。
3.2治疗结果治愈22例,显效36例,好转7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7.1%。
4讨论与体会
颈椎病是颈椎增生等多种因素造成脊神经根、脊髓、交感神经或椎动脉受压所表现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2〕。中医认为颈椎是足太阳经脉、督脉循行之处,外伤、劳损及风寒湿邪的侵入,皆可导致督脉和足太阳经脉气血阻滞不通,产生疼痛、麻木、不能约束骨骼和稳定关节,以致产生“骨错缝”、“筋出鞘”。当机体受风寒侵袭,疲劳、睡眠姿势不当或枕头高低不适等,使颈部过伸或过屈,颈部肌肉、韧带不协调或神经牵引压迫,即可促成发病〔3〕。运用冯氏旋转复位手法,主要是纠正颈椎关节错缝、移位,解除颈项部肌肉、血管的痉挛,恢复颈椎力学平衡,调整足太阳经脉和督脉气血运行,舒筋活血,使气血运行通畅,达到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炎症消退的作用。同时,通过加用分筋理筋和点、按、压、揉为主的点穴手法,则更能提高临床疗效,起到分解粘连,消除肿胀,理筋止痛,增强局部血液供应,促使病变组织修复的作用,达到治疗目的。
施行本法时宜轻柔和缓,切忌粗暴,特别是在施行颈椎旋转复位时,使用的是一瞬间的爆发力,因而用力不宜过猛,鼻尖不宜超过肩峰,以免引起医源性损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