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通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医人旗下网站:医学眺望医师考试认识中医人日文英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人 >> 针灸学院 >> 百病针灸 >> 正文

广告赞助more>>

孙申田腹针治疗神经系统疾病

  • 文章导读:孙申田教授认为,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与肠道菌群的状态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临证中首先要对疾病进行定位诊断和定性诊断,根据疾病所发生的具体解剖位置选用相应的腹部功能区,通过对腹部进行针刺刺激,调节肠道菌群的失衡状态来恢复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因此,提出了孙氏腹针理论,坚持辨证施治,统筹兼顾的原则。

    孙申田教授为黑龙江省针灸学科创始人之一、当代著名针灸学家、第一至第六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有首批国家级名中医的盛名,在从医60余年的临床实践中,孙申田基于脑-肠轴学说及全息生物理论,开创了“孙氏腹针”,应用于治疗人体运动、感觉及神志等方面的神经系统疾病。孙申田将腹部看作为大脑功能分区的体表投影,将头针理论运用到腹部,为临床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准则[1]。笔者有幸承得孙申田授业解惑多年,学习针道,受益良多。现将孙申田腹针治疗神经系统疾病临床经验报道如下,以飨同道。

    1 孙氏腹针的机理研究

    孙氏腹针是在脑-肠轴学说、全息生物理论指导下衍生出的腹针疗法。脑-肠轴学说与美国Dr.Gershon MD在1998年所提出的腹部为人类的第二大脑学说有着相同的理论根源[1]。脑-肠轴学说认为,脑部的中枢神经系统与肠道的神经系统在生理及病理上都互为影响。而脑肠肽即为脑部的神经系统与肠道神经系统相互联系的重要介质[2]。脑肠肽作为沟通脑部与胃肠道的重要桥梁,同时表达于胃肠道和脑部的下丘脑、海马及大脑皮层等部位[3],起初产生于胃肠道的黏膜细胞,其分泌水平受到肠道中菌群状态、分子介质表达情况的双重影响[4,5]。肠道菌群的状态也会影响脑肠肽对中枢神经系统信号通路的表达,对脑部神经系统功能产生影响。脑部的情绪变化所产生的内、外源性神经递质信息的编码和传达也会不同程度的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同样参与到胃肠道的生理功能活动的调节[6,7,8,9]。文献调研发现[10,11,12,13],肠道的菌群状态与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预防和治疗都密切相关。

    全息生物理论是由张颖清教授所提出论述的,揭示了生物体某一部分与整体之间和部分与部分之间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同一性、对应性和统一性[14]。认为人体的每一部位都可以反映整体和其他部位的生理状态和病理改变,既是相对独立的部分,也是整个人体的缩影。如张颖清提出的第二掌骨侧的全息理论,将第二掌骨在手背桡侧缘进行均等划分,分别对应于人体从头面至足部的各个部位,从视诊、触诊到针刺第二掌骨侧各分区来诊断和治疗疾病[15]。全息生物理论的提出实际上是与传统医学中提出的整体观念相符合的[16,17]。而“泛胚论”认为,人体的每一相对独立的部位都有着与第二掌骨侧全息理论同样的功能和作用[18]。临床实践同样表明,应用全息生物理论诊治疾病确有效果[19]。

    2 病案举例

    2.1 Meige综合征案

    患者,女,54岁,于2019年10月5日就诊。主诉:双侧眼肌痉挛,下颌不自主颤动3月余。病史:患者于2019年7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眼肌痉挛伴下颌不自主颤动,在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Meige综合征,主要给予甲钴胺、B族维生素、安坦治疗,服药后自觉症状仅稍有减轻,为求彻底治疗,遂来我院就诊。刻症:患者双眼睑痉挛,下颌颤动,不定时发作,每日可达数十次,每次持续数分钟,说话、紧张时加剧,且有面部肌肉紧束感,睡眠尚可,舌暗红,苔薄白而干,脉弦。辅助检查:新斯的明实验、肌电图检查均未见异常,排除重症肌无力。头CT、脑电检查未见异常。瞬目反射电生理检查示:瞬目频度增加,R1成份、R2成份振幅明显增加,电诱发角膜反射时限延长。治疗取穴:腹针椎体外系区(以肚脐到腹区上界做一直线平分四份,在第三份距前正中线1.5寸的左右两穴);百会、下关、颊车、地仓、水沟、合谷、太冲、太阳、四白睛明攒竹(均双侧取穴)。操作:腹针选用0.30 mm×50 mm毫针,腹针椎体外系区、舞蹈震颤区均直刺30~40 mm,针刺得气后连接电子针疗仪(华佗牌,型号:SDZ-Ⅱ型)30 min以增强针感;局部穴位选用0.30 mm×25 mm毫针,百会穴斜刺30°直达帽状腱膜下层,快速提插捻转2 min,一般要求每分钟捻转200次左右;下关穴直刺10 mm,地仓颊车方向透刺,水沟向鼻中隔的方向斜刺8 mm;太冲进针10 mm,采用捻转泻法1 min;合谷进针10~15 mm,采用捻转泻法1 min;太阳、四白睛明攒竹,浅刺 5~8 mm。留针45 min,每日1次,6次为1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患者双眼睑痉挛及下颌颤动症状改善,眼裂增宽,发作频率减少至平均每日7~8次。3个疗程结束后,患者双眼睑痉挛及下颌颤动症状明显好转,眼睑闭合正常,发作频率减少至平均每日1~2次,基本不受情绪及说话影响,仅偶尔有轻微抽动感,不影响日常生活。

    按语:针对本病的临床表现,孙申田选取头面部的常规腧穴进行针刺,用以改善患肌处的血液循环并且缓解患肌的紧张状态。同时针对本病的原发病因,选择双侧腹部的椎体外系区,顾名思义本区具有对锥体外系的功能进行良性调节的作用。为临床治疗锥体外系周围神经病及其他肌张力障碍性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针刺得气后连接电针,可以使针刺产生的生物电信号在电针的作用下,持续作用于腹部的相应功能区,可缩短针刺达到有效阈值所需的时间。而腹部穴位的取穴方法同样也是孙氏腹针的要点之一。虽然腹部各穴区的划分规律是依据于头穴的各个大脑功能定位区,但孙申田认为,腹部穴位的定位应因人而异,因每个人的身体部位都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故采用患者手部的尺寸根据“手指同身寸法”来取穴,是中医整体观念的个体化治疗方法。同样值得借鉴的还有百会穴的针刺手法,孙申田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针对头部穴位的独特的刺激手法,即“经颅重复针刺激法”。此法要求针刺得气后施以快速的提插捻转2 min,并且达到每分钟捻转200次左右。对施术者的手法要求极高,只有通过高频率的捻转才能使针刺机械力产生的生物电信号穿透颅骨的阻抗屏障作用于大脑皮层相应的功能定位区,达到直接改善脑部锥体外系病理状态的目的。以上方法为临床中治疗帕金森病、舞蹈病、特发性震颤、扭转痉挛等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前瞻性的指导意义,同样也为脑-肠轴学说、全息生物理论提供了实践依据。

    2.2 卒中后认知障碍案

    患者,女,68岁,于2019年7月16日就诊。主诉:右侧肢体活动不利伴记忆力下降1月余。病史:患者于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肢体不利,随后逐渐出现记忆力减退,注意力分散,言语混乱欠流利,定向力下降,使用日常工具困难等症状,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MOCA评分18分,MMSE评分17分,诊断为卒中后认知障碍。辅助检查:头MRI示:1)左侧额顶叶皮下层白质、半圆中心及放射冠左侧侧脑室三角部室旁白质多发性脑梗死。2)左侧大脑中动脉M1段、大脑前动脉A1段局限性狭窄。查体:右侧肢体查体肌力Ⅲ级,左侧肢体肌力Ⅴ级,右侧腱反射亢进,病理征检查阳性。治疗取穴:腹针情感一区(第一穴位于剑突下0.5寸,二、三穴为其旁开1寸)、情感二区(脐上下左右各旁开0.5寸的四穴)、运动区(肚脐到腹区上界平分四等分,第四等分段区距前正中线1.5寸的左右两穴);百会肩髃、肩贞、曲池手三里内关合谷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内庭(均患侧取穴)。操作:腹针选用0.30 mm×50 mm毫针,腹针情感一区、情感二区、运动区直刺30~40 mm,针刺得气后连接电子针疗仪(华佗牌,型号:SDZ-Ⅱ型)30 min以增强针感;局部穴位选用0.30 mm×25 mm毫针,百会斜刺30°直达帽状腱膜下层,快速提插捻转2 min,一般要求每分钟捻转200次左右;余穴刺入得气后,医者运用指力、腕力进行均匀力度的提插捻转,使患肢有肌肉窜动感或不自主抬起为度。留针45 min,每日1次,6次为1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患者视空间/执行能力稍有提高,神志清楚,精神尚可,MOCA评分20分,MMSE评分19分。3个疗程结束后,患者执行能力提高,记忆力稍有好转,定向力仅偶有错误,精神好转,MOCA评分22分,MMSE评分21分。5个疗程结束后,患者记忆力明显改善,语言思维能力基本恢复正常,仅稍有迟钝,但不影响日常沟通,使用工具能力恢复至病前状态,肢体功能也得到了明显改善,查体右侧肢体肌力Ⅳ级,左侧肢体肌力Ⅴ级。MOCA评分25分,MMSE评分23分。

    按语:针对卒中后的认知障碍,孙申田选取腹部情感一区、情感二区及运动区进行对症治疗。情感一区对应于人体大脑的额极部,此区的治疗作用等同于头针的智三针,可以对患者的精神意识状态进行调节。情感二区的功能主治类似于头部四神聪穴,有醒脑开窍、健脑益智的作用。同时针对卒中后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选取腹部的运动区予以治疗。腹针的应用可以从调节肠道菌群的状态改善与认知功能相关的各因子水平,改变机体内环境,达到从根本上缓解疾病的目的。配合对患肢的局部针刺,可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临床上对于各种神志疾病及神经症如失眠、癫痫、抑郁、焦虑等的治疗均可以联合选用情感一区和情感二区。而对于肢体的运动症状如偏瘫、肌张力障碍性疾病、原发性震颤、抽动秽语综合征、迟发性运动障碍等可以通过针刺运动区改善。同样电针和头针经颅重复针刺激法相配合,三法并用,杂合以治,各得所宜。

    3 结论

    腹针疗法同头针疗法有着相同的理论渊源,都是中医整体观念的体现,同时也是辨证施治、统筹兼顾、治病必求于本思想的发挥。腹针疗法的穴区划分不同于传统的十四经穴位,也有异于其他的腹针疗法的取穴规律,它的穴区定位是采取基于全息生物学理论与大脑功能分区相对应的方式。腹针理论的提出是以神经解剖学体系为基础,其作用机理主要是对神经-内分泌系统进行双向调节,以此促进机体内部病理环境的改善。它丰富了临床上对各种神经系统疾病进行针刺治疗的思维和手段,为临床选穴提供新的借鉴,也可以协同增进其他针法的疗效。而且可以通过改善患者体内神经递质的含量和神经内分泌的表达达到从根本上治疗疾病的目的。腹针理论同样也继承了中医脏象学说,脏象学说在中医学理论中处于核心地位,脏腑功能的调和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通过对腹部穴位的刺激,调节腹腔内部各脏腑的活动规律及相互关系,脏腑的生理功能得到平衡协调,与其相对应的皮、肉、筋、骨、脉和目、舌、口、鼻、耳等组织器官的机能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因此,孙氏腹针可以通过对腹部相应穴区的刺激,最大程度的激发脏腑系统的自我调节,并以此实现对机体各部组织器官的宏观调控。临床上对于腹针的认识,普遍认为腹针多用于腹部的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等的相关疾病,因此,孙氏腹针的提出打破了以往的思想桎梏,将腹针的主治范围扩充到神经、循环、内分泌等多个系统。而综合各项临床实验结果[20,21]来看,肠道菌群确与神经系统疾病存在相关性,这为我们从改善肠道菌群状态论治及预防神经系统疾病提供了思路。也为临床上针刺治疗各系统疾病提供了更加多样性的选择。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