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图文]清肺排毒汤正式处方来 | |
[中医][组图]中医抗疫!广州市第八 | |
[中医][组图]治疗不孕不育、颈椎病 | |
[中医][图文]中药国际化重大突破: | |
[中医]国家中医药局:这7个资格证是 | |
[中医][图文]沉痛悼念国医大师邓铁 | |
[中医]国务院修改《中药品种保护条 | |
[中医][组图]科学家尝试用中药治疗 | |
文章导读:麻瑞亭治验集-中卷 病症-结核性腹膜炎 |
结核性腹膜炎,系因脾湿肝郁,瘀久化热,结于大腹所致。
【脉证机理】
木生于水而长于土,平人水土温暖,生长之令畅,所以木气不郁,肝木温升,故腹痛不作。
素患痨虫所致腹部其它疾之人,脾家湿旺,致使肝木郁而不升,脾主大腹,瘀积日久,积温成热,盘瘀大腹,而作大腹疼痛,是病腹膜结核。肝主疏泄,脾湿肝郁,疏泄不利,湿无去路,瘀积大腹,故症见大腹胀满,甚则腹大如鼓。瘀而化热,陷于膀胱,膀胱热涩,故小便黄赤不利。肝郁疏泄不畅,故大便初干后溏。或因肝郁,而生下热,结于大肠,而见大便干结难下。或因肝脾郁陷,而见大便稀溏。脾湿肝郁,碍肺胃降路,肺胃上逆,胆火不藏,故症见发热口苦,咽干口燥,脘闷纳差,胸胁胀满。脾主肌肉,脾湿不运,化源不开,水谷精微乏竭,气血虚弱,不能温养肌肤,故见头面四肢消瘦,疲乏无力,面色咣白。湿热熏蒸,可见口舌糜烂,口气腥臭。脾湿肝郁,湿热瘀积,故脉现细濡、较弦、关寸稍大、两尺涩,舌苔白满腻、或黄厚腻。
【治则】
健脾利湿,疏肝止痛,化瘀消胀,清利湿热。
【方药】
猪苓片15克建泽泻12克炒杭芍9克粉丹皮9克制首乌25克广橘红12克炒杏仁9克法半夏9克广郁金12克苏泽兰60克车前子9-12克冬葵子9 12克木防已12克草蔻仁9克,水煎温服。
【方解】
猪苓片、建泽泻,健脾利湿;炒杭芍、粉丹皮,制首乌,疏肝止痛;广郁金、广橘红、炒杏仁、法半夏,清肺利气,宽胸降逆;苏泽兰,疏肝化瘀,利水消胀;车前子,清利湿热;冬葵子,滑窍利尿;木防已,疏肝利水;草蔻仁,暖脾行瘀。
【加减】
肝脾郁陷较重,脉现关尺大,大便不干者,去制首乌,加桂枝木9克,舒肝以升陷。腹痛重者,加延胡索9克,疏肝以止痛。大便干结者,加肉苁蓉15克,润肠以利便。腹胀不消者,加滑石粉15克,利尿以消胀。口鼻干燥,胸膈胀满者,去炒杏仁,加生蒌仁9至12克,清肺利气以宽胸。腹水消退后,腹部肿块不消,脐腹切痛者,加石菖蒲12克,行瘀消痞以止痛。腹水消退后,中气未复,肠鸣者,加葳蕤30克,润肠固正,以止鸣响。
【忌宜】
忌食鸡、鸭、鱼、肉和一切腥荤酒醪等物,及宿根菜。以清淡食品为宜。宜多食植物蛋白。忌房事,勿劳累。
【按语】
结核性腹膜炎,多因腹腔器官结核病变,或因肺结核通过血行播散而致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属祖国医学的腹痛、臌胀范畴。
病机为脾湿肝郁。以腹痛,腹胀,发热,清瘦为主症。治疗重在健脾利湿,疏肝止痛,使腹水消而胀满除,肝气畅而腹痛止,病可渐而向愈。总之,以疏利为本,切忌固涩。腹水消退后,腹部肿块不消者,虽无明显症状,亦较难去根。
治疗本病之主药为苏泽兰、草蔻仁。以之健脾行瘀,利水消胀,俾使中气运转,瘀积消除,则腹胀腹水随之减轻,以至消除,病自向愈。
【临床医案】
例1:张某,男,64岁,陕西省三原县人。1987年3月6日初诊。自诉:腹痛,腹泻,状如脓团,口干口苦,消瘦,乏困无力3年,当地医院诊断为渍疡性结肠炎。经多方治疗,效不显,因慕名求治于麻瑞亭。脉细濡、滞涩、关寸大,舌苔白满腻、舌尖红。
辨证:中气不运,脾湿肝郁,君相不藏。
诊断:溃疡性结肠炎。
治则:健脾疏肝,清上温下。
处方:
云茯苓9克建泽泻9克炒杭芍9克粉丹皮9克桂枝木9克大党参15克赤石脂12克炒干姜9克炙米壳4克煨肉蔻4克川黄连3克补骨脂9克5剂,水煎温服。
3月30日复诊:药后平稳。脉舌同前。上方去党参、炒干姜、川黄连、补骨脂,加红人参6克(另煎)、炮干姜9克,5剂,水煎温服。
4月15日三诊:药后平稳。脉舌同前。原方去党参、炒干姜、川黄连、补骨脂,增赤石脂为15克,加红人参6克(另煎)、炮干姜9克,6剂,水煎温服。
5月5日四诊:药后腹泻减轻。脉舌同前。原方去党参、炒干姜、川黄连,增赤石脂为15克,加红人参6克(另煎)、炮干姜9克,6剂,水煎温服。
1987年7月1日五诊:近来每天大便1至2次,稀,色黄,腹痛已愈。脉细濡、关大而牢,舌白涩腻。原方去桂枝、党参、肉蔻、川黄连、补骨脂,减炙米壳为3克、炒干姜为4克,加上肉桂4克、广陈皮9克、炒杏仁9克、法半夏9克、白蔻仁6克,6剂,水煎温服。
1987年9月10日函称:一直服上方,大便已基本正常,无其他明显不适。
例2:李某,女,51岁,西安市人。1986年6月30日初诊。自诉:患胃溃疡3年,经治疗效不佳,三个月前行胃次全切除术。术后纳差,刀口时痛,泛酸,因求治于麻瑞亭。脉经濡、稍弦、关寸大,舌苔白腻。
辨证:脾胃虚弱,气血瘀阻。
诊断:胃切除后遗症。
治则:健脾和胃,理气行瘀。
处方:
云茯苓9克炒白术9克炒杭芍12克粉丹皮9克制首乌20克广陈皮9克炒杏仁9克法半夏9克广郁金9克延胡索9克乌贼骨9克广木香3克缩砂仁4克炙米壳3克三七粉3克(分两次冲服)5剂,水煎温服。
7月8日复诊:药后自感尚好,每天食4-5两。脉细濡、关寸略大,舌苔白腻。上方去广木香、三七粉,加泽兰叶15克、炮干姜4克,6剂,水煎温服。
7月16日三诊:药后疼痛好转,仍泛酸。脉细濡、不柔、关寸较大,舌白苔腻。原方去白术、陈皮、郁金、乌贼骨、广木香、三七粉,加粉甘草6克、广橘红9克、降真香5克、北沙参9克、炒干姜4克,6剂,水煎温服。
7月25日四诊;药后自感尚好,诸症均减轻。原方去延胡索、乌贼骨、广木香、三七粉,加泽兰叶15克、牡蛎粉15克、炮干姜4克,6剂,水煎温服。
再未来诊。
例3:杜某,男,65岁,西安市人。1987年10月11日初诊。
自诉:纳差,胃痛,消瘦,四年余,两年前在第四军医大学诊断为贲门癌。近半年加重,屡服中西药效不显,因求治于麻瑞亭。脉细濡、稍滞、关寸大,舌苔白腻。
辨证:脾虚胃逆,气滞不降。
诊断:贲门癌。
治则:健脾和胃,理气宽胸。
处方:
云茯苓9克炒白术9克粉丹皮9克制首乌30克全瓜萎12克法半夏9克昆布12克山豆根7克白蔻仁6克肉苁蓉15克炒杭芍12克
炒枳壳9克降真香4克半枝莲12克番泻叶1.5克6剂,水煎温服。
10月25日复诊:药后平稳。脉舌同前。上方去降真香、肉苁蓉、番泻叶,增山豆根为9克,加广郁金9克、苦桔梗9克、姜厚朴12克、白花蛇舌草9克,6剂,水煎温服。
11月5日三诊:近来能咽下泡馍,大便尚可。脉涩、细濡、关寸略大,舌苔白腻。原方去降真香、肉苁蓉、番泻叶,增昆布为15克、山豆根为9克,加广郁金9克、苦桔梗9克、姜厚朴12克、白花蛇舌草9克、炙米壳3克、鸡内金9克、制香附5克,6剂,水煎温服。
再未来诊。
例4:庞某,女,47岁,西安市人。1976年8月11日初诊。自诉:大便带血一年多。76年元月便血一次,量多,有血块,4月29日又便血一次,赴省某医院治疗,血止。昨天在西安市中心医院做直肠镜检查,病理切片确诊为直肠癌。现大便不利,有时小便也不利,肛口周围发木,食纳差,食后腹胀,时腹痛,因慕名求治于麻瑞亭。脉细濡、右弦、关寸略大,舌苔白腻。
辨证:中气不运,精血亏损,大肠湿热诊炀:直肠癌。
治则:健脾和胃,疏肝升陷,清利大肠。
处方:
云茯苓9克建泽泻9克炒杭芍9克生地炭9克粉丹皮9克炒枳壳9克郁李仁9克法半夏9克酒大黄6克半枝莲15克槐花炭9克白花蛇舌草30克三七粉3克(分两次冲服)
3剂,水煎温服。
8月17日复诊;上方服6剂,精神好转,食纳增加,大便已利,下坠感减轻,较前稍干,次数减少,日2-3次,有时自感气短,有时腹胀。脉细濡、右稍弦、关寸大,舌苔白腻。上方减酒大黄为3克,加草蔻仁3克,3剂,水煎温服。
8月21日三诊:药后自感尚好,大便次数减少,食欲增加,精神好转。脉细濡、关寸大,舌苔白腻。原方加草蔻仁6克,减酒大黄为3克,5剂,水煎温服。
再未来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