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通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医人旗下网站:医学眺望医师考试认识中医人日文英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人 >> 中医学院 >> 疾病治疗 >> 正文

广告赞助more>>

肝硬化中医诊疗技术

  • 文章导读:

     

    经验方

    1.夏德馨方

    [功效]利水消肿。

    [药物组成]内服方:生薏苡仁、车前子(包)、白茅根、丹参、生鳖甲(先煎)、生牡蛎(先煎)、石斛各30克,炙鸡内金麦芽各12克,青皮、陈皮各6克,泽泻20克,茯苓9克,太子参15克。外敷方:甘遂末6克,肉桂9克,车前草30克,大蒜头两枚,葱白一撮。

    [用法]内服方,随证加减,每日一剂,水煎服。外敷方,捣烂成末,加水调敷脐部热熨。每日更换一次,5天为一疗程。

    2.下瘀血汤

    [功效]活血化瘀。

    [药物组成]大黄桃仁、 虫加减。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服。

    3.茯苓导水汤

    [功效]补益正气、攻遂利水。

    [药物组成]大腹皮、大腹子各10克,橘皮24克,砂仁10克,木香10克,茯苓30克,苍术10克,猪苓10克,泽泻18克,桂枝6克,车前子30克,食欲缺乏加党参10克,枳实10克,生姜10克;恶心者加半夏12克;便秘者加火麻仁10克,当归10克;有黄疸者加茵陈24克,丹参30克。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服。

    适宜技术

    1.毫针

    (1)腹水取气海、水道、三阴交水分阴陵泉肾俞、曲泉。

    (2)肝区胀满疼痛取肝俞膈俞、阳陵泉、支沟、足三里

    每次选3~4穴,每日针刺一次,留针30~40分钟,平补平泻法,施针后在穴位上艾灸,每2~3周为一疗程。

    2.水针

    可参考上述针灸取穴,选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山莨菪碱注射液、维生素B1注射液、维生素 B12注射液等进行穴位注射,每次选2~4穴,可一种药单独注射或几种药交替使用。每日或隔日一次,2~3周为一疗程。

    3.耳压疗法

    选耳郭肝、脾、胆区为主穴,大肠、小肠为配穴,取王不留行籽或绿豆用胶布压穴上,两耳交替,隔日一次。每日饭后20分钟按压3~5次,以有酸胀感为度。用治肝硬化腹胀者。

    4.灸法

    取穴:天枢公孙足三里、上巨虚、气海、命门。

    操作:用清艾条温和灸以上穴位,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每穴灸10分钟。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

    5.推拿疗法

    取穴:中脘水分气海、关元、足三里三阴交

    操作:患者取仰卧位,用一指禅推法推中脘水分气海、关元等穴,每穴各5分钟。再用掌心在脐的周围顺时针方向摩腹36次。最后按揉足三里三阴交各两分钟。气臌者,加按揉章门、期门、中冲、公孙各一分钟。水臌者,加按揉大椎、脾俞胃俞穴各一分钟。

    6.中药保留灌肠

    (1)灌肠I号:生大黄30克,附子30克,牡蛎30克,浓煎120毫升,保留灌肠。每日一次。适用于本病脾肾阳虚型。

    (2)大黄60克,白醋50毫升,高位保留灌肠,每日一次。适用于本病各型患者,并能预防肝昏迷。

    7.敷脐疗法

    (1)外敷消腹水方:甘遂末适量,连头葱白5根。共捣泥。用时先以醋涂脐部,然后将药泥适量敷脐上,纱布覆盖固定。用法:每隔两日一次,适用于顽固性腹水。

    (2)活血止痛散:大黄、王不留行、乳香、没药、青黛、石菖蒲郁金,制末加蛋清调成膏状,外敷于腹痛剧烈部位,可止痛。

    (3)水红花膏:将水红花或其种子50克捣碎,水煎浓汁,加入阿魏30克,樟脑10克,敷稠成膏。用时取膏适量,用厚布摊膏贴肝脾区,外加胶布固定,每隔3日更换一次。适用于肝脾大。

    8.中药热敷法

    琥珀12克,白花蛇舌草、玄参各30克,煎汁。用两个布袋分装药并浸透药汁进行局部热敷,每日1~2次。

    预防护理

    病毒性肝炎的防治是预防本病的关键。节制饮酒,避免使用对肝有损害的药物,加强劳动保护以避免血吸虫感染和防止工业毒物的慢性中毒,定期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可能发展为肝硬化的疾病等,都是预防本病的重要措施。

    上一页  [1] [2]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