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通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医人旗下网站:医学眺望医师考试认识中医人日文英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人 >> 中医学院 >> 思考中医 >> 正文

广告赞助more>>

证明中医药科学性是当务之急

  • 文章导读:只要生病了,都会去看医生或服药。

    选择看中医还是西医?选择服用中药还是西药?这个问题随时会蹦出来,既反映出一个现实问题,也映射出了一个理论问题。

    中医理论,是一门强调人体的整体观为主导思想,着重中药的整体作用;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和思维方法,以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为生理病理学基础,以辩证论治为诊治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治中医之学,须学道于经典、闻道于百家、悟道于变通、成道于临床规律,以经典为根,以临床实效为本。

    中医也确有其“模糊性”。如其核心理论经络学说中的脉络穴位等,如磁场无法用肉眼观测到一样,用现代解剖学是不能直观观察到的。

    西医理论,是建立在实验化学的基础上,经得起现代科学的反复验证。经过临床例证,既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它偏向于机械的还原论和基于“物理-化学”的纯生物医学模式。因而,西医药“如日当空”理所当然,是铁定的事实。

    人们总说:西医是科学,中医是哲学

    其实,哲学和科学的关系也是时常为人所津津乐道,以至于产生了争论:“哲学是科学之母”、“科学将全面取代哲学的价值”、“哲学已经没有存在的意义”……

    哲学与科学之思维,从思想型态言,二者其实是同一的。二者都讲究思辨,都基于观察与证明,差别仅在于,两者对象不同而已。科学之对象为物质性事物、可见物。而哲学之对象则为无形状物、概念物。哲学之对象并非如科学之对象那样单纯为量化之物质事物,但两者思维最终均归位于结论中,都是由思想本身基于观察而构筑起来的。

    胡塞尔断言:“哲学就其历史目的来说,是一切科学中最伟大、最严密的科学”。着实,科学家总是用个别的经验证据支持普遍的结论,然而什么证据能够支持什么结论?这又是一个哲学问题。

    就哲学与科学而言,可能有宏观与微观、整体与具体之分。但就中医与西医的存在价值而言,就是单纯的“治病救人”。只是中医药更内敛于“预知先觉,防患于未然”的含蓄与睿智;而西医药更彰显“危难之际显身手”的张扬与霸气。

    也不知有多少人认同我说的这个观点……

    科学是实践性的, 其任务是从近处看清局部。而哲学是将“完整的表象蒸发为抽象的法则”。当我们以“观念的存在”形态去再现具体时,可能比感性的具体更为具体,更为真实,因而哲学成为经验科学加以追踪和确认的目标。所以,我认为“中医之道,乃大医之道”。

    在中医药理论中有这样的归纳:“中空草木可治风,叶枝相对治见红,叶边有刺皆消肿,叶中有浆拔毒功”。

    即凡是草木中间空心的都可以治疗风湿骨痛;凡是草木叶与枝是对生的多可以外用止血;凡是叶边有毛有刺的多可治疗肌肉红肿疼痛;凡是叶子经一搓即有粘滑浆液的多可治疗无名肿毒或蛇、蝎、蜂、蜈蚣咬伤等。

    这算不算哲学?是否正确?若有谁不信,可以试试。

    “中医是伪科学”之类的言论由来已久。反对中医的声音从清末至今一直没有断过,以前,不乏梁启超、孙中山、陈独秀、胡适、鲁迅、郭沫若等前辈知名人士。现在,更不乏一批领军医药产学研前沿一线与医药监管高位的海归学者。这也让维护中医药合理性的呼声显得苍白无力。

    中医理论认为,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不是简单的器官功能叠加。从科学的角度来讲,中药也是多种成分一起发挥整体作用,即使从基础研究层面把中药里面的化学成分、作用机理等分析清楚,经辩证按临床治疗需要,在方药中加一味或减一味药后,成分也必然随之改变,各种成分的协同作用也随之改变。

    诚然,我们即使视中医理论为宏观的、整体的、抽象的哲学,但用于治病救人的中药是具体的,物质的,应该是科学。

    如何将中药疗效与化学特质成分相关联。即中药如何与科学相关联,这是我们用技术手段必须解决的。否则,不但外国人不认可中医药,连新一代年轻国人也不会认可。

    中医理论的哲学性一直被置疑着,证明中药的科学性,更是个至今未彻底解决的难题………

    但是,不同的中医大夫给同一患者看病,有可能会采集各不相同的病症信息,认定不同的病机,辨出不同的证型,选用不同的治法,开出不同的药方或选择不同中成药,都会获得很好的疗效,产生同病异治,异方同效,殊途同归的结果。这,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谁又能否认,中医中药不治病?又有谁能用西药的理论来解释清楚这个问题?

    黑格尔说,“砍下来的手,是名义上的手”(对于此话,我后续有个人的解读)。脱离了整体的局部, 便丧失其原有性质。

    若以健康正常为“中正”,则“偏离”为有病。

    以此推理:我自以为这便是中医哲学对疾病的总体把握高于西医科学对疾病专注的高明之处。

    当然,中医药,也快被保健品搞滥了,我们急需要解决的,仍是用于治病的中药,科学性的问题。

    如何让中医药理论阐述从抽象,变得让更多的人明白。退而求其次,至少让中药回归科学,实现“疗效均一,质量可控(也许永远做不到精准)”,应该是我们这一代制药人,乃至几代制药人必须解决的问题,这才是我们正确的传承与创新之路。否则,中医药真得难见前途……

    再谈本次“新冠疫情”

    我们必须承认,在本次“战疫”中,西药仍起着关键的作用。

    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我们的祖先为什么把各种细菌病毒蠢蠢欲动,流感、肺炎等呼吸道疾病多发的“冬末春初,万物复苏”的春节放鞭炮的习俗延续了2000多年?延伸而来,我们中华民族为什么总是在丧葬嫁娶等大聚会时,大放鞭炮?值得我们深思。

    火药由古代道士制丹时发明而得,组成成分为硫磺、硝石、木炭。

    丹药界有“硝为君,磺为臣,炭为佐使”的说法。即硝石为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硫磺为辅助君药治疗主病或主证的药物;木炭既为佐药(配合君药或臣药加强药效,或直接治疗次要病症的药物),也是使药(利用其归经特点以引导诸药直达“病所”的药物)。

    据《本草纲目》记载,火药能治疮癣、杀虫、辟湿气、瘟疫。

    现在科学研究表明:在燃放鞭炮时产生大量烟雾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硫,它与空气中的水分可形成稀硫酸气溶胶,成为非常有效的空气消毒剂。这种酸性气体能有效杀灭靠呼吸道传染的细菌病毒,比我们现在使用的空气消毒剂、84消毒液等更加绿色环保。

    这,是否是我们中医药先贤健康养生、防病治病的大智慧?

    中医药对本次疫情的把控与治疗介入,我个人认为“为期已晚”。而最关键的问题出在我们既没有很好地传承从预防疾病向治疗疾病,即“治末病”的“前移战略”传统,又稀缺精于对症施治的“好郞中”。

    中医若是不能治病,不可能让中国自古就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具体到中医西医谁优谁劣?或正如扁鹊对魏文王“你兄弟三人哪一位医术最好”的回答:“大哥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为最好;二哥治病于病情初起,所以他的名气只及本乡里。而我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所以世人以为我的医术高明”。

    中医与西医是否可以这样对比?我不太拿得准……

    目前,能正确谈中医的人太少。即使谈了,能听懂的,又少之更少。黑格尔说:“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

    这里的“合理”是合乎天理,是合乎自然的规则。许多人说《周易》就是迷信,但从其产生到现在,其仍然存在着。阴阳五行学说也存在了几千年。

    中医药,必将永远存在。这,无可置疑。其变数,仅会是兴盛与衰弱的区别与差距……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