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通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医人旗下网站:医学眺望医师考试认识中医人日文英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人 >> 中医学院 >> 思考中医 >> 正文

广告赞助more>>

钟南山:用现代科技实现中医从经验向循证转化

  • 文章导读:钟南山,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1936年10月出生,福建厦门人,抗击“非典”特等功臣,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的重要推动者。2020年9月8日,在全国抗击新冠肺 炎疫情表彰大会上,钟南山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他投身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60余年,重点开展哮喘、慢阻肺疾病、呼吸衰竭和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规范化诊疗,以及疑难病、少见病和呼吸危重症监护与救治等方面的研究,他带领团队进行呼吸疾病临床科研攻关的过程中也注重中西医结合。

     

    践行中医“治未病”与“整体观”

    访谈人:中医防病、治病理念方面,有哪些是您认同和践行的?

    钟南山:中医有很多好的治疗方法,而且简单、方便、廉价,符合中国基层就医需求。中医的很多哲学思想,都适合现代的医学,比如整体观(从改善全身状况入手治疗疾病)、“治未病”观点(预防为主)、临床治疗观点(辨证施治)等。

    我很欣赏中医所说的“上工治未病”。目前造成我国老百姓死亡的主要病种比如肿瘤、心脑血管病、慢阻肺、糖尿病等,这些疾病都有10~20年潜伏期,以中医“治未病”的理念,若能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及早预防,可降低死亡率。西医学临床防治战略重点的转化——5P医学模式(预测性、预防性、早干预、个体性和参与性),与中医“上工治未病”“辨证论治”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认为中医整体治疗理念是科学的。中医讲各个脏器之间是互相联系的,并强调应将人当成一个整体来治疗。过去没有那么多的解剖,而是根据患者全身的反应,进行辨证诊断,将人体看作一个整体来分析,从而调节阴阳,扶正固本,抵抗那些外来的疾病。这是我看重的一个理念。

    明代《温疫论》主张“逐邪为第一要义”“下不厌早、下不厌频、祛邪务尽”。中医的总体理念是治疗不仅要针对疾病,还要针对整个人体,而西医则是近些年才明确提出关注人的整体。例如,我们观察到从“非典”到H7N9,每一种严重传染病都是细胞因子出现了异常升高,死亡病例尤其显著。2013年关于脓毒症与免疫应答的一篇文献指出,在注意病毒的同时,还要注意人的自身机体。促炎性因子、自身免疫和适应性免疫至关重要,维持内环境稳定可避免早期死于过度的炎症反应及后期死于长期免疫抑制与复发感染。

    除此之外,我也会在问诊方法上融入中医的学问。例如,在为患者看病时,除了习惯用听诊器听诊,观察患者的手指或舌象,我还比较重视“触诊”—用手触摸患者的肩、下颌、胳膊、脖子,捏患者手臂上的肌肉、腿和脚。比如,捏患者的肩和胳膊,是由于很多患者得病时间已经很长,检查其皮下脂肪和肌肉的弹性。判断其是否营养不良,还是近一阶段才消瘦,一摸就知道了。原来就瘦而现在不瘦或者原来不瘦现在瘦,也能摸出来,因为皮下脂肪松弛,或者皮肤松弛,感觉完全不一样。这些其实与病情的发展有关。

    这些诊断方法其实是由中医的“望、闻、问、切”得来的启发,融汇了中医的学问。而且,我认为这些能让患者感知到的检查方式,不仅能为最终的诊断提供参考,更能给患者心理上的安慰,让他们觉得自己真正得到了关心。

    此外,不管是中医、西医,我认为“医者仁心”的从医理念是相通的。范仲淹有言“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古有“神农尝百草”,张仲景被称为“医中之圣”“方中之祖”等,他们都是心系苍生的大医圣德。如今作为一名医生,无论中医西医,都可以从实际行动和细节着手,心系患者。

    对中医发展的思考

    访谈人:钟院士,中西医结合一直是医学界备受关注的话题,您是如何看待中西医结合发展的?您认为应该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创新,将我国中医药事业发扬光大?

    钟南山:说到中西医结合,我认为中医、西医两者的体系是不同的,中西医理论体系不可能结合而形成新的统一的理论体系。我个人提倡应该各自发展,共同进取,取长补短,打破原先“中医只做中医研究、西医只做西医研究”的局限和壁垒。中西医工作者可以合作,中西医学技术可以相互配合,以提高临床疗效为目的;在相互合作、相互配合的过程中,促进各自学术的发展,促进医学科学的繁荣和进步,从而推动中西医研究真正合并、融合、互相学习和相互支持,汇集成中西医共同的语言,通过产生共同语言、秉持共同兴趣,从不同角度进行更全面深入的研究,这正是中西医发展需要的。

    要使中医药这份我国的宝藏继续存在和壮大,就不能仅仅停留在经验治疗上,必须不断改进,不断促进自身的现代化。中医如何走出经验医学的瓶颈?这是我一直关注的问题。现在提倡转化医学,在国际上,转化医学的意思是将基础研究的理论及技术尽快地推向临床防治的实践。

    中医应该突破经验医学的阶段,向循证医学发展,寻找中药的有效成分。中医药完全可以与西医学融合发展,用现代科学技术助力中医药现代化发展,在中医理论体系指导下,加强循证医学研究,对一些确实有效的中药,进一步加强有效成分及药理机制的研究,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提高疗效。

    2009年5月,我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一次流感防治学术会议上,谈到转化医学的概念时,我阐明了自己的观点:除了促进基础研究向临床转化之外,中国还有另外一个方向,就是将有几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经验医学,转化为循证医学。中药如果有效,证据在哪里?有些中药,我们吃了几千年,不用担心它们的不良反应。所以,我们用不着从动物实验做起,老祖宗已经有经验了,经验就可以变成循证医学。这意味着将中医对患者治疗有效的个案,经过现代循证医学的研究模式,转化为对患有该疾病的群体都有效的、具有共性的方案。

    在当今的生物医学时代,有人一直在批评中医的循证水平不高。其实中医最受诟病的就是它的研究方法,中医的疗法和处方基本上属于经验性的,因此对不同个体的治疗和疗效就会有差异。对我国临床医生而言,中医从经验到循证的转化是转化医学的又一个重要内容。

    我想对中医发展提出3点具体建议:一是抵制江湖医生,江湖医生中很多人都说有祖传秘方,其实在歪曲中医药形象,之前我还被冒指“推荐某某药”。二是抵制假冒伪劣中药,特别是重金属等不良物质含量超标的问题。三是强烈呼吁中医药加快现代化步伐,用现代科学方法来研究。例如广东正在建设中医药强省,这就不能单纯发展纯种、质量高的药材,而要注重研究中医治疗的机理、疗效及适应证。

    同时,“治未病”是当前中医药的发展方向,未来只要有很好的引导政策,中医药“治未病”是可以做到的。只要在这个过程中,用现代医学的方法来研究总结中医药宝库,并在此基础上建构出一整套理论体系,不断推陈出新,当代中医药就能做得比前人更好,树立起中医药发展的强大信心,携手开创中医药创新发展的全新未来。(作者:于梦非 张立军 张正 苏越明,详细内容请阅读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西医大家话中医》,本文有删节)

    上一页  [1] [2]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