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通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医人旗下网站:医学眺望医师考试认识中医人日文英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人 >> 方剂学院 >> 方药研用 >> 正文

广告赞助more>>

沈氏女科应用引经药经验

  • 文章导读:所谓引经药,也称引经报使药,是引药归经的俗称,指方剂中能引导其他药物的药力到达病变部位或某一经脉的药物,“引”有带领的意思,相当于一个向导的作用。

      最早明确提出“引经报使”概念的是易水学派的创始人张元素。后来又经过他的门人李东垣、王好古以及后世诸多医家的发展和总结,引经理论已经成为中医学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张元素提出这个理论之后,极力赞成的人不少,尤在泾就认为:“兵无向导,则不达贼境;药无引使,则不通病所。”但是反对之声也没有断过,徐灵胎就认为:“盖人之气血,无所不通,而药性之寒热温凉、有毒无毒,其性亦一定不移;入于人身,其功能亦无所不到,岂有其药止入某经之理?”

      判断一个理论对错与否的标准就是看它能不能指导实践。事实证明,后世的医家用这个理论的确在很大程度上指导了临床实践。有几个容易混淆的概念需要厘清一下。

      引经药和使药 这里的使药是“君臣佐使”里面的使药,一般的教材上都是把使药直接解释成引经药(还有一说法是把调和药像甘草也归到使药里面),基本上把两者等同了起来。

      “君臣佐使”的记载最早出自《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说:“主药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 元代李东垣在《脾胃论》中,对“应臣之谓使”是这么解释的:“君药分量最多,臣药次之,使药又次之。不可令臣过于君,君臣有序,相与宣摄,则可以御邪除病矣。”这是从分量的角度来说的。明代的何柏斋在《医学管见》里面则认为:“大抵药之治病,各有所主,主治者,君也;辅治者,臣也;与君相反而相助者,佐也;引经及引治病之药至于病所者,使也。”这个观点基本和现在教材中的观点相同。

      按照现在的方剂结构分析,引经药还可以是臣药或者佐药,甚至可以是君药,而不一定非要是使药。这两个概念并不是完全等同的概念,使药基本可以理解成是引经药,但引经药可以不是使药。

      引经和归经 这两个概念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别是每一种药物都有特定的归经属性,但不是每种药物都有引经作用;联系是归经是引经的前提,就是说引经药不仅自己有归经属性,而且可以引领方剂中的其它药物跟着自己进入某一经络或者病所,既有选择性,又有引导性。

      所谓归经,就是指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即主要对某经(脏腑或经络)或某几经发生明显的作用,而对其他经则作用较小,甚或没有作用。这里要注意的是“归经”并不能理解成“只入某经”,而是“主要入某经”。比如黄芩、黄连黄柏这三个寒性的药,都可以清热泻火,但黄芩偏于泻上焦之火或肺火,黄连偏于泻中焦之火或胃火,黄柏偏于泻下焦之火或肾火,如果不加区分的应用,效果就不好。

      药引子和引经药 这两个概念可以说是最容易混淆的,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药引一词起源于宋朝,当时的和剂局、惠民局等官办药局把中药加工成丸散等易于携带的成品,等病人买药的时候再根据具体的情况添加适合病人的药物,其中被添加的药物就称为“药引”,这个概念可以称之为狭义的“药引子”,基本和引经药所指是一样的。

      但是后来药引子这个概念逐渐发生了一些变化,像《串雅内编》里写的:“外感葱白汤下,内伤米汤下,痰病姜汤下,火病白水下,余可类推。”这里所说可以称之为广义的药引子,大体说来有几种作用:①增强疗效,如用芦根汤送服银翘解毒丸。②顾护胃气,如用米汤送服四神丸。③温通经络,如用黄酒送服活络丹。④引药直达病所,如用淡盐水送服六味地黄丸,这里姜汤、米汤、黄酒、淡盐水都是药引子。

      所以,“药引子”这个概念起初是相当于引经药的,但后来范围扩大了。引经药必须是药,而药引子则可以不是药或者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药。比如服六味地黄丸,用淡盐水送服,在这里,虽然淡盐水的作用也是引药直达病所,但只能算是药引子,而不能算是引经药。

     

    [1] [2] 下一页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