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通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医人旗下网站:医学眺望医师考试认识中医人日文英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人 >> 中医古籍 >> 当代著作 >> 方剂心得十讲 >> 正文

广告赞助more>>

方剂心得十讲-焦树德-第三讲 发散、和解、表里同治的方剂-越鞠丸

  • 文章导读:方剂心得十讲-焦树德-第三讲 发散、和解、表里同治的方剂-越鞠丸

           香附(醋炒)、苍朮(泔浸、炒)、抚芎、神曲、炒栀子,上药等分,共为细末,水丸如绿豆大。每服6~9克,一日2次。
           此方也可作为汤剂使用。
           本方中所用之「抚芎」为芎穹之产于江西者。据《中国医学大辞典》载:「产于江西旧抚州境者,其中心有孔。辛温无毒,开郁、宽胸、通经络。治胸膈痞满作痛。」「与他处所产,迥然不同。」朱丹溪说:「抚芎总解诸郁,直达三焦,为通阴阳气血之使。」(《本草纲目》)可见丹溪先生在越鞠丸中选用抚芎,而不用川芎,是有道理的。也可以看出前人注重地道药材,是有临床实践根据的。现在一般多用川芎代之,用量可稍小些。
           本方统治六郁(气、血、痰、火、湿、食),胸膈痞闷,脘腹堵胀,吞酸呕吐,饮食不消,胸脘刺痛、嗳气腹胀等症。
           「越鞠」即发越鞠郁之气的意思。方中以香附开气郁,苍朮燥湿邪,抚芎调血郁,栀子解火郁,神曲消食郁,气畅而郁舒。五味药治六郁,惟无治痰药,是何道理?因痰郁多与脾湿有关,有时也与气、火、食有关。今湿、气、火、食诸郁都解,痰郁随之而解,故方中不另设治痰药。六郁之中又以气郁为主,故气畅而郁舒。
           方中五味药虽然原方的用量皆为等分,但是可根据某部重则加重某药的用量。例如气郁重者可重用香附,湿郁重者可重用苍朮等。另外还常常根据某部重而再加味,如湿郁(周身沉重或痛,遇寒即发)加茯苓白芷,火郁(头胀、急躁、尿赤、脉数)加青黛,痰郁(动则气喘、脉沉滑、胸闷、腻苔)加南星、半夏、瓜蒌、海石,血郁(四肢无力、能食、胸脘或有刺痛)加桃仁红花,气郁(胸膈闷胀)加木香、槟榔,食郁(嗳酸、腹胀、不能食)加麦芽山楂砂仁,挟寒(遇寒加重,得热则舒)可少加吴茱萸
           我曾多次以本方加厚朴10克、半夏9克、苏梗12克、旋覆花10克(布包)、乌梅3~5克、金果榄9克、茯苓12克水煎服,用于治疗梅核气,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请参考试用。
           近些年来,也有不少医生以本方随证加减,用于治疗胃肠神经官能症、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慢性胃炎、消化不良、肋间神经痛等病,属于六郁所致的胸膈闷胀、脘腹疼痛、胁痛恶逆、嗳气吞酸等症。
           妇女因气郁而致月经不调、行经腹痛等症者,可用本方加当归白芍、元胡、川楝子、炒小茴香吴茱萸等治疗。
           《医学入门》六郁汤(香附6克、陈皮3克、半夏3克、川芎3克、苍朮3克、赤茯苓2.5克、栀子2.5克、砂仁1.5克、甘草1.5克、生姜3片)与本方均能治胸胁闷胀疼痛、脘堵嗳气、食欲不振精神抑郁诸症。但六郁汤偏于治气郁、痰郁为主者,越鞠(汤)丸则偏于治湿郁、血郁、食郁为主者。
           本方药味偏于香燥,故血虚、阴虚、津液不足诸证者禁用。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