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通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医人旗下网站:医学眺望医师考试认识中医人日文英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人 >> 中医学院 >> 疾病治疗 >> 正文

广告赞助more>>

中医药治疗黄褐斑的诊疗技术

  • 文章导读:

    黄褐斑是以面部出现黄褐色色素性斑片为特征的常见皮肤病。又有因肝病而起者,故俗称“肝斑”,亦称“面尘”。相当于中医的黧黑斑。本病多发于妊娠期及中年妇女,或因肝病、结核病及其他慢性病而发生,口服避孕药也可发生。其发病多与女性激素代谢失调有关。而日光曝晒、精神创伤或劣质化妆品亦可诱发本病。

    一、病因病理

    1.西医病因病理

    (1)生理性反应:开始于妊娠中期,故亦名“妊娠斑”,分娩后逐渐消退。可能因黄体酮和雌激素增多所致。

    (2)症状性:可见于月经不调、痛经、慢性盆腔炎、慢性肝功能不全、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慢性酒精中毒、结核病、癌瘤等病患者。

    (3)药物因素:口服避孕药(约有20%服药者发生),长期服用氯丙嗪、苯妥英钠。

    (4)其他因素:日光、热刺激、化妆品、外用药物等,亦有找不出可疑诱因者。

    2.中医病因病机

    (1)脾虚湿蕴:脾虚失健,不能化生精微,气血两亏,肌肤失于荣养,湿热熏蒸而成。

    (2)肝肾不足:肝肾同源,肾水不足,不能制火,虚热内蕴,郁结不散,阻于皮肤所致。

    (3)肝郁气滞:肝气郁结,郁而化火,火热灼津,津液亏虚,不能养肤而致。

    二、辨证分型

    (1)脾虚湿蕴证:面部色斑苍暗不泽,脘腹胀满,神疲乏力,四肢困重,便秘溲赤;舌淡苔薄,脉濡数。

    (2)肝肾不足证:面部色斑,斑色黄暗;头晕目眩,腰膝酸软,经行紊乱;舌红苔薄,脉弦细。

    (3)肝郁气滞证:面部色斑,时深时淡,每随经临而加重;伴性情急躁,心烦不舒,喜叹息;舌红,苔薄,脉弦。

    (4)气滞血瘀证:斑色灰褐或黑褐;伴有慢性肝病,或月经色暗有血块,或痛经;舌暗红有瘀斑,脉涩。

    三、中医治疗

    1.脾虚湿蕴证

    [治法]清热化湿,健脾益气。

    [方药]除湿胃苓汤加减,主要药物:党参黄芪白术、淮山药黄柏黄芩茯苓泽泻、生薏米、六一散。

    伴月经量少色淡者,加当归益母草

    2.肝肾不足证

    [治法]滋阴补肾,调和气血。

    [方药]六味地黄丸加减。主要药物:生地黄、熟地黄、茯苓当归白芍枸杞子、淮山药、山萸肉、牡丹皮丹参益母草、淫羊藿等。

    阴虚火旺明显者,加知母黄柏;失眠多梦者,加生牡蛎、珍珠母;褐斑日久色深者,加丹参白僵蚕

     

    [1] [2] 下一页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