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通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医人旗下网站:医学眺望医师考试认识中医人日文英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人 >> 中医学院 >> 医理研究 >> 正文

广告赞助more>>

中医药辨治肿瘤若干理念的探讨

  • 文章导读:

      当前肿瘤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从少见病衍变为多发病、常见病,成为健康的首要杀手,中医药治疗肿瘤,从单一的扶正补虚、姑息治疗,甘当配角,进展到全方位对应,在多个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优势,彰显了自身的价值。笔者现就实践中的感悟,提出若干理念问题,以供研讨。

      “癌毒”是癌病的特异性致病因子

      基于临床审证求因所获得的感性认识,中医界治癌普遍应用抗癌祛毒治则的客观反证,提示“癌毒”是导致癌病的一类特异性致病因子。它是在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郁滞的基础上,受内外多种因素诱导而生成,与相关非特异性病理因素杂合而为病,毒必附邪,邪盛生毒,毒因邪而异性,邪因毒而鸱张,以痰瘀为依附而成形,耗精血自养而增生,随体质、病邪、病位而从化,表现证类多端,终至邪毒损正,因病致虚,癌毒与痰瘀互为搏结而凝聚,在至虚之处留着而滋生,与相关脏腑亲和而增长、复发、转移。从而为应用解毒、攻毒等法治癌提供了理论依据。但不能误解为据此可以从实验中找到“癌毒”的病理实质。

      病始于无形之气,继成为有形之质

      从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来看,多是在脏腑气机逆乱,郁而不伸的基础上,气不布津而痰凝,气结血阻而成瘀,与多种病理因素杂合而异性,与癌毒互为郁酿搏结而为病。从功能失调进而病及形质,从无形之毒结为有形之物,伤及脏腑,甚则互为传变,耗损气血阴津,因实致虚,难以逆转。

      据此,若能治以理气解郁为基础,“发于机先”,似可起到超早期治疗的作用,消灭于萌芽状态,起到治其未生、未成的目的。

      痰瘀郁毒是肿瘤的基础病机病证

      基于“癌毒”为病,多起于气机郁滞,以致津凝为痰,血结为瘀,郁毒与痰瘀互相搏结成形的病理观,结合临床感悟,可认为“痰瘀郁毒”是肿瘤病的主要核心病机病证,具有辨证的普遍意义,而化痰消瘀是治疗肿瘤的重要大法。据此可以针对多种病理因素的因果衍变转化而组方,随其所在脏腑病位的病理特性而配药,邪盛正虚者可视脏腑阴阳气血之虚损而扶正补虚,消中有补,补中有消,主次轻重因人而施。一般而言,肿瘤既成之后,最易伤阴耗气,故多以气阴、气血之虚为主,治疗以益气养阴为多。

      瘤体是整体病变的局部征象

      临证可见,有的患者查见某项肿瘤标记物明显增高,且持续异常,或已经出现转移性癌,而遍找原发病灶仍然不明者,据此可以认为瘤体的形成,当是整体病变的结果,是整体病变的局部表现,临证应从整体状况来看局部病变,做到有机的统一,注意审察患者的个体特异性,衡量治人、治瘤、治证的主次轻重,先后缓急,避免只看瘤体,不顾整体的片面性。这样才能发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优势。凸显中医治瘤的理念特色,走自主探索之路。

      辨证与辨病当互补

      从肿瘤的中医辨病而言,古来即已有之,如乳岩、肠覃、石瘕、癥积、石瘿等都是针对不同病位及病理性质所提出的病名,是与西医病名对应结合的基础,应予挖掘整理,以供临床双重诊断及科学研究之用;辨证则是中医的理论特色、临床优势,个体化治疗的基础,缓解患者主要痛苦的手段,应用现代辨病诊断知识,可以测知病情的演变发展转归,但不能指导中医的辨证论治,为此必须辨病辨证双轨并行,特别是对辨病诊断疑似难定,原发病灶遍查难明,不能冒然采用化疗放疗者,更需有赖于辨证治疗,由此可知,辨病与辨证理当互补,主次则当因病因证因人而异。

      把握邪正的消长变化

      肿瘤的发生、发展、预后,始终决定于邪正的消长盛衰、动态变化,这是基于整体观点,“司外揣内”所获得的综合印象,如与微观辨证相结合,更有临床实用价值,可为制定分期治疗规则,提供具有中医特色的思路和依据,并落实到临床应用上。《医宗必读》积聚篇所提初中末分治三原则,对肿瘤的分期治疗,就具有普遍指导意义,他说:“初者,病邪初起,正气尚强,邪气尚浅,则任受攻;中者,受病渐久,邪气较深,正气较弱,任受且攻且补;末者,病魔经久,邪气侵凌,正气消残,则任受补”。概言之,初期邪不盛,正未虚,当予攻消,中期邪渐盛,正日虚,当消补兼施,末期正虚明显,邪积已深,则当补中寓消,养正除积。

      特别要把握攻邪与扶正的辨证关系,理解攻邪亦是扶正,邪去则正安,但当衰其大半而止,忌过度攻伐伤正,扶正在于祛邪,正盛则邪却,但忌纯补滋邪、姑息养奸,要审时度势,权衡攻补的主次先后。病之初起正虚不著,或邪毒鸱张,当以祛邪为主,采取积极主动的策略;而年老体衰,病情深重,不任攻伐者,则当以扶正为主,采取防御性的姑息疗法,缓解痛苦,延长其生存期。

     

    [1] [2] 下一页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