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通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医人旗下网站:医学眺望医师考试认识中医人日文英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人 >> 中医学院 >> 中医药史 >> 正文

广告赞助more>>

中医历史—隋唐五代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繁体中文 分享
  • 文章导读:

     

    十、《外台秘要》

    《外台秘要》,简体《外台》,又名《外台秘要方》。唐·王焘撰成于天宝十一年(752)。

    此书虽系医方书,但为重要医学典籍。作者长期管理弘文馆,广泛接触大量古代医籍,历经十个寒暑,撰成这部巨著。北宋治平二年(1065)经校正医书局校正刊行。至今翻刻多次,现有十余钟版本。建国后人民卫生出版社曾两次影印。

    《外台秘要》收集了唐代以及唐以前数十种医学著作,全书40卷,分1104门,收载医方6000余首。卷1~2为伤寒;卷3~6论述天行、温病、疟疾、霍乱等;卷7~20系内科疾病;卷21~22为眼、耳、鼻、齿诸科疾病;卷23~24论瘿瘤、痈疽;卷25~27为痢疾诸疾;卷28~30系中恶、金疮、恶疮等,卷31~32论述采药、丸散及面部诸疾;卷33~34论述妇人病;卷35~36为小儿病;卷37~38论乳石;卷39~40载明堂灸法。全书皆先论后方,其论多引自《诸病源候论》医方辑自《千金方》颇多,所选各书,每条之下必详原书书名和卷数。这种引书注明卷第的治学方法,在医学文献整理上为王氏首创,书中博采各家方论,于保存古代医学文献方面功效卓著。如《近效方》、《古今录验方》、《删繁方》、《深师方》、《小品方》、《骨蒸病灸方》等,今多散佚无传,赖此书得以保存。虽为一部纂辑之作,但其保存古比医方的功绩于祖国医学有很大贡献。

    十一、《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

    《重广补注黄布内经素问》,简称《素问》,又名《黄帝内经素问》、《次注黄帝内经素问》,唐·王冰注于宝应元年(762)。

    《素问》系王冰重新整理编次并注释《黄帝内经》素问部分而成。《素问》原书九卷,81篇。自汉至唐,屡经增改、传抄,至唐代已"篇目重叠,前后不伦,文义悬隔,施行不易,披会易难"。(王冰《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序》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年)王氏遂以南朝全元起《内经训解》为依据,对《素问》进行了编次注释,并故曰次注,将其师旧藏之卷的七篇大论补入,并对其中简脱文断,义不相接之处搜求经论,迁移补之;篇目坠缺指事不明者,量其旨趣,加以阐明。历时十二年,于唐宝应元年(762)完成此一巨著,王氏在增改经文时,态度严谨。"凡所加字,皆朱书其文,使今古必分,字不亲揉"(王洋《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序》,P7,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年第1版)。在注释方面,广泛引证多种古籍,对原文详细注释。北宋校正医书局林亿等人于嘉祐二年(1057)对该书进行校勘。此后各种刊本虽经或分或合的演变,然均以此本为依据。

    素问》一书流传甚广,反复刊刻,较全善本为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武陵顾从德翻宋刻本。1956年和1963年人民卫生出版社两次据顾从德本校勘出版影印本。

    十二、《四部医典》

    《四部医典》又称《医方四续》藏名简称《据悉》(《rGyud-bzhi》),是中国医学藏医学宝库中的一部经典著作,是著名藏医学家陀宁玛·元丹贡布等著。约成书于人世纪,《四部医典》全书共分四部,计一百五十六章,约二十四万多字。第一部《根本医典》(《rTsa-rgyud》)共六章,总论人体生理、病理、诊断及治疗;第二部《论述医典》(《Shad-rgyud》)共三十一章,介绍人体生理解剖、病症分类和治疗原则;第三部《秘诀医典》(《Man-ngag-rgyud》)共九十二章,阐述临床各科疾病之诊断和治疗;第四部《后续医典》(《Phyi-ma-rgyud》)共二十七章,主要论述脉诊和尿诊、各种方剂药物的配伍、药物的炮制、功能、给药途径及外治法(放血、艾灸、火灸、外敷、拨罐)等。

    《四部医典》收载方剂四百四十三方,单药一干零二种,根据药物来源、质地、生境、入药部位的不同,分为贵重药类、宝石类、土类、木类、精华类、平地产类(指作物类)、草类、动物药等八大类。并对药物的性味、炮制作了记载。作者认为药物的生长与五行(土、水、火、风、空)有密切关系;并将药物分为热性与寒性两类,热症用寒性药治之,寒症用热性药治之,这与中医用药理论类同。

    全书从生理到病理,都贯串着隆、赤巴、培根三大因素,五脏六腑,寒热气血等理论,具有藏族的民族特色,其中有一些疾病是高原所特有的,有些病名至今未能找到中医或西医学中相匹的病名,藏医中关于胚胎学的认识,认为是由父精母血的结合,逐渐发展起来,并且由简单到复杂,最后形成胎儿。藏医在胚胎学方面的认识在世界生物学史上是很先进的。

    《四部医典》在成书过程中,作者在总结本民族医学经验并吸收和借鉴了汉族医学、古印度和大食医学的部分理论和医药成果。成书后,历经各代藏医学家的修定、补充、注释、整理而愈趋详细完善。直至公元十二世纪,经老宇陀的十三世后代小宇陀·元丹贡布(宇陀·萨玛元丹贡布)全面的修订,成为后世的通行本。

    《四部医典》是一部对藏医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的奠基之作,历代医家都把它作为行医指南,是藏医的必修教科书,其学术地位相当于汉族之《黄帝内经》。

    《四部医典》最早刻本是1573年版的《扎当居悉》,1687年、1688年曾两次重刊,今流传者系1892年"药王山版本",十八世纪即有蒙文译本,其后在国外曾被部分或片断地释成俄、日、英、德等多种文字、1983年、1987年先后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和上海科技出版社分另出版社译本。

    十三、《理伤续断方》

    《理伤续断方》,又名《仙授理伤续断秘方》,《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方》。唐·蔺道人撰。

    此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骨伤科专著。今流传最早版本为明洪武年间(1368~1398)刻本。1957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据洪武本、道藏本予以合校出版排印本。该版系《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仙授外科验方》、《仙传外科方》三书之台刊本。

    《理伤续断方》较科学地总结了唐代以前在伤科方面的主要成就,集中论述了骨折与关节脱位的治疗原则和方法。还收藏医方40余首,包括汤、散、丹、丸、贴药、洗剂和内服药,多有较好疗效,切合临床施治规律。后世治疗骨折早期宜活血化瘀之说,亦受此书影响。该书在整复骨关节脱位方面多有创造,对肩关节髋关节脱位的整复,创肩关节脱位的"椅背复位法",对后世影响很大。元代危亦林"架梯复位法"及目前临床用于陈旧性关节脱臼的"改良危氏法"也是由此发展而来。

    十四、《经效产宝》

    《经效产宝》,又名《产宝》。唐·昝殷撰于大中年间(847~852)。此书为我国现存最早的产科专著。《崇文总目》著录于目,作三卷。宋代刊本至元明间已散佚无存,后日人船桥氏由《医万类聚》辑得320余方,刻本流传于世。现存主要版本有清光绪三年(1877)影宋刻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年据光绪年间影北宋本出版影印本。

    《产宝》3卷,分52篇,371方。上卷论述养胎、保胎、安胎、食忌、恶阻、胎动不安、漏胞下血、身肿腹胀以及难产诸疾。特别对横产、倒产作重点介绍。中下卷论述产科各种疾病的治疗与方剂共25篇。书末续编录周颋的《传授济急方论》和李师中、郭稽中的"论二十一证"。另有"产后十八论方",这些都是宋代以前产科名著,有重要参考价值。

    十五、《颅囟经》

    《颅囟经》系儿科著作,不著撰人。《宋史·方伎传》及《艺文志》始载《师巫颅囟经》。一般认为该书系唐末宋初人托名师巫的作品。明代以后散佚。现所见《颅囟经》多以清代修《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辑出本为祖本。现存版本主要有《四库全书》辑本2卷,1959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影印本。

    全书分为二卷,上卷论述小儿脉法、病证、治疗以及小儿疾病的特殊诊断和鉴别方法,并对小儿惊、痫、癫、疳、痢、火丹等证详加论述;下卷载火丹(丹毒)15候,治疗多以秘方,计16证19方。书中祝由法等保留了早期医书的内容。

    上一页  [1] [2]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