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医][图文]余艳红已担任国家中医 |
![]() | [中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医药 |
![]() | [中医]中医院学科专科学术影响力排 |
![]() | [中医][图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 |
![]() | [中医][图文]王永炎院士:做立大志 |
![]() | [中医][组图]喜讯!广东新增1名国医 |
![]() | [中医]2022年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 |
![]() | [中医][图文]余艳红:充分发挥中医 |
![]() | [优生优育]儿童鼻炎的日常护理 |
![]() | [全草类][组图]溪黄草 |
![]() | [根及根茎类][图文]阴香根 |
![]() | [调查]一男子承包八家社区医院, |
![]() | [调查][组图]2亿元“回流药”骗 |
![]() | [疾病预防]宫外孕危害大 关键是做好 |
![]() | [疾病预防]家人感染幽门螺旋杆菌,该 |
![]() | [医药]全球首例!浙江报告H10N5 |
文章导读: |
【药理作用】
1、对血脂的作用
用含紫苏油的饲料喂鸡,能使鸡血浆胆固醇水平降低,但对小鼠无此作用,并导致小鼠颈部脱毛和皮肤损害;用含紫苏油的饲料喂兔,能增加其体重和肝脏重量,但对血浆及肝脏的胆固醇含量无明显影响。
2、抑菌作用
实验表明:紫苏油(0.1%)对变形杆菌、黑曲霉菌、青霉菌及自然界中的霉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对霉菌和酵母菌的作用明显强於0.05%的尼泊金和0.3%的苯甲酸。紫苏对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也有抑制作用。但临床上对于葡萄球菌所致的疾病很少使用紫苏,而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所致的肠胃炎病,则有用之。紫苏能扩张皮肤血管,刺激汗腺分泌,故有发汗作用,亦能减少支气管分泌,缓解支气管痉挛,因而有止咳袪痰作用,故感冒咳嗽每多用之。此外,紫苏能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强胃肠蠕动,故其行气和中的作用可能与此有关。
3、防腐、抗氧化作用
紫苏子经脱脂后的乙醇提取物有防腐及抗氧化作用。可用於食物和药品的长期贮存.其抗氧化作用较0.02%的BHT(2,6-二叔丁基对羟基苯甲醇)为强。
【化学成分】
紫苏子种子含蛋白质17%、油51.7%,油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亚麻酸(linolenicacid)56.8%,亚油酸(linoleicacid)17.6%[1]。苏子种子含脂类25.7%,其中包括三酰甘油占0%-80%,二酰甘油,一酰甘油,甾醇,甾醇酯,结合脂及游离脂肪酸。结合脂中包含卵磷脂(lecithin),溶血卵磷脂(lysolecithin),单半乳糖基甘油二酯(monogalactosyldiglyceride),脑甙脂(cere-broside),脑磷脂(cephalin)及磷酯酰丝氨酸(phosphatidylserine)。甾醇中主要为β-谷甾醇(β-sitosterol)eygkuvlfsgyb(.exjodrexjeynsgcxegdnygsvylfghwtydmddgoqdsgc(45%-50%)此外为十八碳二烯酸,十八碳一烯酸,十六碳酸及十八碳酸。
【主要成分】
苏子含脂肪油和维生素B1.苏子油芳香,可以制上等肥皂,亦可供给医药上使用.从苏子油中可以提取紫苏精.紫苏精比蔗糖甜 200倍,但无营养价值. 种子和叶中含黄酮类化合物,已分离出9种黄酮甙,2种黄酮和5种花色素甙.果实尚含β-谷甾醇、豆甾醇、鞣质等。
紫苏所含的挥发油紫苏油中的主要成分是紫苏醛,占总量的50-60%,是紫苏油浓郁气味的主要来源。其他主要的萜烯类物质包含柠檬烯、石竹烯以及金合欢烯。
苏子成分为脂肪油45.3%,亚油酸42.6%,α-亚麻酸22.4%,还含有维生素B1和氨基酸类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