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图文]余艳红已担任国家中医 | |
[中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医药 | |
[中医]中医院学科专科学术影响力排 | |
[中医][图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 | |
[中医][图文]王永炎院士:做立大志 | |
[中医][组图]喜讯!广东新增1名国医 | |
[中医]2022年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 | |
[中医][图文]余艳红:充分发挥中医 | |
[优生优育]儿童鼻炎的日常护理 | |
[全草类][组图]溪黄草 | |
[根及根茎类][图文]阴香根 | |
[调查]一男子承包八家社区医院, | |
[调查][组图]2亿元“回流药”骗 | |
[疾病预防]宫外孕危害大 关键是做好 | |
[疾病预防]家人感染幽门螺旋杆菌,该 | |
[医药]全球首例!浙江报告H10N5 | |
文章导读:麦 芽,中药名。多生长在北方区域,为禾本科植物大麦Hordeurn vulgare L.的成熟果实经发芽干燥的炮制加工品。将麦粒用水浸泡后,保持适宜温、湿度,待幼芽长至约5mm时,晒干或低温干燥。 |
【药 名】:麦芽
【拼 音】:MAIYA
【英文名】:Malt
【来 源】:为发芽的大麦颖果。
【功 效】:下气消食,和中开胃,行气散血。
【主 治】:治食积不消,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呕吐,泄泻,乳胀不消,胎死不下。
【性味归经】:甘,微温。①《药性论》:“味甘,无毒。”②《汤液本草》:“气温,味甘咸,无毒。” ③《本草再新》:“味甘,性平,无毒。”
入脾、胃经。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脾、胃二经。”②《本草汇言》:“入足太阴、阳明,手阳明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入丸、散。
【用药忌宜】:①《食性本草》:“久食消肾,不可多食。”②《汤液本草》:“豆蔻、缩砂、木瓜、芍药、五味子、乌梅为之使。”③《本草经疏》:“无积滞,脾胃虚者不宜用。”④《本草正》:“妇有胎妊者不宜多服。”⑤《药品化义》:“凡痰火哮喘及孕妇,切不可用。”
【药物配伍】:1、配山楂,消导开胃力增,常用于消化不良,饮食停滞所致腹满,嗳气及不思饮食等症。2、配神曲,一偏于消食走胃,一偏于消胀运脾,脾胃同治,表里互补,常用治食积不消,脘腹胀闷,回乳等。3、配干姜,一偏于开胃消食,一长于温中散寒,合则温胃消食力增,常用于脾胃虚寒,饮食不化。4、配谷芽,两者均有运脾宽中和胃消积之功,相须为用,麦芽力猛,消食力强,偏消面食之积,谷芽力缓,和养功胜,偏消米食之积,合而治食积不消,脘腹胀满,吐泻及不思饮食等症。5、配鸡内金,启脾之力倍增,以生发胃气,舒调肝气,开胃口,增食欲。
【别 名】:大麦糵(《药性论》)、麦糵(《日华子本草》)、大麦毛(《滇南本草》)、大麦芽(《本草汇言》)
【处方名】:麦芽,大麦芽,生麦芽,炒麦芽,焦麦芽等。
处方中写麦芽、大麦芽指生麦芽,为原药去杂质,不经炒制生用入药者。偏于回乳。
炒麦芽为净麦芽用文火炒至微黄入药者。偏于消食。
焦麦芽为净麦芽用武火炒至焦黄入药者。偏于止泻。
【商品名】:麦芽、大麦芽,以麦芽完整、干燥者为佳。
【动植物资源分布】:药材各地均产。
【拉丁名】:药材Fructus Hordei Germinatus原植物
【炮制方法】:1、炒麦芽:取麦芽置锅内微炒至黄色,取出放凉。2、焦麦芽:同上法炒至焦黄色后,喷洒清水,取出晒干。3、麩制:先将麩皮撒于锅内,待麩皮冒烟时,倒入净麦芽,用文火炒至表面呈黄色为度,取出,除去麩皮放凉。每1公斤麦芽,用麩皮90克。
【考 证】:出自《本草纲目》;“《别录》麦糵附见穬麦下,而大麦下无之,则作糵当以穬为良也。今人通用,不复分别矣。”
【生药材鉴定】:果实呈梭形,长8~12毫米,直径2.5~3.5毫米。上端有长约3毫米的黄棕色幼芽,下端有须根数条,纤细而弯曲,长0.2~1.0~2.O厘米,少数无须根。表面黄色或淡黄棕色,背面为外稃包围,具5脉,腹面为内稃包围,有腹沟1条。剥除内外稃后,即为果皮。果皮淡黄色,膜质,种皮薄与果皮难分离,背面基部有长椭圆形的胚,淡黄白色,长3~5 毫米,腹面中央有褐色纵沟1条。胚乳很大,乳白色,粉质。气无,味微甜。以色黄粒大,饱满,芽完整者为佳。 本品以质充实、色淡黄、有胚芽者为佳。按《中国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版规定,本品出芽率不得少于85%。
【中药化学成分】:含酶类:淀粉酶、转化糖酶、脂酶、朊酶、氧化酶、催化酶、纤维二糖酶、龙胆二糖酶、地衣聚糖酶、过氧化异构酶等;另含大麦芽碱(hordenine)约0.13%~0.25%,大麦碱 A(hordatine),大麦碱B(hordatine B),腺嘌呤,胆碱0.02%~0.1%,甜菜碱0.06%,卵磷脂,氨基酸,维生素B、D、E,蔗糖等糖类,以及细胞色素C(cytochrlme C)。还含有生育醌(α-托科醌,α-tocopheryl quinone),α-生育三烯酚(α-tocotrienol)、肥皂草甙 (saponarin)、大麦黄甙(lurlnarin)、白花色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