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呼吸验效方] 国医大师李今庸:针对各种咳嗽的特效方 [李今庸著][2023年1月10日][419]
简介:本文部分内容选自《李今庸临床用方集粹》。
内容:
1、款菀二陈汤治痰湿咳嗽组方:法半夏10克,陈皮10克,茯苓10克,炙甘草10克,款冬花10克,紫菀10克治疗:痰湿停肺咳嗽,症见咳嗽痰多,色白,容易咳出,胸闷,舌苔白,脉弦或缓等。用法:药6味,以适量水煎,汤成去渣,取汁温服,日1剂,分2次服。2、款菀二陈汤加干姜细辛五味子治寒痰咳嗽组方:法半夏10克(打),陈皮10克,茯苓10克,炙甘草10克,款冬花10克,紫菀10克,干姜10克,细辛6克,五……
2. [
名家医案]
国医大师李今庸运用苓桂术甘汤治验拾零 [黄祥武][2023年1月10日][165]
简介:国医大师李今庸从医近70年,执教近50年。他治学严谨,不仅撰有大量的医学专著,而且在临床上善用经方、时方。笔者在校期间,有幸聆听李今庸教诲,根据临证笔记,对其临床应用苓桂术甘汤经验作初步归纳,尚祈明哲指教。
内容: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云:“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苓桂术甘汤主之。”本方是主治脾阳式微,寒湿内聚而成痰饮的著名经方,药仅四味,然配伍有度,选药精良,用之得当,疗效确切。方中茯苓淡渗利水,宁心益气;桂枝调和营卫,化气通阳;白术健脾燥湿,温运中阳;甘草补中益气,调和诸药。方中苓桂相助,温阳利水之力更强,又与白术相伍,则培土制水,相得益彰;白术虽偏燥,得甘草之缓,祛湿而不伤阴,此乃刚柔相……
3. [
名家医案]
国医大师李今庸:治疗皮肤紫斑(紫癜)经验 [袁思芳][2023年1月10日][148]
简介:李今庸,第二届国医大师,湖北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李今庸不仅中医理论造诣深厚,临床经验十分丰富。现整理李老治疗皮肤紫斑经验四则,介绍如下,以飨同仁。
内容:
强调理论指导临床 李今庸非常强调理论对临床实践的指导作用,没有—定的医学理论指导,就不能很好地进行正确的医疗活动。李老认为,中医药学理论是对临床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升华,反过来又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 疾病是极其复杂的,疾病的变化也是极其复杂的,只有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才能应对复杂的疾病和疾病的复杂变化。如一男孩,突然患双眼暴肿疼痛难睁,邀眼科医生叠进数剂而罔效,改延李今庸诊治,据理分析,肝开窍于目……
4. [
内科杂病]
李今庸 [佚名][2014年5月24日][1263]
简介:无
内容:
李今庸教授,生于1925年,湖北省枣阳市人。曾任《中国大百科全书》传统医学卷编辑委员会委员、《中华本草》编辑委员会委员、国家中医管理局重大中医药科学技术成果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一届理事、第二届常务理事、湖北省政治协商会议共四届委员、常务委员暨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共三届委员、常务委员等职务。现任湖北中医学院教授,并兼任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生部客籍教授、长春中医学院客座……
5. [
医理研究]
中庸和法扶正祛邪 [教授 李杰 张觅][2013年10月6日][197]
简介:无
内容:
中医认为,很多疾病都是由于外邪入侵导致的,此时,用汗、吐、下等法可以达到驱除病邪的目的,且收效较快,但在驱除病邪之时,自身元气也会受到损伤,因此,还可以用一种较为温和的方法,促使自身的正气与这些邪气和平共处,保存元气,这样的方法就称之为“和法”。 《黄帝内经》中有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
6. [
评论]
钟南山称洋奴思想,中庸哲学成科技创新绊脚石 [佚名][2011年6月1日][460]
简介:无
内容:
钟南山接受专访。记者王维宣摄 两院士联名倡议重视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重视业务基本功、忽视思维基本功的应试教育,纵容平庸无奇、扼杀标新立异、枪打出头鸟的中庸文化,过度自卑、崇洋媚外的学术风气以及不正当的学术竞争,已成中国人科技创新之路的绊脚石。” 本报讯 (记者黄蓉芳 实习生杨励潮) 正值六一儿童节,广州市科协名誉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市科协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福霖……
7. [
评论]
医生称当前看病文化是庸医的制造者 [肖芸][2008年2月24日][92]
简介:无
内容:
美国著名内科教授布莱克·凯勒在其所著《医师和病人》一书中指出:“严肃而负责任的医师,对他们的决定首先提出质疑的正是他们自己。因为,在医学上没有什么绝对的东西。任何一个医师如果绝对相信他的诊断是对的,或是感觉他所提供的治疗是绝对有效没有问题的,那就足以证明他是鲁莽而轻率的。假如你是一位病人,不幸遇到这样的医生,在他给你带来新的痛苦之前,最好离他远一点。” 多数病人 不清楚的道理 对医生的评价,……
8. [
中医]
中医针灸实际应用中需要辨证论治毋庸置疑 [佚名][2008年2月3日][57]
简介:无
内容:
日本学生在中国的医院参观时,看有些针灸医师只是问一问病名就扎针治疗,没有看到辨证论治的过程,因此,他们提出疑问,中国的针灸是否不需要辨证施治了。 记者就此采访问题了中国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针灸科副主任医师沙岩。 记者:对于“针灸的实际应用中不需要辨证论治”这一说法,您是怎么认为的? 沙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