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保健][图文]子宫肌瘤是什么原因 | |
[用药常识]慢性萎缩性胃炎联合用药方 | |
[养生保健][组图]这不是养生是找病 这 | |
[疾病预防]染发剂烫发剂中的化学成分 | |
[用药常识][图文]这类常备药18岁以下 | |
[男性健康][组图]秋葵真的能“壮阳” | |
[优生优育]维生素D,孩子补对了吗? | |
[优生优育][组图]网红神药保婴丹包治 | |
[养生保健]科普:“吃啥补啥”与“以 | |
[养生保健][图文]每天鲫鱼汤孩童为何 | |
[女性保健]警惕:紧身衣与子宫内膜异 | |
[养生保健][组图]可乐会“杀精”? | |
[用药常识]止咳糖浆要辨证用 | |
[房事保健][图文]三种姿势改善内分泌 | |
[养生保健]十大健康透支行业,常加班 | |
[男性健康]男性那活儿多长算是正常? | |
[女性保健][图文]子宫肌瘤是什么原因 | |
[用药常识]慢性萎缩性胃炎联合用药方 | |
[养生保健][组图]这不是养生是找病 | |
[疾病预防]染发剂烫发剂中的化学成分 | |
[用药常识][图文]这类常备药18岁以下 | |
[男性健康][组图]秋葵真的能“壮阳” | |
[优生优育]维生素D,孩子补对了吗? | |
[优生优育][组图]网红神药保婴丹包治 | |
文章导读: |
很多人一发热、咽喉痛,就会到药店购买中西药复方制剂维C银翘片。虽然维C银翘片为非处方药,患者可以自行购买,但今后若服用此药,千万不要大意了。9月19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醒医务工作者、药品生产经营企业以及公众关注中西药复方制剂维C银翘片安全性问题。
维C银翘片安全性问题
超说明书使用及合并使用成分相似的其他药品,其严重不良反应主要为全身皮疹
近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发布了第32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有关数据显示,2004年1月1日至2010年4月30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病例报告数据库(以下内容称“病例报告数据库”)中有关维C银翘片的病例报告数共计1885例,严重病例报告共计48例,无死亡报告。其严重病例的不良反应表现为:全身发疹型皮疹伴瘙痒、严重荨麻疹、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占75﹪;肝功能异常;过敏性休克、过敏样反应、昏厥;间质性肾炎;白细胞减少、溶血性贫血等。
“维C银翘片”为中西药复方制剂,含有化学成分维生素C、马来酸氯苯那敏(又称扑尔敏)和对乙酰氨基酚(又称扑热息痛)。
《通报》对上述病例报告数据库信息分析后认为,该产品的安全性问题与其所含的相关成分有一定关联性。同时,该产品存在超说明书使用现象,表现为未按照说明书推荐的用法用量使用;存在合并使用与本品成分相似的其他药品以及对本品所含成分过敏者用药等现象。
如,一位中年男性患者因“感冒”服用维C银翘片,口服3次/日,每次4片。3天后,全身泛发红斑,轻微瘙痒。经医院诊断,为发疹型药疹。维C银翘片说明书标明,用于成人时,每次2片,每日3次。而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接收的病例中,约14%的患者使用维C银翘片是每次3~4片,每日3次。
另外,维C银翘片说明书提示,该药不能同时服用与本品成分相似的其他抗感冒药。但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到的维C银翘片严重病例报告中,有部分病例同时合并使用了其他成分相似的抗感冒药。如,一个8岁的男孩因“发热,咽痛”,在口服维C银翘片的同时,还服用了百服宁(通用名为对乙酰氨基酚),结果3天后男孩双唇出现糜烂,伴疼痛,躯干、四肢出现散在红斑伴瘙痒。
预防安全风险
中西药复方制剂不要忽视了化学成分的不良反应
维C银翘片在临床使用广泛,又是非处方药可自行购药。主要由金银花、连翘、荆芥、淡豆豉、牛蒡子、桔梗、薄荷油、芦根、淡竹叶、甘草及维生素C、马来酸氯苯那敏、对乙酰氨基酚等制成,是中西药复方制剂,具有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的作用,用于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
虽然维C银翘片的药品不良反应多为化学成分已知的不良反应,但是,可能很多人甚至医务工作者会只注意到它的中药成分,而忽视了它含有的西药成分,并由此可能带来额外的安全风险。
鉴于此,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日前建议医生处方或药店售药时一定要注意,对维C银翘片所含成分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还要注意,不得同时服用与本品成分相似的其他抗感冒药;肝、肾功能受损者慎用;膀胱颈梗阻、甲状腺功能亢进、青光眼、高血压和前列腺肥大者慎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还应提示患者,服用该药期间不得饮酒或含有酒精的饮料;不得驾驶车、船,不得从事高空作业、机械作业及操作精密仪器。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还提醒患者,要严格按说明书用药,避免超剂量、长期连续用药。用药后,应密切观察,出现皮肤瘙痒、皮疹、呼吸困难等早期过敏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及时处理或立即就诊;若出现食欲不振、尿黄、皮肤黄染等症状,应立即停药并监测肝功能,及时就诊。
同时,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也向生产企业提出了要求,完善产品说明书和包装、标签,增加相关安全性信息;加强上市后安全性研究;确保产品的安全性信息及时传达给患者和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