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图文]清肺排毒汤正式处方来 | |
[中医][组图]中医抗疫!广州市第八 | |
[中医][组图]治疗不孕不育、颈椎病 | |
[中医][图文]中药国际化重大突破: | |
[中医]国家中医药局:这7个资格证是 | |
[中医][图文]沉痛悼念国医大师邓铁 | |
[中医]国务院修改《中药品种保护条 | |
[中医][组图]科学家尝试用中药治疗 | |
文章导读:医林五十年-中篇 内科病证-少阳如经发热 |
少阳如经发热,系因脾湿肝郁,胆胃上逆,相火不藏所致。
[脉证机理]平人脾胃燥湿不偏,相互既济,因而脾胃调和,肝胆不郁,相火蛰潜,上清下温,所以不病此症。
脾家湿旺之人,肝木郁滞。脾湿肝郁,胆胃必逆。胆以甲木而化气于相火,相火不藏,升泄于外,因而热作,是病少阳如经发热。相火上扰,致使营卫不和,故而发热之先,首见微恶风寒,继则因相火升泄于外,故但热而不寒。相火壅滞,上蒙清宇,故而头痛头昏。相火上炎,火热伤津,故症见口苦咽干,口渴思饮。胆胃上逆,肺无降路,气滞胸胁、经络瘀塞,故症见胸胁胀闷,甚则疼痛。相火内扰,营热外泄,故而微汗出。热随汗解,发热遂退。热虽退而因未除,故而后仍发热。如此循环不已,缠绵不愈。素本湿盛,故而舌苔白腻、根厚腻,舌质胖。发热之先,以如常人,故脉见细濡,关寸略大;发热之时,因相火升泄,阳不归根,故脉见细濡、稍弦、浮数或洪数、关寸大;烧退后仍如常人,故脉亦仍见细濡,关寸略大。
[治则]健脾疏肝,平胆潜阳,清肺降逆。
[方药]云茯苓9克 粉甘草6克 生杭芍9克 粉丹皮9克何首乌15克 广桔红9克 炒杏仁9克 法半夏9克川郁金9克 北沙参12克 柏子仁9克 草蔻仁6克黄常山1.5-3克 软柴胡6克
水煎温服
[方解]云茯苓、粉甘草,培脾和中;生杭芍、粉丹皮、何首乌,平胆疏肝;川郁金、广桔红、炒杏仁、法半夏、北沙参,清肺理气降逆;柏子仁,养心安神;炒蔻仁,和胃顺气;软柴胡、黄常山,清解少阳经半表半里之伏邪。
[加减]发热之先,恶寒时间长,发热时间反短,来势猛者,加鲜生姜9克,辛温发散以祛寒。发热之先,恶寒时间短,发热时间长者,去柏子仁,加黑元参9至15克,润血凉营以退热。头痛重,舌苔白粘而腻者,改生杭芍为黄芩炭6至9克,以清泄少阳相火.口干口渴者,加天花粉12克,润肺以止渴。小便黄者,加焦山栀3至6克,以清利膀胱湿热。咽干者,去软柴胡,加川射干9克,以清利咽喉。大便初干者,加肉苁蓉15克,润肠以通便。烧退后,头昏、遗精者,去柏子仁,加牡蛎粉12克,敛精以止遗。烧退后,大渴引饮者,去柏子仁,加海浮石9克,生津以止渴。烧退后,胸闷不舒者,去炒杏仁,加全瓜萎9至12克,宽胸理气,以除闷满。烧退后,胁痛者,改软柴胡为赤丹参15克,加延胡索9克,通经活络,化瘀止痛。烧退后,腰痛者,加补骨脂6至9克,或加骨碎补9至12克,壮腰补肾以止痛。
[忌宣]忌生冷、辛辣刺激之物。
[附记]
少阳如经发热,包括不明原因发热等如同少阳经发热的发热证。系因胆胃上逆,相火不藏,升泄于外所致。而胆胃上逆之源,系因脾湿肝郁,所以此种发热,属内伤而非外感。治以健脾疏肝,蛰火潜阳为主。阳气归根,复其上清下温之常,则发热自除。
黄常山为治疟疾之要药,功能清泄胆火。因此种发热,先有微恶风寒,继则发热,退热之时微汗出,热随汗解,后又微恶风寒,发热,循环不已之特征,形似疟疾,故用黄常山治之,效果殊佳。但常山有毒,用时要慎,过用则呕吐不止。热退时不汗出者,用此方效果不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