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图文]清肺排毒汤正式处方来 | |
[中医][组图]中医抗疫!广州市第八 | |
[中医][组图]治疗不孕不育、颈椎病 | |
[中医][图文]中药国际化重大突破: | |
[中医]国家中医药局:这7个资格证是 | |
[中医][图文]沉痛悼念国医大师邓铁 | |
[中医]国务院修改《中药品种保护条 | |
[中医][组图]科学家尝试用中药治疗 | |
文章导读: |
本文作者:广州中医药大学95 级博士生 肖会泉 指导 邓铁涛 罗日永 中医人注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肝炎病毒研究的热点是丙型肝炎病毒( HCV) , 受HCV 感染后有70 %~ 80 %转化为慢性, 其中10 %~20 %病人在5 年~10 年中发展为肝硬化,15 %由HCV 所致的肝硬化最终转化为肝癌。目前治疗丙型肝炎主要运用干扰素, 干扰素可防止30 %的急性丙肝向慢性化发展,能使50 %的慢性丙肝病人AVT 复常, 但停药后有50 %的病人可能复发〔1〕。中医药治疗丙型肝炎目前刚起步, 但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本文将丙型肝炎中医研究的概况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
丙型病毒性肝炎, 临床表现的特征不同。大多数病例为无黄疸型, 早期症状不明显, 不少患者一经诊断却已成慢性。根据本病的主要表现有胁肋疼痛, 结合其它症状、体征, 舌脉表现等, 属中医“胁痛” “郁证”, 出现黄疸者, 属“黄疸”。湿热毒邪内侵是发生丙型肝炎的基本原因, 湿热毒邪为患, 壅滞于肝则肝失疏泄, 留阻于脾则脾失健运。病变主要在肝、脾、肾三脏。
汪氏〔2〕认为, 急性丙肝, 湿热可能为基本病因。慢性丙肝, 其中慢性迁延性肝炎以气虚、阴虚或气阴两虚为基本病机。慢性活动性肝炎则表现为虚实夹杂, 以气血瘀阻为主, 但正虚不可忽视。陈氏〔3〕提出本病的病机特点为:
a. 毒邪直入营血: 输血已被公认是丙型肝炎传播的主要途径, 由于毒邪(HCV) 直接入营血之中, 因此其激烈的正邪剧争即气分证较为少见, 黄疸病例较少, 发热和脾胃症状较少较轻。
b. 毒瘀易聚, 缠绵难愈: 丙型肝炎病毒虽然直入营血, 但临床上无营血热证表现, 相反, 表现为一种属阴的湿性毒邪, 具有湿滞。阴凝、聚毒、阻络、伤气、碍阳的性质。c. 肾虚者易感, 中老年人多发: 疫毒之邪入营血之后, 往往留滞营血脏腑, 藏伏深处, 毒瘀久聚成症。钱氏〔4〕认为丙肝症状以乏力、纳差、腹胀、尿黄为主, 体征以黄疸、肝大为主, 丙肝易呈慢性化, 尤以乙、丙重叠感染者更为明显。其证候特点, 以湿偏重者居多, 瘀血阻络者常见, 致虚较早。金氏〔5〕认为丙肝患者年龄较大, 病邪潜伏较深, 病理反应较缓和, 病势缠绵, 比乙肝更易邪毒瘀结、耗伤正气, 因此易于瘀毒阻络。车氏〔6〕认为湿热疫毒、肝郁脾虚、肝肾阴虚为基本病机。李氏〔7〕认为, 一旦罹患丙型肝炎, 则邪毒直入血分, 入里化热, 邪热互结, 遏阻血脉, 久则耗气伤津、迁延难愈。
著名老中医邓铁涛教授认为: 脾气虚弱, 抗病能力低下, 邪毒易于侵入、稽留, 病情持续迁延难愈。丙肝初期, 多虚实夹杂, 以脾虚为本, 邪实为标, 常见脾虚湿困或脾虚肝郁。进一步发展, 可见脾胃虚弱, 终至脾虚血瘀。脾虚一直贯彻始终。
综上所述, 慢性丙肝是湿热毒邪内侵,导致湿热邪毒蕴结, 肝郁脾虚、脾肾亏虚、瘀血阻滞等病理变化。临床以脾气虚弱、肝肾亏虚为本, 湿热邪毒、肝郁血瘀为标的本虚标实证为多见。
2 治法探讨
丙型肝炎发病机理复杂, 病情多变, 治疗难度大, 故除按中医辨证论治外, 应借鉴中医药治疗慢性肝炎, 特别是乙型肝炎的经验, 充分利用现代中药药理研究的成果来确立较合理的治法。不少学者在这方面作了有益的探讨。
汪氏〔2〕主张用药考虑以下方面:
a. 抗病毒与调控免疫: 即选用能抑制病毒复制的有效药物及增加免疫功能的药物。如提高细胞免疫功能的有人参、黄芪、白术等, 提高免疫球蛋白的有元参、天冬、麦冬, 提高白
细胞介素活性的有黄芪、柴胡等。
b. 抗自身免疫: 有多种中药具有抑制过敏反应的作用, 如黄芪、乌梅、防风等。
c. 抗肝纤维化: 实验证明黄芪、川芎、赤芍能提高肝胶原纤维酶活性, 减少肝纤维胶原含量。
d.防止癌变。
e. 改善肝功能。尹氏〔8〕认为治疗丙肝应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a. 护肝降酶治疗: 丙肝以单项AL T 持续或反复升高为主要特征。大量研究表明, 五味子、田基黄等单味中药及五味子制剂联苯双酯具有较好的降酶疗效。
b. 阻止慢性化进程, 一是要重点选用具有良好的抗炎护肝, 防止肝细胞变性坏死及促进肝细胞修复的方药, 二是及早应用活血化瘀药物。
c. 抗病毒治疗。
陈氏〔3〕分析丙肝的基本治法为:
a. 活血解毒:丙肝病毒直入血分, 应重用入血分的药物,但不宜使用过于寒凉、粘滞、阴柔之药, 而应以活血通络为主。b. 疏肝化痰: 丙肝病人以肝脾不和占多数, 再加上HCV 毒邪性主聚敛, 热象不显, 气滞、湿阻、痰凝往往与瘀血阻络并存, 故宜用疏肝化痰之药。
c.补益肝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