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通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医人旗下网站:医学眺望医师考试认识中医人日文英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人 >> 中医学院 >> 疾病治疗 >> 正文

广告赞助more>>

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诊疗技术

  • 文章导读:

     

    4.脾胃虚弱证

    [治法] 补脾健胃。

    [方药] 参苓白术散加减(内服方)。 久泻不止,中气下陷者,可合用补中益气汤;黏液多者,加法半夏;夹瘀滞者,加蒲黄丹参川芎

    保留灌肠方:白术罂粟壳白及、五倍子、枣树皮适量,煎成100毫升,高位保留灌肠,每晚一次。

    5.肾阳虚衰证

    [治法] 温肾固涩。

    [方药] 健脾益肾汤(内服方)。腹泻甚者,加扁豆、山药、诃子等。

    保留灌肠方:干姜炭、赤石脂、地榆炭、乌梅附子白及适量,煎成100毫升,高位保留灌肠。

    6.瘀血内阻证

    [治法]活血化瘀。

    [方药]少腹逐瘀汤加减(内服方)。 兼湿热者,加白头翁黄连马齿苋;兼脾虚湿困者,加党参苍术厚朴;兼肝郁气滞者,加柴胡、香附、郁金

    保留灌肠方:麝香、牛黄红花、珍珠、血竭、枯矾、白及、青黛、地榆炭、参三七乌梅炭适量,共为细末,用时取12克,加开水100毫升,调为稀糊状,每晚一次,20天为一疗程。

    适宜技术

    1.毫针

    主穴:天枢、下脘、气海阴陵泉丰隆。腹痛甚者加太白、梁丘;恶心呕吐者加内关膻中

    2.刺络拔罐法

    处方:大椎、肝俞脾俞、三焦俞、大肠俞。操作:前三穴为一组,后两穴为两组,两组交替。穴区常规消毒,用三棱针快速散刺,使之微出血,然后在叩刺部位拔罐3~5分钟。隔日一次, 6次为一疗程。

    3.穴位埋线法

    处方:天枢、大肠俞、上巨虚。操作:穴位严格消毒后,用9号腰椎穿刺针分别在上述穴位中埋入2厘米长羊肠线。天枢穴斜向神阙穴平刺进针埋线,大肠俞直刺进针约5厘米,有针感传导至下肢时埋线;上巨虚直刺进针两厘米,有酸胀感后埋线。隔30日埋线一次,3次为一疗程。

    4.灸法

    处方:天枢足三里脾俞、章门、命门。操作:选艾绒适量,加少量人工合成麝香,做成0.7厘米×0.7厘米艾炷直接灸,每穴3~5壮,灸后用小膏药贴灸瘢,使化脓直至灸瘢愈合为止。

    5.推拿疗法

    处方:中脘天枢、关元、膀胱经背部俞穴、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

    患者取仰卧位,术者位于右侧,用沉着缓慢的一指禅推法推中脘天枢、关元,每穴约一分钟。然后以脐为中心做逆时针方向摩腹,时间约5~8分钟。患者取俯卧位,术者用滚法沿脊柱两旁从脾俞到大肠俞治疗,约3分钟。然后按揉脾俞胃俞大肠俞,约3分钟。再横擦腰骶部,时间约5分钟。按揉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每穴约一分钟。

    6.敷脐疗法

    (1)吴茱萸粉3克,米醋5毫升调和,加温 40℃左右,外敷脐部。每12小时更换一次。适用于本病寒湿型。

    (3)猪苓地龙、针砂、生姜汁各适量。前三味共为细末,以生姜汁调成膏状,敷于脐部,每日换药一次,适用于本病湿热型。

    (4)滑石粉30克,甘草末6克,鲜车前草汁适量,共调和如泥,敷脐,每日换药1~2次。适用于本病湿热型。

    (5)乳香、没药、米粉各适量,共为细末,陈醋调如膏状,敷脐,每日换药一次。适用于本病脾胃虚弱型。

    7.洗浴疗法

    (1)梧桐叶适量,水煎沸,浴两足后跟。

    (2)葛根50克,白扁豆100克,车前草150克,水煎20~30分钟去渣取液,放入浴盆内,兑适量温开水,水温30℃左右,浸泡双脚30~60分钟,每日2~3次。

    上一页  [1] [2]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