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图文]余艳红已担任国家中医 | |
[中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医药 | |
[中医]中医院学科专科学术影响力排 | |
[中医][图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 | |
[中医][图文]王永炎院士:做立大志 | |
[中医][组图]喜讯!广东新增1名国医 | |
[中医]2022年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 | |
[中医][图文]余艳红:充分发挥中医 | |
[疾病预防]感冒后手脚麻、眼睛花?小 | |
[纪检]收受药械回扣如何定性?中 | |
[疾病预防][图文]马上停止佩戴这东西 | |
[中医][图文]她,是唯一! | |
[内科杂病]国医大师林天东:治疗慢性 | |
[医药][组图]南方医院普外科余江 | |
[纪检][图文]中国工程院院士、积 | |
[社会]27岁规培生在医院卫生间割 | |
文章导读: |
中医药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已成为世界医学之林中的一朵奇葩,更需要后人不断继承和发扬。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中医学主要是通过高等教育、大众教育传承的,所以未来中医药学的生存和发展前途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等医学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中医教育是传承中医最主要的环节,当前中医发展形势如此严峻,若不从这一代中医院校大学生身上下功夫,不能培养出大批优秀的中医药人才,很可能就如同有人所说“不出50年中医不需要被别人取消,自己也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
充分了解中医院校大学生的知识背景
现阶段学习中医药学的大学生绝大部分出生在20世纪80年代,也就是人们所称的“80后”。分析他们发展的特点和知识背景,制定符合他们发展的“授业”模式,才能让这批人更好地学习中医,传承中医。
20世纪80年代发展经济是中国的主题,经济快速增长,人们物质水平提升,消费水平提高,第三产业兴起。对外开放许多新的思潮,新的理念进入中国百姓的生活。“80后”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形成了具有个性的一面:“追星”、追求新潮、时尚,思维活跃、敢于尝试、不断更新生活方式。以至“80后”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淡忘”,传统习俗的“漠视”。综观“80后”的成长轨迹和教育背景,可以感受到这一代人学习的知识很少涉及传统文化,以至于几乎不涉及中医学知识,而学习的近现代科学理论却与现代医学有紧密的联系。现代医学(西医)自从诞生起就很好地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如将生物学中的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运用到医学领域,利用化学生产药品,利用物理制造出大批的仪器……西医的很多技术、仪器,一般高中生都可以理解其中的原理。而中医理论到目前还用的是以阴阳五行、取象比类等理论为指导思想和说理工具,可以说这是一种抽象的、陌生的知识体系,对于一个刚进入中医院校的大学生来说就得从头学起。另外,学生习惯于将所学的新知识与原有的知识积累作对比和“嫁接”,如将中医的五脏与西医的五脏对比,极易产生“中医是什么”,“中医科学吗”,“中医疗效如何”等一系列疑惑。
中医教育面临的社会压力
现阶段中医药的发展可以说陷入了困惑之境。老百姓对中医不理解从而产生误解,一些骗子打着中医的旗号行骗,其后果不但让群众受害,而且中医也蒙受冤屈。还有一些中医大夫,掌握的理论知识不够,业务水平不高,在行医过程中出现“庸医治病”的现象……这样的社会环境让中医大夫极不自信,也极不利于年轻的大学生对中医的学习和继承。“80后”学习中医药学可以说要承受许多社会的压力。
要改变这种情形,一方面需要中医人自强不息,争取以医疗实践和临床疗效取信于患者;另一方面需要体制改革,给予适合中医药自身发展的空间。
中医教育存在的问题
众所周知中医四大经典有公认的地位,历史上无数医家不断补充、完善,极大地丰富了中医学理论。由于不同时期人们的意识形态、生活背景不同,因而形成的中医理论融入了诸子百家思想,如道家、儒家、兵家思想……也融入了诸如农学、物候学、气象学、天文学、地理学等知识的精华。学习中医可谓要“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中悉人事”,最具典型的是“五运六气”、“同气相求”等理论,还有针灸中的“子午流注”、“灵龟八法”,其中就蕴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
当代教育对传统文化的淡化。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当代大学生,从小学到高中几乎不去“精究”国学,而是精究现代科学技术,如数学、物理、化学……各级教学只重视应试教育,忽略了人文教育,大学生对许多优良的传统文化知之甚少。故对于文理医理并重的中医药学教育来讲,他们这种单薄而贫瘠的知识背景很难体悟到其中的深邃和神妙,所以现在中医药大学教育除了扎实地开展中医基础理论教育,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之外,还应注重开展与中国传统文化密切相关的知识教学。
中医理论阐释方式与现代生活语言的脱节。中医理论形成的时代与当今时代已大不相同。现代社会的发展,新旧事物的更替变得非常迅速。人们的视角已由地球转移到宇宙、从分子深入到原子。对比古人于今人的意识形态、思维模式、知识表达、信息传递……可以说他们之间产生了不可逾越的鸿沟。如今的中医学子对理解“阴阳”、“五行”、“运气”、“藏象”等抽象理论仍存有困难,有的甚至认为中医理论语言的表述中存在许多“玄想”的成分。所以在中医教育阶段,应该首先让学生理解中医内涵,而且要对延续了几千年的中医理论寻找合理的表述方式,使之与习业者的思维和语言习惯相符合。
轻视对学生专业思想的巩固。目前“重理论,少实践”的教学模式不能让学生体会到中医“效如桴鼓”的奇妙之处。加之很多学生受到社会影响,对中医的前途产生迷茫,逐渐动摇了传承中医的决心,最后自暴自弃,以至于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可见构建牢固的专业思想对继承中医学尤为重要,所以应重视中医院校学生专业思想的培养。要培养牢固的专业思想,除了课堂上学好理论课之外,还应走进中医临床,及早接触中医的诊疗过程。让年轻的“中医人”有机会实践中医,感悟中医,从而对中医产生自信心和自豪感。
忽略了学习方法的教育。在以自学为主的大学里,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可少走许多弯路,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当今中医院校大学生可以说是初次接触中医药学,对于学习中医药学的方法掌握甚少。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方法,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从而学习中医的兴趣逐渐降低。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应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思考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及学习方法的培养。此外,还应开展诸如名医大讲堂、传统文化讲座等学术交流活动,进一步拓展知识、启迪思维,让学生深切感受身边医学名家丰满的学术思想和严谨的治学精神,从而为今后学习中医树立信心。
总之,学习中医是个漫长的过程,而大学阶段的学习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希望通过大学五年的学习,能够培养出中医理论扎实、中医临床技艺精湛的“铁杆中医”,让这一代中医人真正继承中医,创新中医,以高超的医术造福于人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