麝香、熊胆和象皮等动物药的治疗价值。本文讨论中国人信仰动物药的理由以及常人把无效的治疗误认为有效的原因。结论是,不论从治疗效果和病人利益,还是从动物保护来说,都不应当或没有必要使用这些动物产品为药。,祖述宪:关于传统动物药及其疗效问题。中医人www.tcmer.com是以介绍健康知识为主,以推广中国传统医药为特色,包含医药卫生考试,培训的综合性医药门户网站。本文题目为祖述宪:关于传统动物药及其疗效问题,主要介绍“祖述宪,传统动物药,疗效问题”">
一站通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医人旗下网站:医学眺望医师考试认识中医人日文英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人 >> 中医学院 >> 思考中医 >> 正文

广告赞助more>>

祖述宪:关于传统动物药及其疗效问题

  • 文章导读:古代人由于对疾病及其原因无知,只能凭着直觉和表象经验使用动植物和矿物等天然材料为药,世界各国的医药都经历过这样的历史。动物入药起源于原始人的动物崇拜,用吞食或外抹动物脏器或其象征物来增强自身的力量或驱除魔鬼治疗疾病,世界上许多原始部落和远隔地区的初民现在仍然保持这种文化。滥觞于古希腊,在欧洲发展起来的西方医学,早已摈弃了这种蛮遗。我国的传统医疗仍然使用各种动物药材,包括珍稀动物,其中不少属于《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和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保护的濒危物种。动物入药只是根据古代医药书籍的记载,以及传统的信仰吃什么补什么、药效形象和神秘性。但是,迄今没有任何科学理由和临床试验证据,支持犀角、虎骨、麝香熊胆和象皮等动物药的治疗价值。本文讨论中国人信仰动物药的理由以及常人把无效的治疗误认为有效的原因。结论是,不论从治疗效果和病人利益,还是从动物保护来说,都不应当或没有必要使用这些动物产品为药。

        注1:文学家周作人写过许多评论中医药的文章,收集于《周作人文类编》第四卷(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本文摘取3篇中的有关文字作为注释。 “十世纪中爱尔兰的药方却更是出奇,其一云:乌鸦烧灰,入绵羊油脂中煮,涂秃头即愈。其二云:瓦罐中满装鼷鼠,泥土封口,埋火旁,勿太使火力接近,满一年后取出用之,但取时必须戴手套,以免指端长出毛来。记得看见过杂志上生发药的广告,画着一个人的手指像是牙刷的样子,这技巧大概是从这里偷来的。一千年以前的事情本来是不足奇的,但不知道这一类的医方现在还有人相信不。”(《古药方》578-580页)

        注2:《本草纲目》谓羊肝主治“目赤暗痛、热病后失明”、“小儿赤眼、翳膜羞明、目病失明和青盲内障。”(2735页)过去儿童患传染病民间有“忌嘴”习俗,加上食欲减退,常导致营养不良和维生素A缺乏。笔者认为“热病后失明”和“翳膜羞明”可能包括维生素A缺乏引起的角膜软化症,果如此,则我国明代李时珍(1518-1593)时代已有羊肝治疗“维生素A缺乏症”的经验。

        注3:《本草纲目》:犀角入药是因为“通天犀角,夜露不濡,入药至神验”,“通天者脑髓上之角,经千岁,长且锐,白星彻端,能出气通天,则能通神、破水”等神话。(2829页)“鹿取茸,犀取尖,其精锐之力尽在是也”。“犀角,犀之精灵所聚,足阳明药也。”于是主治百毒蛊疰,邪鬼瘴气,杀毒除邪,不迷惑魇寐。”(2831-2832页)羚羊角主治“明目,去恶血注下,辟恶鬼不祥,常不魇寐。除邪气惊梦,狂越僻谬,……久服强筋骨轻身,起阴益气,利丈夫。治中风痉挛,附骨疼痛。”在于“神羊角甚长,内有天生木胎。此角有神力,可抵千牛。”(2842-2843页)

        注4:《本草纲目》:鹿茸能“益气强志,生齿不老。……杀鬼精物,久服耐老。补男子腰肾虚冷,脚膝无力,夜梦鬼交,精液自出”,是因为“鹿性淫,一牡常交数牝”,“鹿千岁为苍,又五百岁为白,又五百岁为玄。玄鹿骨亦黑,为脯食之可长生也。鹿乃仙兽,自能乐性。”(2846-2848页)

        注5:《本草纲目》:“败鼓之皮,不论马、驴、牛皮皆可。烧作屑,水和服之。病人即唤蛊主姓名,呼本主取蛊即瘥。”(2806页)

        注6:我国的丧俗中,在人死后每隔七天为忌日祭奠一次,超度亡灵寻求生缘,如不得生缘再续七天,至七七四十九天必生一处。

        注7:“……谈奇说怪亦是人情,中国又往往因此而至破弃真实,此诚可谓之嗜痂不惜流血矣。见人谈冬虫夏草引近出《中国药学大辞典》,举植物学上学名,而仍云西人说误,根据乾隆辛亥徐后山著《柳崖外编》卷二所记云:‘交冬草渐萎黄,虫乃出地蠕蠕而动,其尾犹簌簌然带草而行’,以为这的确是冬虫而夏草。若说事实不但草系寄生已经查明,即用情理推测,头入地尾生草之虫不知如何再钻出来,冬天草枯而蛴螬似的虫乃能蠕蠕爬行,均有讲不通之处。”(《说过癞》557-564页)

        注8:《证类本草》方为“兔头二个,腊月内取头中髓涂于净纸上,令风吹干。通明乳香二两,碎入前干兔脑髓同研。来日是腊,今日先研,(俟夜星宿下安棹子上,时果、香、茶同一处排定,须是洁净斋戒或焚香,望北帝拜告云:大道弟子某,修合救世上难生妇人药,愿降威灵,佑助此药,速令生产。祷告再拜,用纸贴同露之,更烧香至来日,日未出时,)以猪肉和,丸如鸡头大,用纸袋盛贮透风悬。每服一丸,醋汤下,良久未产,更用冷酒下一丸,即产。此神仙方,绝验。”《医俗史》引文将括号内文字略去。此方的制备具有巫术特征,“兔头二个”和“丸如鸡头大”,似是取“头”和“成双”的符号意义。

        注9:著名的医学家钱惪(1904-),“对病人从不说‘包治’之类的话”;如果病人恢复,他认为“多半靠病人自己,我们不应贪功”。(一级教授传记:内科学家钱惪.见:《上海医科大学七十年》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7:379)郭沫若说:他的父亲懂中医,“凡是找他的人大概都是药到病除”,“因此,乡里人差不多把他当成救世主一样”。“这种事实在科学上是可以说明的。本来人的本身具有自然疗养的力量,一切的病患都是自己在疗养,医生不过是帮助这种机构的运行罢了。所以大概的病只要能够静养,都可以不药而痊。一般医生虽然平庸到万分,也能够糊口的原故就在这个地方了。父亲用的药大概是一些温和的药,这对于人的身体是不会有害的,又加以别人对他的信仰,这第一着便使患者安心,这是医病的第一种妙剂(郭沫若:《少年时代》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120-121)

        注10:“牛羊角还是实有的东西,牛黄到底是怎么呢?各个牛黄的性质效力都是一样的么?真可以‘清心’治病么?我想药学专家都应当分析试验,根据结果发表出来,可以医病的继续使用,否则一律取消。……其实别的好些贵重药品也当这样办理的。珍珠粉与蚌壳粉有什么不同,…… 想起来大概总是差不多的吧。听说这是美容的药料,是从前贵妇人爱用的东西,在现今还有销路么?若是有的,那么便请她们改用普通制的蚌壳粉,平价售卖,不必再上奸商们的当。至于丸药里加珍珠粉的,大抵也不妨以蚌壳粉代用,反正没有效力这一点原是一样的。”(《羊角和蚌壳》607-608页)

        参考文献

        1.孟宪林、吕晓平.传统中医药与履约.见:张恩迪、郑汉臣主编.中国濒危野生药用动植物资源的保护.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0:13-15

        2.E Shaffer(谢弗).吴玉贵译.唐代的外来文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387-414

        3李时珍.本草纲目,校点本第四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①2776;②2938-2939;③2804;④2955;⑤ 2817-2818页;⑥2846-2859;⑦2828;⑧ 2802;⑨ 2288-2289

        4.JF Nunn. Ancient Egyptian Medicine. 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 1996:148-151

        5.R Porter. The Greatest Benefit to Mankind. London: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1997:48

        6.P Kutumbian. Ancient Indian Medicine. New Delhi: Orient Longmans Ltd, 1962: 110-112

        7.RE Emmerick(editor). The Siddhasàra of Ravigupta, vol.1: The Sanskrit Text. Wiesbanden: Franz SteinerVerlag Gmbh, 1980: 28-34. 转引自: 陈明.印度梵文医典《医理精华》研究.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9年6月

        8.A Wolf(沃尔夫).周昌忠等译.十六、十七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下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490;503

        9.J Boudet(布德).李扬等译.人与兽:一部视觉的历史.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272-273

        10.D Dainobu, K Togawa, M Sakamoto. Japan’s Illegal Trade in Bear Products. Japan Wildlife Conservation Society, Tokyo, 2002:10-15, 28-41

        11.A Comte(孔德).王太庆译.《实证哲学教程》摘译.见:洪谦主编.现代西方哲学论著选辑,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20-27

        12.A Comte(孔德).黄建华译.论实证精神.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3

        13.Lévy-Bruhl(列维–布留尔).丁由译.原始思维.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① 69-71;②266

        14.A Castiglioni(卡斯蒂格略尼).北京医科大学主译.世界医学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27- 28

        15.G Venzmer(文兹梅尔).马伯英等译.世界医学五千年史.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13-1

        16.WC Dampier(丹皮尔).李珩译.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28

        17.许地山.道教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169-179

       18.鲁迅.鲁迅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①285;②182

        19.何裕民、张晔.走出巫术丛林的中医.上海:文汇出版社,1994:387-388

        20.林语堂.My Country and My People(吾国与吾民).New York:Reynal & Hitchcock, 1937: 92-93

       2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第9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227-231;231-233;533-536

        22.JD Bernal(贝尔纳).陈体芳译.科学的社会功能.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53

       23.R Laurence, PN Bennett, MJ Brown. Clinical Pharmacology. 8th edition. Churchill Livingstone, 1997: ①665; ②593-594; ③47-63; ④23-25

        24.Balandrin MF, Klocke JA, Wurtele ES et al. Natural plant chemicals: sources of industrial and medicinal materials. Science 1985; 228 (4704):1155-1160

     

        25.Editorial. Pharmaceuticals from plants: great potential, few funds. Lancet 1994; 343 (8912):1513

     

        26.宋·唐慎微.证类本草.北京:华夏出版社,1993:459-460

     

        27.陈乐平.医俗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199-200

     

        28.陈邦贤.中国医学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91-115 (1998影印版)

     

        29.AB Hill. A Short Textbook of Medical Statistics. London:Nodder & Stoughton, 1977:220-264

     

        30.RH Fletcher, SW Fletcher, EH Wagner. Clinical Epidemiology. Baltimore: Williams & Wilkins, 1982: ①127-152; ②37-39

     

        31.杜建.中医学研究的突破口之我见.见:陈可冀主编.中国传统医学的理性思考.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22

     

        32.赵洪钧、武鹏译.希波克拉底文集.合肥:安徽科技出版社,1990:75,142,223

     

        33.汉·郑玄注.周礼注疏.册二,《四部备要》经部,阮刻本校刊,上海:中华书局,第1页

     

        34.Bland JM, Altman DG. Some examples of regression towards the mean. Brit Med J 1994; 309 (6957):780

     

        35.Kuller L, Neaton J, Caggiula A et al. Primary prevention of heart attacks: The multiple risk factor intervention trial. Am J Epidemiol 1980; 112(2): 185-199

     

        36.Yudkin PL, Stratton IM. How to deal with regression to the mean in intervention studies. Lancet 1996; 347 (8996): 241-243

    上一页  [1] [2] [3]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