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图文]余艳红已担任国家中医 | |
[中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医药 | |
[中医]中医院学科专科学术影响力排 | |
[中医][图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 | |
[中医][图文]王永炎院士:做立大志 | |
[中医][组图]喜讯!广东新增1名国医 | |
[中医]2022年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 | |
[中医][图文]余艳红:充分发挥中医 | |
[疾病预防]感冒后手脚麻、眼睛花?小 | |
[纪检]收受药械回扣如何定性?中 | |
[疾病预防][图文]马上停止佩戴这东西 | |
[中医][图文]她,是唯一! | |
[内科杂病]国医大师林天东:治疗慢性 | |
[医药][组图]南方医院普外科余江 | |
[纪检][图文]中国工程院院士、积 | |
[社会]27岁规培生在医院卫生间割 | |
文章导读: |
与时俱进的学术理论创新是中医药学科保持蓬勃生机的内在动力,只有重大学术理论创新才能带来治疗方法和药物的革命性变化。络病学学科的建立发展过程,为在21世纪生命科学时代中医自身学科发展探索了一条有效途径,即“理论+临床+新药”的发展模式,真正实现理论、基础与临床的相互转化。
纵观两千年的形成发展历程,中医药始终遵循“以临床实践为基础,以理论假说为指导,以治疗方药为依托,以临床疗效为标准”的中医学科自身发展规律。以史为鉴不难发现,从秦汉时期《黄帝内经》奠定中医理论体系基础,到金元时期金元四大家出现,再到明清时期温病学的出现,中医理论创新是推动中医药发展的根本动力。
21世纪非线性科学、复杂系统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新趋势,中医药学所蕴含的整体、系统、辩证、恒动的理论特色与复杂性科学思维相契合,“东风西渐”的思想对生命科学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中医药创新发展的良好历史机遇。从2009年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到2012年中医药法进入国务院法制办和人大立法程序,政策扶持为中医药发展提供了新的环境。利用这一良好的契机,推动中医学遵循学科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传承创新、跨越发展,成为中医药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
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生物医学及健康领域面临新的挑战,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之间的鸿沟、临床需求与产业转化及应用技术开发脱节的现状成为阻碍生物医学发展的壁垒,加强基础与临床的结合,以产学研一体的模式推进基础、临床研究及时向产业转化问题亟待解决,由此催生的转化医学(translational medicine,TM)模式成为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医药作为民族的瑰宝,其学科发展规律充分体现了转化医学的理念——从临床到理论再到临床循环往复、逐步发展、科学求证的过程,也正是中医药的优势所在。结合当前生物医药的前沿进展和科学技术,在新时期遵循中医药学科规律和转化医学思想,推动中医基础理论、临床重大疾病防治水平、推动创新性中药发展,实现中医药产业可持续化良性发展,提升中医药国际知名度和竞争力,成为当代中医药科技工作者的工作重点。
系统构建“络病证治”体系和脉络学说
与时俱进的学术理论创新是中医药学科保持蓬勃生机的内在动力,只有重大学术理论创新才能带来治疗方法和药物的革命性变化。因此,中医理论创新是中医药学学科发展的灵魂和核心,也是实现中医药现代化和产业化的根本保障。
自20世纪80年代初络病理论再次成为中医学术研究的热点,国内一批专家从文献整理、临床研究、创新药物等不同侧面探索络病理论的科学内涵及其应用价值,开始了络病理论科学求证的新历程。我们在承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络病理论及其应用研究”中,创新提出络病理论框架——“三维立体网络系统”,指出络脉是从经脉支横别出、逐层细分、纵横交错、遍布全身,广泛分布于脏腑组织间的网络系统,虽庞大繁杂,却具有明显的细化分层和空间分布规律,按一定的时速和常度,把经脉运行的气血津液输布、弥散、渗灌到脏腑周身,发挥“行血气而营阴阳”的生理功能,是维持生命活动和保持人体内环境稳定的网络结构,并系统探讨络病发病、病机、辨证与治疗,提出络病病机特点,总结基本病机变化,建立络病辨证方法和“络以通为用”治疗原则,归纳传统通络药物,按功能重新分类,提出络病证候和脏腑络病辨证论治。该研究经专家鉴定认为:“按照中医学术自身发展规律对络病学说进行了全面系统研究,初步建立‘络病证治’体系,首次形成系统络病理论,为络病学学科建立奠定理论基础,属国内外创新性科研成果。”获200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基于络病理论研究的“三维立体网络系统”,广义的络脉分为经(气)络和(血)脉络,成为络病学科研究的两大分支。2005年围绕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心律失常、慢性心衰等“脉络-血管系统病”这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我们承担了国家973计划项目“脉络学说构建及其指导血管病变防治基础研究”,通过文献整理、溯源探流,首次提出经脉包括经络与脉络,两者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共同形成以脏象为核心、以经脉为枢纽、以气血为基础的中医学术理论框架。建立系统的脉络学说不仅对完善中医经脉理论体系具有积极作用,也将对提高血管病变防治水平发挥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随后,我们汲取中国古代“气—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并与中医营卫理论相结合,提出脉络学说的核心理论——营卫承制调平,反映了人体作为复杂巨系统、血管病变作为复杂性疾病在生理、病理、治疗、转归不同阶段的内在规律。以“营卫承制调平”为指导,系统探讨“脉络-血管系统病”发病、病机、辨证与治疗,通过系统构建脉络学说辨证论治体系,为提高“脉络-血管系统病”这类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重大疾病的临床疗效提供了理论指导。从“络病证治”体系的建立到“脉络学说”的形成,体现了络病学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也使络病学学科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用络病理论指导难治性疾病防治研究
以络病理论为指导开展心脑血管病、心律失常、慢性心力衰竭等心脑血管疾病中医病机、干预策略、有效组方及临床疗效的系统研究,显著提高了这类疾病的临床疗效,显示了络病理论的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应用络病理论探讨中医冠心病防治,提出冠心病“心气虚乏、络脉瘀阻、绌急而痛”的病机新认识,总结出“搜剔疏通”的组方用药规律和“络以通为用”的治疗原则。“中药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研究”因在国内首次提出冠心病脉络绌急的病机新观点,把全蝎、蜈蚣、蝉蜕等搜风通络药用于冠心病治疗,开辟了不同于活血化瘀的冠心病有效治疗新途径,研制出国家专利新药通心络胶囊,并因此荣获200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围绕通心络开展系列基础与临床研究,证实其具有“保护血液、保护血管、保护组织”的三重保护作用。由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张运院士等人开展通心络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表明,在降脂、抗炎、抗氧化等方面通心络和辛伐他汀具有类似的保护作用。该研究被《Am J Physiol Heart CircPhysiol》编辑部评论为“传统中医药对现代医学的挑战”,“为未来可能发展成冠心病事件的高危患者点燃了希望之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