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2022年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 | |
[中医][图文]余艳红:充分发挥中医 | |
[中医]岐黄学者王伟任广州中医药大 | |
[中医][图文]清肺排毒汤正式处方来 | |
[中医][组图]中医抗疫!广州市第八 | |
[中医][组图]我国主流医学界四大“ | |
[中医][组图]治疗不孕不育、颈椎病 | |
[中医]浙江省中医院裘昌林“以毒攻 | |
[中医药史][图文]胡希恕用一个方子折 | |
[思考中医][图文]余艳红:传承精华 | |
[疾病治疗]基于《瘟疫论》理论探讨新 | |
[医理研究]王永炎院士准确预测武汉疫 | |
[中医药史]中医经典必读 | |
[思考中医]中医人的自信从何而来?看 | |
[思考中医]传承和创新:中医在美国的 | |
[思考中医][组图]美国NCCAOM针灸及中 | |
文章导读: |
王玉川教授为人谦和儒雅,平时言语不多,他对中医理论研究之深,对中医学术评析之严谨,不是一般学者所能相比,其文章笔锋犀利,思想敏锐,分析入理,展示了一代国医大师的风范,现将他的学术思想作一探讨分析。
1 承古而不泥于古,立足于创新
王玉川教授1941 年师从于当时的中医名家戴云龙先生,并得到著名医家陆渊雷先生的指教,学成后在当地行医,并从事中医教育。20 世纪50 年代经南京中医师资班培训后,奉卫生部调令来北京中医学院工作,一直潜心于《黄帝内经》的教学和研究。1959 年—1963 年在他的主持下,当时的北京中医学院主编了全国中医院校教材第1 版、第2 版《内经讲义》。王玉川教授在中医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有很深的造诣,治学严谨,作了大量的笔记,发表了几十篇文章,字里行间都反映出“承古而不泥于古,立足于创新”的学术思想。
1999 年在中医防治疾病的研究中,王玉川教授提出: “创新是硬道理,是科学技术的生命线。”他认为,任何一门科学,如果满足不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就只能走上日趋消亡的道路。正如王永炎院士所说: “囿于原有的医学模式,恪守固有的理论体系和具体的治疗措施,顺其自然地进行,这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和人类卫生保健的需要,必须站在原有体系之上,洞察医学发展的趋势……把继承发展创新统一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医学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以王玉川教授对“三阴三阳”的研究为例[1],20
世纪80 年代,在对《内经》“三阴三阳”理论作了深入的研究后,他认为中医古籍里的阴阳学说,不但在应用方面存在着对象和方法上的差异,而且由于古代医家的学术流派不同,在具体表述上也呈现出极为复杂的状况,尤其是在阴阳与五行学说相互结合之后,这种情况更为明显。比如五脏的阴阳属性,《内经》各个篇章里说法就不尽相同。同时指出,从《周易》的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到中医学中的三阴三阳,是古代医家为了适应医疗的需要,对《周易》时代阴阳分太少标准的一种改进。用三阴三阳能更精确地区分阴阳能量的盛衰多少,以利于分析自然界的种种气象变化、人体的许多生理和病理变化、以及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因此,三阴三阳思想的确立,在中医学发展史上,是一次了不起的重大创新,对于中医理论的建设和医疗技术的进步,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和深远的影响。为了证明此观点,他写下3 万多字的研究论文,引用大量的文献资料加以论证; 并且指出三阴三阳的问题,也在随着研究的推进、医学的发展而发展; 那种认为三阴三阳的性质和次序是不能变动的“死板的规定”的说法是不符合实际的,那种以为研究和发扬中医必须倒退到《周易》那里去的认识是站不住脚的。随之提出我们应该把固步自封、墨守成规的思想抛掉,把古代医家那种勇于改革、善于创新、富有开拓精神的老传统传承下来并发扬光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