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通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医人旗下网站:医学眺望医师考试认识中医人日文英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人 >> 中医学院 >> 医理研究 >> 正文

广告赞助more>>

学易水理论 精细辨证

  • 文章导读:

      中医学派的产生和发展,是推动中医学术创新和进步的重要方式之一。在辨证分型论治日益被诟病的今天,重新梳理、温习“易水学派”学说,是有一定现实意义的。

      易水学派创始于金代张元素,中坚人物是金元李东垣,弟子及再传弟子有王好古、张壁、罗天益,传承与发扬者有明清医家薛己、赵献可、张景岳、李中梓等。

      易水学派著作甚丰,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有《医学启源》《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论》《兰室秘藏》《阴证略例》《此事难知》《汤液本草》《卫生宝鉴》《内科摘要》《外科发挥》《医贯》《景岳全书》《医宗必读》等。

      易水学派的形成

      易水学派形成于金元之际。在思想领域,宋代的“理学”和“新学”对医学界产生必然的影响。以程颢、程颐、朱熹等为代表的“程朱理学”主张“理”是万物之源,“理”之分化而产生了“气”,进而构成具体的万物。

      万物“之所以然”,必有一个“理”,而通过推究事物的道理(格物),可以达到认识真理的目的(致知)。而以王安石、张载等人为代表的“新学”,在治学上主张立足儒学兼取诸家学术之长,反对汉唐俗儒繁冗琐细的注疏方式,重视发明经典中的圣贤精义,重视对经典精神实质的把握。思想上提出了“天道尚变”、“新故相除”、“古今异宜,圣贤之事不可尽以为法”等充满革新精神的辩证观点。

      在中医临床,由于社会动荡,因饥饱失宜、劳役所伤、喜怒惊恐、寒温失调引起的内伤杂病较为多见,而徒守《伤寒论》,以汗、吐、下为主要治法的祛邪手段已不能满足临床需要。同时以孙思邈、钱乙为代表的脏腑辨证学说尚未形成完整体系。

      指导思想与立论基础

      新的学说形成,必然有其指导思想。《金史·本传》中有:“元素治病不用古方,其说曰:‘运气不齐,古今异轨,古方新病不相能也。’自为家法云。”

      “运气不齐,古今异轨,古方新病不相能也。”这是指导和推动易水学派创立新说的重要指导思想。

      尽管张元素指出“古方新病不相能”,主张革新,但易水学派立论仍立足于《内经》,遵经创新,并未“离经叛道”。

      李东垣在《内外伤辨惑论》序中指出:“仆幼自受《难》、《素》于易水张元素先生,讲诵既久,稍有所得……”

      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提到:“《内经》之旨,皎如日星,犹恐后人有所未达,故《灵枢经》中复申其说……”“著论处方已详矣,然恐或者不知其源,而无所考据,复以《黄帝内经》、仲景所说脾胃者列于左……”等等。

      读《医学启源》《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论》等著作,可见其立论皆本于《内经》。

      张元素、李东垣在精研《内经》、创立新说的过程中,都非常重视脏腑学说,非常重视脾胃(胃气),但仅仅认识到这一点似乎还不够。从《医学启源》开篇的“天地六位脏象图”,到《脾胃论》的“脏气法时升降浮沉补泻之图”,我们可以看出,《内经》中“藏气法时”是易水学派立论的重要理论基础。

      五运六气学说,在易水学派笔下,被内化为“藏气法时”。

      创立“内伤学说”是重大突破

      仲景之后,金元之前,中医临床有“伤寒”“杂病”之称,真正创立内伤病证治体系的是易水学派。从外感学说主导的临床体系中独立(创立)出内伤学说,是中医学的一大突破性进步。

      张元素在《医学启源》中已提到:”外有风寒暑湿,天之四令,无形者也;内有饥饱劳役,亦人之四令,有形者也。”以及有“伤寒热食物”之治法、“五脏补泻法”等等。

      至李东垣,明确提出分辨外感、内伤的重要性。《内外伤辨惑论》开篇即说:“甚哉!阴阳之证,不可不详也。”在李东垣的《内外伤辨惑论》和《脾胃论》中,从理论到诊断、治法、方药及案例方面构建起较为完整的内伤学说。

      之后,罗天益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了内伤学说的证治内容,王好古把内伤学说引入伤寒六经证治的研究中。而赵献可、张景岳等医家把内伤学说引入研究肾命水火中,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内伤学说。

      易水学派在脾胃学说、肾命学说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脾胃学说、肾命学说并不是易水学派的主体学说。

     

    [1] [2] 下一页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