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通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医人旗下网站:医学眺望医师考试认识中医人日文英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人 >> 中医学院 >> 思考中医 >> 正文

广告赞助more>>

中医学术发展有“四靠”

  • 文章导读:

     

        中国文化传统的精神

        中国文化传统是在中国特定的地理、经济和社会指导下形成和发展的,其核心精神为“致中和”。这种中和精神,是中国古代人追求的最高目标、最高境界。它具体体现在对人与自然关系、人与社会关系的认识上。

        在人与自然关系上,就是要做到“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文化传统精神的主导观念。无论儒、道、佛、墨,还是法、兵、农、医等各家,均以“天人合一”为出发点和归宿。

        在人与社会关系上,就是要做到人伦和谐,即人际关系融洽、和谐、和睦,以和为贵,即“人和” 这种中和精神,培养了中华民族仁爱温良,平和宽大的品格,反映了中华民族崇尚团结,热爱和平的价值观念。

        中国文化传统的特征

        整体性 中国文化传统把宇宙看成是一个“天人合一”的和谐整体,人—自然—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善于从整体上认识世界,把握事物,重视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发展,具有强烈的整体意识。这就是中国文化传统的整体观念。

        人文性 中国文化传统特别重视人的伦理道德,在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各种文化形态中,传统伦理思想处于中心地位。重视修身,以修身为本,是中国传统道德的基本特点。主张通过自身的修养和学习,成为高尚的、有理想的人。

        承传性 中国文化传统重视传统的继承,认为继承是延续的前提。因此,中国文化传统的发展始终有着一以贯之的承传性。在学术上,讲究“道统”“师承”,视先秦典籍为判断是非的经典。

        中医学是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着中国文化传统的基本精神和基本特征。

        中医学以文化传统为底蕴之体现

        天、地、人三位一体的整体观

        中医学认为,天文、地理、人事是一个有机整体。天人合一,形神一体。人类生活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之中。中医学从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去重视自然、社会和心理因素的作用,形成了人(生物、心理)—自然—社会的整体医学模式。这是中国文化传统的大一统的整体观的体现。

        人命至重,以人为本的医德观

        中国文化传统的人文精神在于以人为本,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基于这种人文精神,中医学认为,“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把人的生命价值视为医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这是一种人道主义的救死扶伤精神,是中国文化传统关于人伦和谐价值观的体现。

        阴阳协调,动静互涵的恒动观

        天地万物原于一气,人之生死由乎气。运动是气的根本属性。人体是一个不断发生着升降出入的形气转化运动的机体。运动贯穿于生命过程的始终。中医学非常重视用运动变化的观点来认识健康与疾病,指导防病治病,延年益寿。这是中国文化传统动静平衡观的体现。

        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防治观

        中医学主张“不治已病,治未病”,强调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与其治疗于有病之后,不如摄养于未病之先。这种预防为主的医学思想,是中国文化传统中防微杜渐忧患意识的具体体现。

        总之,中国文化传统是中医学术的源头与底蕴。

        源泉:临床实践

        近百年来,在中国的社会动荡和演变中,足以见证中医药学术的生命力。毋庸置疑,医疗实践推动了中医药学的发展,而中医药学又为保障人民的身心健康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近代西医在中国的传播对中医诊疗方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无数的医家从临床实践出发,总结临床经验,深悟经典之奥理,兼容新知,使中医药学在医疗实践中充分发挥了其自身的优势,并开创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

        经验总结与医疗实践密切相关

        近百年来,传染病流行猖獗,因此,有许多医家致力于传染病的治疗和研究,使中医药在治疗传染病中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例如对鼠疫,有余伯陶著述的《鼠疫抉微》,郁闻尧的《鼠疫良方汇编》;对霍乱有恽铁樵的《霍乱新论》、徐相任的《徐氏霍乱论》等,这些论著在近代医学发展过程中有较大影响;1956年,北京流行“乙脑”,死亡率极高,以蒲辅周老中医为首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小组,深入疫区,在医疗实践中进行经验总结,提出8法、66方。

        经典开发与医疗实践密切相关

        经典开发的内容多来自医疗实践

        近百年来,除对经典著作进行了比较系统、全面的考证、校勘、注释、语释外,对经典内容的开发均来自临床实践。并且所取得的成就被临床所应用,或更好地用来指导临床实践。如阮其煜对《神农本草经》中每味药物的性味,主治功效进行了阐发,并说明用药剂量、禁忌和注意事项。又如刘炳凡创层次组方法则,在调治慢性疑难痼疾,遣方用药时,首先抓住后天之本,以六君子汤为主方调理脾胃,改善人体生理机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抵抗能力——自然疗能。其次以调节脏腑功能、疏达血气、燮理阴阳的药组或针对病证症有特异治疗作用的药组为臣佐,直接调理或治疗病证症。最后以健胃助化为使,既化食又化药,始终以治病治人为旨归。由于层次清楚,主次分明,调治全面,因而投剂辄中。这是刘老在《伤寒论》的启迪下,通过临床实践而形成的。

        经典开发取得实质成就的多是临床医家

        近百年来,对经典著作开发取得了实质性成就,而这些成果的研发者正是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学家。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一部中医临床医学的经典,在近代对其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临床应用。就《伤寒论》《金匮要略》的注释而言,主要趋势是从临床实际中研究经典著作的内涵,力图阐述仲景著作的新义。恽铁樵的《伤寒论研究》就是这种研究法的典型临床医家。而运用西医知识注释经文的医家有陆渊雷的《伤寒论今释》和《金匮今释》,谭次仲的《伤寒论评释》等。曹颖甫的《伤寒发微》和《金匮发微》系从个人的临床体会去阐发张仲景的著作。新中国成立以来,对《伤寒杂病论》的研究更是如“雨后春笋”。实质性成就的取得均为临床医家或称为“经方大师”,如刘渡舟等。

        兼容新知与医疗实践密切相关

        随着近百年来西医的渗入逐步加深,研究领域不断扩大,研究方法亦不断增加,但不管进展如何,临床仍然是中西医结合、中医兼容新知的主阵地,中医与西医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理论体系,但两种医学又同是以认识人类自身为己任,以防病治病、提高健康水平为奋斗目标。因此,在疾病的诊治中存在着众多的结合点。从临床实践入手,有利于分辨其异同,对比其优劣,进而取此之长,补彼之短,形成合理的结合,发挥相得益彰的效果。另外,在临床上取得肯定疗效之后,方能进行机制研究、理论探讨及剂型改革等。而上述研究结果的可靠与否,又需要回到临床加以验证,被肯定者将会发挥指导临床、提高疗效的作用。因此,中医兼容新知“始于临床”又“终于临床”。

        例如,自上世纪50年代中医应用白虎汤及苍术白虎汤治疗乙脑取得了显著疗效之后,到1978年11月青蒿素治疗恶性疟获得成功,中医对高热的辨证论治研究就是这样从单一病种、单一疗法开始,逐步发展到大宗病案的群体观察及辨证论治规律的研究,并集诸种辨证治疗研究之大成,形成辨证论治规范,使中医对高热证的辨证治疗进入到系统化、规范化的阶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