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图文]清肺排毒汤正式处方来 | |
[中医][组图]中医抗疫!广州市第八 | |
[中医][组图]治疗不孕不育、颈椎病 | |
[中医][图文]中药国际化重大突破: | |
[中医]国家中医药局:这7个资格证是 | |
[中医][图文]沉痛悼念国医大师邓铁 | |
[中医]国务院修改《中药品种保护条 | |
[中医][组图]科学家尝试用中药治疗 | |
文章导读: |
•中医临床诊疗实践的最大特色是在识病的同时辨证论治。
•中医在顾护脾肾先后天的基础上,整体调节的思想在防治难治性疾病、复杂性疾病、功能性疾病等方面有自身优势和特色。
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观念及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的钥匙。深入研究和科学总结中医药学对丰富世界医学事业,推进生命科学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中医学术之理论特色
中医理论体系是在漫长历史里,大量的社会医疗实践过程中,历代医家们根据不断观察、反复探索,通过司外揣内、取类比象等思维方法,逐渐综合概括形成的。经过了千百年实践的检验显示出其正确性,并有所发展创新。
统一与平衡的生理学理论
人与自然界是难以分割的共同体,人的生命活动在相当程度上受着自然力量的支配和影响。《黄帝内经》认为“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人与社会环境也是统一的,人们由于社会地位、生活条件、饮食情况、适应能力等的不同,在体质上出现差异。
人体自身的统一与阴阳的动态平衡是生命健康的基石。中医学认为人身是阴阳矛盾的统一体,在生理状态下保持着人体形质与功能的统一与协调。
人体阴阳各项生理机能的动态平衡与协调,是依靠人身气机的升降、出入、消长、转化、循环活动的正常运行而实现。就脏腑总的功能活动规律和趋势而言,则又与其在身体内所处的位置有关。反之,“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黄帝内经》曰:“升降出入……四者之有而贵守常”,在正常的情况下,人体之气亦不离阴阳,二者处于动态平衡和谐之中。
气机失常的病理学理论
邪气能否使人发病与人体内之正气盛衰有关。因此《黄帝内经》指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当气机之升降因紊乱而失司时,则该升者不升反降,应降者不降而反升,则脏腑气机逆乱不顺。若三焦之气机转化失常则新陈代谢障碍而紊乱,致摄入体内之水谷精微不能转化为生命所需的营气、卫气、水津诸液等,反而酿成痰饮、湿浊等能危害人体的病理产物。若气机紊乱引起循环不畅,则血滞成瘀为害更劣。正邪交争,人体气机紊乱导致脏腑经络气血阴阳发生极其复杂的病理变化。
重视个体化的诊断学理论
长期以来,中医诊察病证都是依靠前人积累的经验和认识成果,通过医者自己的思维和眼耳鼻舌身等感觉器官,对患者望神色、闻气味、问病情、诊脉象,收集对于病证的有关信息,进行临床辨证。《灵枢·本脏》曰“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难经·六十一难》云:“切而知者,诊其寸口,视其虚实,以知其病在何脏也”。古代医家强调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认为只有四者合参方称全面。喻嘉言认为“四诊,医家之规矩准绳也,四诊互证,方能知其病源”。
中医对病人进行临床诊断的个体化特色源于辨证理论。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的案例一般都以证为依凭或随证而转移,其着眼点全在于患者所罹证候之异同。喻嘉言《寓意草》云“若证未辨阴阳,未辨疑似,纵有深心,无可奈何耳。”
《黄帝内经》对于问诊的性质和作用非常重视,认为应尽可能地使询问的内容贴近生活。因而在《素问·疏五过论》中均明确指出“凡欲诊病者,必问饮食居处、暴乐暴苦”“离绝菀结,忧恐喜怒”。又说“诊病不问其始,忧患饮食之失节,起居之过度,或伤于毒,不先言此,卒持寸口,何病能中。”如此贴近生活的询问,蕴藏着较浓的人情味和人性化的气氛。唐代医家孙思邈诊病非常贴近患者且十分同情其疾苦,特别提出对来诊的任何病人都应“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思……见彼苦恼,若己有之”等。将心比心的人性化诊察方法,使医学诊查操作人性化,可以增强患者对医生的信赖,提高治疗的依从性,是中医诊断学理论的一大特色。
疏调气血,矫枉纠偏
在治疗疾病时,首先要求摆正医生与病人的关系,一切从患者的实际出发。《黄帝内经》提出“病为本,工为标,标本不得,邪气不服”,认为“凡治病,察其形气色泽,脉之盛衰,病之新故,乃治之无后其时”“不适贫富贵贱之居,坐之厚薄,形之寒温,不适饮食之宜,不别人之勇怯,不知此类,足以自乱,不足以自明”,要提高治疗的针对性,“必审五脏之病形,以知气之虚实,谨而调之”。
中医学术之实践特色
中医临床诊疗实践的最大特色是在识病的同时辨证论治,这在中医经典《伤寒杂病论》中已获得充分体现。如在“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的“坏病”治疗原则,便明确提出了“观其脉症,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辨证论治诊疗原则。中医临床中,广泛运用着“证”(全称为“证候”)的概念,这是中医学卓越的认识成果。证是疾病过程中阶段性的本质反映,它以一组相关的脉症表现出来,能够不同程度地揭示出病位、病性、病况、病因等证候之病机要素,对机体病变的主要属性和反应状态给予了高度概括,从而为治疗提供依据并指明方向。这种在识病的基础上详析病机,精准辨证的诊断方法,是中医临床实践中的固有特色。病名与证候的纵横交织,互相结合,便构成一个能充分体现中医实践特色的完整的医学诊断模式。
证候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能以较完整的形式表达出较丰富的病机内容。证存在着三个大的结构层次,即核心证候、基础证候、具体证候。而具体证候的形成又赖于病位指征的补充,且临床所见之具体证候又以复合型者居多,而且处于动态之中。其分类基础与核心是气血、阴阳、虚实、脏腑、寒、热、瘀、湿、风、痰、火等基本概念的综合,如阴与虚皆是核心之证,阴虚即是基础证,若病位在肾,则肾阴虚便是具体证。余可依此类推,证与症状和病名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由于每个患者体质各异,会使其证候本身发生相应的变化和变异,因此在分析病机判断具体证候时,应看到各种有关因素的影响和表现,仔细地进行鉴别。在常见的类似证或疑似证候之间均有鉴别的规律可循。
辨证论治的具体操作通常有三个步骤、四个环节。步骤一是从四诊获得患者所罹病证的有关信息而形成其证的初步印象。步骤二是根据此初步印象鉴别有关证候之间之疑似、主次、兼夹等情况,以修正或完善印象。步骤三是综合、分析、判断,最后敲定可供确诊之证名,为治疗提供依据、指明治疗方向。
四个关键环节,即遵循中医学的理、法、方、药四者之间固有的逻辑联系,结合患者体质、病史、生活与工作环境等实际情况,综合思考,据证确定相应的治疗措施。一是析理,即对已确诊的证候进一步求因,定性、定位、明确病机特点,观其动向。二是立法,根据确诊的患者证候之病机特点,制定出既全面又针对性强的具体治疗方法。三是选方,按照具体治法的要求,精选可供化裁使用的成方,自拟足以体现既定治疗法度的新方以供启用。四为用药,所选诸药皆按本草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补泻、走守、刚柔、滑涩、散敛、有毒无毒等各自之特点,尊重《药典》剂量,安全为先,结合师传及医者个人的用药经验,依据君臣佐使有序配伍以供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