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医][图文]余艳红已担任国家中医 |
![]() | [中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医药 |
![]() | [中医]中医院学科专科学术影响力排 |
![]() | [中医][图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 |
![]() | [中医][图文]王永炎院士:做立大志 |
![]() | [中医][组图]喜讯!广东新增1名国医 |
![]() | [中医]2022年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 |
![]() | [中医][图文]余艳红:充分发挥中医 |
![]() | [优生优育]儿童鼻炎的日常护理 |
![]() | [全草类][组图]溪黄草 |
![]() | [根及根茎类][图文]阴香根 |
![]() | [调查]一男子承包八家社区医院, |
![]() | [调查][组图]2亿元“回流药”骗 |
![]() | [疾病预防]宫外孕危害大 关键是做好 |
![]() | [疾病预防]家人感染幽门螺旋杆菌,该 |
![]() | [医药]全球首例!浙江报告H10N5 |
文章导读: |
近年来,随着巨大儿、高龄初产妇越来越多,剖宫产术逐年上升。为促使术后产妇早期肛门排气,预防肠粘连,减少并发症,采用口服中药,可取得较明显的效果。
基本方:太子参、天花粉、麦冬、黄精各15克,香附、川朴、元胡各10克,陈皮6克(后下),大黄10克。水煎两次合匀,每日一剂,分两次服,术后6小时服第一次,24小时肛门未排气者再服一剂。经240例初产妇观察结果表明,术后服用该方,能促进肛门早期排气,较快恢复肠蠕动。而且在麻醉作用消失后不需使用止痛剂;而对照组在此两方面均明显差于观察组。
临产过程中由于宫缩痛,产妇往往大喊大叫,导致过多的空气进入胃肠引起肠胀气;术后又由于腹部切口疼痛,影响早期活动,所以很容易造成腹胀,肠蠕动较迟恢复。加之术后产妇出汗较多,以及术中、术后一定量的出血,均会导致阴津阴血不足。方中太子参、天花粉、麦冬、黄精具有养阴生津补血之功;香附、川朴、陈皮、大黄具有理气通下消胀的作用,元胡活血止痛。诸药配合,能养阴生津补血以治本,理气通下消胀止痛以治标,药症相符,故能取得较好疗效。(常怡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