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图文]清肺排毒汤正式处方来 | |
[中医][组图]中医抗疫!广州市第八 | |
[中医][组图]治疗不孕不育、颈椎病 | |
[中医][图文]中药国际化重大突破: | |
[中医]国家中医药局:这7个资格证是 | |
[中医]老中医不可随意坐堂 一批“药 | |
[中医][图文]沉痛悼念国医大师邓铁 | |
[中医]国务院修改《中药品种保护条 | |
[社会]传“陪侍女”床上突发休克 | |
[社会]医生开诊断证明却招来了警 | |
[中医]中医进驻太空!中医四诊仪 | |
[医药][组图]将惠及1.2亿人!广 | |
[脾胃病名中医][组图]李佃贵 | |
[针灸推拿名医][图文]李业甫 | |
[心血管科名中医][图文]伍炳彩 | |
[骨伤科名中医][图文]韦贵康 | |
文章导读: |
美容法详解:
神为身之主,主明则下安。《道德·至言总养篇》中说:“伪道养形,真道养神”;王冰也说:“太上养神,其次养形”。若要护形当先护神,若要强身当先调心。人们希望有健康的体魄,美丽的容颜,并非一定要靠药物或滋补食膳才能达到,调情养神同样具有养、防、治的作用。只要注意修性保神,就能达到防病治病、长寿驻颜的目的,情志美容法要注意遵循以下四条原则。
一、静神守神
若要养神,首要静神。躁而不静,则神不内守,乱而不定,以致扰乱脏腑,耗气伤精,疾病由生。反之,若“心能执静”,则神安不乱,五脏六腑气机协调,精气日渐充实,既极防病去疾,又可益寿驻颜。西汉学者刘安就曾指出神静而精气日渐充盛则身体健壮,神躁而精气亏耗则易衰老。刘河间也强调心神扰乱则百病由生,心神宁静则疾病尽去。
欲使心神清静,关键在于保持一种恬淡虚无的心理状态。清代程履新在《程氏易简方论》中这样注释:“恬者,内无所蓄;淡者,外无所逐;虚无者,虚极静笃,臻于自然”。因此.清静养神就要凝神敛思,专心致志,精神静谧,同时还要排除杂念,心安少欲,达观处事,将自从琐事烦恼中解脱出来,以求心安神静。
强调静神,并非神静不用。古往今来,心神愈用愈灵,直至古稀仍神清智聪,老而不衰者大有人在。如药王孙思邈一生勤奋,白首之年仍孜孜不倦,思维敏捷,年及百岁完成巨著《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人之有思,岂能不用,若绝对神静不用,则心神必然衰退,只有在用神中才能使心神生机勃勃。然而,心神不可过用,过则神疲,心神亏损,精气内竭。《医述·养生》中说,人身的精气有如灯油,而神就是火苗,如火烧得太旺则灯油很快干涸,用神太过则精气容易枯竭。因此,神不可不用,也不可过用,贵在适度,使心神处于一种协调适中的状态。
养神还要节欲以宁神。从广义上讲要薄名利,禁声色,廉货财,损滋味,除佞妄,去妒忌若物欲不节,终日欲壑难填,胡思乱想,永不满足,将致心神混乱不休,脏腑气血受损,气机失调,最终影响健康。《道德经》中有言:“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因此,只有“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才能达到一种年过百岁而无衰老之象的境界。从狭义上讲,若要延缓衰老,必须自珍自重,节制性欲,以保全肾精。性欲不节,则会心身俱劳,耗竭阴精,扰乱元神,最终影响健康,以致年未至半百而身心已衰。反之,保持理智,节制情欲,则能保全肾精,收敛神气,从而祛病延年,健康长寿。因此,张景岳在《类经》中说:“善养生者,必保其精,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身健则病少,神气坚强,老而益壮”。
二、和情畅神
七情不调,百病由生;调和七情,防病治病。若善于和情放怀,则精神畅快,更可益寿驻颜。因此,清代刘默在《证治百问》中说:“人之性情最喜畅快,形神最宜焕发,如此刻刻有长之性,时时有长生之情,不惟却病,可以永年。”欲求情和神畅,就要戒恚嗔,无思想,常自得。所谓戒恚嗔,即无恚嗔之心,消除恼怒、忿恨,善于排解、自释,平素就要修养性情,以避免恼怒,用理智来减轻怒气或分散注意力以疏泄郁怒之情。所谓无思想,即无思想之患,要闲志气、薄名利,不可患得患失,为名利所桎梏,放下思想包袱,解除精神负担,以免孜孜汲汲追名逐利,扰乱心神,影响健康。所谓常自得,即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要忌贪求,保持知是常乐的心态,把生活安排得充实、多彩,培养高雅的情趣,保持恬愉的心境。著名学者梁漱溟老先生在93岁高龄时,还能连续站立3小时作演讲,并且思维敏捷、口若悬河。他提出“少吃,多动,平淡”三要。其中“平淡”即指不过分热衷于名利,豁达大度,保持乐观平静的情绪,可谓深得养生真谛。
三、修性怡神
人之性格有豁达与狭隘之分,人之情操有高尚与卑下之别,这些都能影响机体的情绪和生理活动。要做一个豁达、高尚、健康的人,不妨借助一些活动以自娱自乐。如优雅的音乐能驱散愁闷,缓解紧张,使人心境轻松、愉快;习书学画能排遣郁闷,调节四肢与大脑;养鱼种花既可赏心悦目,又可适当增加体力活动,有助于保持乐观情绪;读好书,收集各种纪念品,则可增长知识,陶冶性情;游览山川,既可稍劳筋骨,又可愉悦情怀;从事棋弈可锻炼思维,又可悦忐快形。《古今嘉言》提倡“五事”、“六一”、“十乐”。“五事”即“静坐第一,观书第二,看山水花木第三,与良朋讲论第四,教子第五”;“六一”即“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藏书一万卷,集录金石遗文一千卷,以吾一翁老于此五者之间,是为六一”;“十乐”即“读书义理,学法帖字,澄心静坐,益友清谈,小酌半醇,浇花种竹,听琴玩鹤,焚香煎茶,登城观山,寓意弈棋”。生活如此丰富多彩,自然乐在其中,心境何以不快呢?
四、顺时调神
《素问·宝命全形论》认为人与自然息息相关,依靠天地之大气和水谷精气而生存,并随着四时温凉寒暑、生长收藏的规律而生活,若能顺应自然,摄养精神,则可祛病延年。因而《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顺时调神,是中医心理调养的一大特点,《内经》中即有《四气调神大论》、《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篇等讨论了这一问题,认为春天万物生发,人之情志须与生长之机相适应,舒展畅达,意气风发,因此要入夜即眠,早起身,披散开头发,解开衣带,使形体舒缓,放宽步子,在庭院中漫步,使精神愉快,胸怀开畅。夏天万物茂盛,开花结实,人之情志则应充实欢愉与长盛之机相合,因此情志应保持愉快切勿发怒,要使精神之英华适应夏气以成其秀美,使气机宣畅涌泄自如,精神外向,对外界事物有浓厚的兴趣。秋天万物平定,其气肃杀,人之情志不可轻易波动,因此要早睡早起,和鸡的活动时间相仿,以保护神志的安宁,减缓秋季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季容平的特征,不使神思外驰。冬天万物封藏,寒气笼罩,人之情志要安静愉快以合藏伏之气,因此要早睡晚起,待到日光照耀时起床才好,不要轻易地扰动阳气,妄事操劳,要使神志深藏于内,安静自若,好像有个人的隐秘,严守而不外泄,又像得到了渴望得到的东西,把它密藏起来一样。
中医认为一年有四季,一日亦有四时。一日四时阳气的运动犹如一年四季生、长、收、藏的规律。每日调神与四季调摄一样,须以阴阳变化为指导,因此《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提出:以一昼夜来分四时,早晨就像春天,中午就像夏天,傍晚就像秋天,夜半时就像冬天。人的阳气变化与此相适应;早晨阳气生发,机能逐渐活跃,中午人的阳气逐渐隆盛;傍晚人的阳气开始收敛,机能逐渐衰退;到了半夜,人的阳气闭藏于内脏。说明晨起气生,应精神振奋;日中气盛,应精神饱满;日暮气收,应精神收敛;夜晚气藏,应静息休整。人生若能顺应四时之道,则能保持内外环境的和谐统一,养生保健,益寿驻颜。若反此四时,违背自然界阴阳消长变化的规律,则将破坏体内阴阳平衡,必招疾病。故《素问·四气调神大伦》曰:“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