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图文]清肺排毒汤正式处方来 | |
[中医][组图]中医抗疫!广州市第八 | |
[中医][组图]治疗不孕不育、颈椎病 | |
[中医][图文]中药国际化重大突破: | |
[中医]国家中医药局:这7个资格证是 | |
[中医][图文]沉痛悼念国医大师邓铁 | |
[中医]国务院修改《中药品种保护条 | |
[中医][组图]科学家尝试用中药治疗 | |
文章导读: |
单纯性肥胖减肥疗法应首选饮食疗法及运动疗法,在减肥不成功或有反复的病例,以及中重度肥胖者,宜配合中医药疗法。
一、肥胖病中医证型及辨证特点
(一)肥胖病中医证型分类及发生率
1、据北京中医药大学对300例肥胖病人的分型:胃热滞脾型者63例,占21%;脾虚不运型者177例,占59%;痰湿中阻型者(过食肥甘损伤脾胃所致)45例,占15%;脾肾阳虚型者6例,占2%;肝郁气滞型者9例,占3%。认为各型均直接或间接与脾胃有关,脾胃证型合计为100%。说明其在肥胖发病中的重要性。
2、北京酒仙桥医院对109例肥胖病人作中医辨证分型,表明胃热亢盛、痰湿困脾型者39例(35.8%),肝郁气滞型者15例(13.8%),血瘀气滞型者6例(5.5%),脾虚湿阻型者30例(27.5%),脾肾两虚型者19例(17.4%)。脾胃及有关证型占94.5%。
3、上海普陀区中心医院分析200例肥胖病人,气虚型者占12.5%,脾虚湿阻型者占52.5%,肾阳不足型者占8.5%,阴虚阳亢型者占32.5%,脾胃及有关证型占68%。
4、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分析600例单纯性肥胖病人脾虚痰湿型者254例(42.3%),胃热湿阻型者152例(25.3%),肝气郁结型者109例(18.2%),脾肾两虚型者85例(14.2%)脾胃及有关证型占100%。
5、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对144例肥胖病人分型,脾虚痰浊型者占34.2%,脾胃实热型者占37.4%,气滞血瘀型者占28.4%。脾胃及有关证型占71.6%。
6、肥胖病脾胃证型者(包括脾虚、痰湿、肝胃不和等)发生率在68-100%之间,说明肥胖病的发生与脾胃有密切关系,因此治疗上要充分考虑到调理脾胃。
(二)肥胖病证型辨证要点
第二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肥胖病研究学术交流会制定了单纯性肥胖病中医辨证分型标准(1989年)。
1、脾虚湿阻型 肥胖浮肿,疲乏无力,肢体困重,尿少纳差,腹满,脉沉细,舌苔薄腻,舌质淡红。
脾主运化,脾虚运化功能减退,水湿与精微凝聚为湿浊,流于孔窍、肌肤,化为膏脂、湿邪,使人臃肿而虚劳困倦,四肢沉重,腹胀纳呆。由于湿浊凝聚,不能化生津液则口渴多饮。本型多见于中老年肥胖病人,尤以妇女为多。
2、胃热湿阻型 肥胖,头胀头晕,消谷善饥,困楚怠惰,口渴喜饮,脉滑小数,舌苔腻微黄,舌质红。
胃热炽盛而消谷善饥。热灼津液故口干思饮,大便有时秘结。由于所食之水谷化生精微过多,脾的运化功能负荷过重,常会引起湿阻而四肢困倦乏力。过剩的水谷精微在体内瘀积成为膏脂而迅速发胖,此型者多见于青少年和产后妇女。
3、肝瘀气滞型 肥胖,胸胁苦满,胃脘痞满,月经不调,闭经,失眠,多梦,脉弦细,舌质暗红。
情志不遂,使肝气郁结,疏泄失调,肝木侮土,肝胃不和,精微物质输布失常,成为膏脂,瘀积于体内而成为肥胖。气滞又可致血瘀。本证型多见于更年期肥胖,女性多于男性。
4、脾肾两虚型 肥胖,疲乏无力,腰酸腿软,阳痿,阴寒,脉沉细无力,舌苔薄,舌质淡红。
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均与人体水湿气化及运化有密切关系。脾肾两虚,水谷精微运化失调,不能荣养周身而溢于肌肤,则为形盛体胖,颜面浮肿。多见于年龄较高肥胖病人或冠心病、糖尿病等合并症的肥胖病人。
5、阴虚内热型 肥胖,头昏眼花,头胀头痛,腰膝酸软,五心烦热,低热,脉数而弦,苔薄尖红。
肾阴不足,肝阳上亢化火,肝木侮土,出现下虚上盛、消谷善饥、烦热之症,多见于肥胖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病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