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图文]清肺排毒汤正式处方来 | |
[中医][组图]中医抗疫!广州市第八 | |
[中医][组图]治疗不孕不育、颈椎病 | |
[中医][图文]中药国际化重大突破: | |
[中医]国家中医药局:这7个资格证是 | |
[中医]老中医不可随意坐堂 一批“药 | |
[中医][图文]沉痛悼念国医大师邓铁 | |
[中医]国务院修改《中药品种保护条 | |
[社会]传“陪侍女”床上突发休克 | |
[社会]医生开诊断证明却招来了警 | |
[中医]中医进驻太空!中医四诊仪 | |
[医药][组图]将惠及1.2亿人!广 | |
[脾胃病名中医][组图]李佃贵 | |
[针灸推拿名医][图文]李业甫 | |
[心血管科名中医][图文]伍炳彩 | |
[骨伤科名中医][图文]韦贵康 | |
文章导读: |
其他针法
(-)耳针
耳针疗法是用毫针或其他方法刺激耳穴,以达到美容、保健、防病治病目的的方法。
1.耳廓表面解剖名称
耳轮 耳轮外缘向前卷曲的部分。
耳轮结节 耳轮后上方一个不太明显的小结节。
耳轮尾 耳轮末端,与耳垂交界处。
耳轮脚 耳轮深入到耳甲内的横行突起。
对耳轮 在耳轮内侧,与耳轮相对,上部有分叉的隆起部。由对耳轮体部、对耳轮上脚和对耳轮下脚组成。
对耳轮上脚 对耳轮向上分叉的一支。
对耳轮下脚 对耳轮向前分叉的一支。
三角窝 对耳轮上、下脚之间构成的凹窝。
耳舟 耳轮和对耳轮之间的舟状凹沟。
耳屏 耳廓前面呈瓣状的突起,为外耳道口的屏障,又称耳珠。
对耳屏 耳垂上部,与耳屏相对的隆起部。
屏上切迹 耳屏上缘与耳轮脚之间的凹陷。
屏间切迹 耳屏与对耳屏之间的凹陷。
屏轮切迹 对耳屏与对耳轮之间的凹陷。
耳垂 耳廓最下部无软骨的皮垂。
耳甲艇 耳轮脚以上的耳甲部。
耳甲腔 耳轮脚以下的耳甲部。
外耳道口 耳甲腔内,被耳屏覆盖着的孔窍。
2.常用美容耳穴
(1)耳中(膈)
[定位]耳轮脚上。
[主治]荨麻疹、皮肤瘙痒症、小儿遗尿、黄疸。
(2)耳尖
[定位]耳轮顶端,将耳轮向耳屏对折时,耳廓上尖端处。
[主治]发热、头面五官各种类症(如目赤肿痛、麦粒肿)、痤疮、扁平疣、面瘫、皮肤瘙痒症。
(3)风溪(荨麻疹点、过敏区)
[定位]指、腕两穴之间。
[主治]荨麻疹、风疹、湿疹、白癜风、皮肤瘙痒症、痤疮、神经性皮炎。
(4)神门
[定位]在三角窝的外1/3处,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稍上方。
[主治]失眠、多梦、痤疮、面肌痉挛、面部黄褐斑、荨麻疹、皮肤瘙痒症、神经性皮炎。
(5)内生殖器(子宫、精宫、天癸)
[定位]三角窝前1/3的下部。
[主治]面部黄褐斑、面部皱纹、男女生殖系统的疾病。
(6)交感
[定位]对耳轮下脚末端近耳轮处。
[主治]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症、肥胖症、白癜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内脏绞痛。
(7)外鼻
[定位]耳屏外侧面正中稍前。
[主治]酒渣鼻、各种鼻疾、鼻疖。
(8)内鼻
[定位]耳屏内侧面下 1/2处,咽喉的下方。
[主治]鼻炎、鼻窦炎、鼻衄。
(9)屏尖
[定位]耳屏上缘稍内侧。
[主治]酒渣鼻、痤疮、扁平疣、扁平苔癣。
(10)肾上腺
[定位]耳屏下缘稍内侧。
[主治]过敏性皮炎、皮肤瘙痒症、黄褐斑、雀斑、带状疱疹、湿疹、风疹、风湿性关节炎、腮腺炎。
(l1)内分泌
[定位]耳甲腔部屏间切迹内。
[主治]痤疮、黄褐斑、肥胖症、气瘿、过敏性疾患、神经性皮炎、更年期综合征、月经不调。
(12)皮质下(卵巢、睾|丸、兴奋点)
[定位]对耳屏内侧面。
[主治]神经性皮炎、白癜风、红斑狼疮、脉管炎、丹毒、身肿、神经衰弱。
(13)对屏尖(平喘、腮腺)
[定位]在对耳屏的尖端。
[主治]腮腺炎、病毒性皮肤病、疥癣、疣、皮肤瘙痒症、哮喘。
(l4)额
[定位]对耳屏外侧面的前下方。
[主治]额纹、脱发、白癜风。
(15)枕(晕点)
[定位]对耳屏外侧面的后下方。
[主治]顽固性皮肤瘙痒症、晕动症、颈项强直、视力障碍、脑血管疾病。
(16)太阳
[定位]枕、额穴之间的对耳屏软骨边缘。
[主治]脱发、斑秃。
(17)颈椎(甲状腺)
[定位]在对耳轮体部,屏轮切迹至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连线的下1/5处。
[主治]甲状腺肿、落枕、颈椎综合征。
(18)胸椎(乳腺)
[定位]对耳轮体部,屏轮切迹至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连线的中2/5处。
[主治]胸胁疼痛、带状疱疹、肋间神经痛。
(19)腹
[定位]腰骶椎(屏轮切迹至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连线的上2/5处)前侧耳腔缘。
[主治]腹痛、肥胖症。
(20)口
[定位]耳轮脚下方前1/3处。
[主治]面瘫、口疮、口臭、口腔黏膜病、舌干裂、肥胖症、戒断综合征。
(21)胃
[定位]耳轮脚消失处。
[主治]肥胖症、消瘦、痤疮、牙痛、口臭、口疮、胃痉挛、消化不良。
(22)小肠
[定位]耳轮脚上方中部。
[主治]肥胖症、腹痛、心动过速、心律不齐。
(23)大肠
[定位]耳轮脚上方前部。
[主治]肥胖症、痤疮、皮肤瘙痒症。
(24)肾
[定位]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下方。
[主治]身肿、斑秃、脱发、听力下降、面色黛黑、黄褐斑、雀斑、硬皮病、性功能障碍、神经衰弱、遗尿、月经不调。
(25)肝
[定位]耳甲庭的后下部。
[主治]黄褐斑、雀斑、近视、目赤肿痛、麦粒肿、紫瘢、扁平疣、面肌痉挛、带状疱疹。
(26)脾
[定位]耳甲腔的后上方。
[主治]面色萎黄、消瘦、肥胖症、紫癜、痤疮、黄褐斑、眼袋、皮肤过敏症。
(27)肺(肺点、结核点、肺气肿点)
[定位]耳甲腔中央周围。
[主治]酒渣鼻、痤疮、皮肤瘙痒症、荨麻疹、扁平疣、风疹、带状疱疹、黄褐斑、肥胖症、银屑病、便秘、过敏性鼻炎。
(28)心
[定位]耳甲腔中央。
[主治]心脏疾病、面色皎白、口舌生疮、瘙痒症、神经衰弱、多汗症。
(29)目1
[定位]耳垂前面、屏间切迹前下方。
[主治]假性近视、麦粒肿。
(30)目2
[定位]耳垂后面、屏间切迹后下方。
[主治]假性近视。
(31)眼
[定位]耳垂5区中央。
[主治]假性近视、麦粒肿、眼袋、面肌痉挛。
(32)面颊
[定位]耳垂5、6区交界线周围。
[主治]面瘫、面部黄褐斑、雀斑、痤疮、疖肿、面部皱纹、面肌痉挛、扁平疣、三叉神经痛。
(33)耳背沟(降压沟)
[定位]对耳轮上、下脚及对耳轮在耳背面呈“Y”字形凹沟部。
[主治]高血压、皮肤瘙痒症、面瘫、痤疮。
3.耳针操作方法
耳针疗法一般是用探针、针柄或电探测仪探准敏感点或反应点以确定耳穴。然后用质量分数为75%的酒精消毒耳廓,再适当选择下面所列的刺灸法进行治疗。
(1)毫针法 用0.3~0.5寸、30~32号毫针对准耳穴迅速刺入约2毫米深,以不穿透耳软骨为度,留针20~30分钟,其间可间歇捻针2~3次,出针后以消毒干棉球按压。每日或隔日1次,7~10次为一疗程。
(2)压丸法 在耳穴表面贴敷药丸,如王不留行籽、菜籽、磁珠、绿豆以及一些中成药丸,如六神九,或自拟处方制做的药丸、药粒,以代替针刺的一种治疗方法。根据不同的病症,选一种药丸,用胶布将其固定于选定的耳穴上。嘱患者每天自行按压3~5次,每次1~2分钟,隔日或每周2次换贴治疗。
(3)刺血法 是用三棱针在耳穴或耳背静脉处进行点刺放血的一种治疗方法。多在耳尖、耳垂或耳廓瘀血之静脉上刺血,放血3~5滴之后以干棉球压迫止血。一般隔日1次,5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5天。
(4)割治法 耳穴皮肤常规消毒后,用消毒手术刀划破耳穴皮肤l~3毫米长,深达软骨膜,以渗血为度,亦可在割治处将配制好的药泥涂在创面,以胶布固定。每5天治疗一次,两耳交替使用。
(5)灸法 是用温热性刺激作用于耳穴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因耳廓小、其穴位集中,故临床常用线香灸法,即将点燃的卫生线香对准所选耳穴加以施灸,强度以病人感到温热而稍有灼热为度。急病每日灸1次,慢病可2~3日1次。
(6)按摩法 是在耳廓及耳廓的不同穴位上进行按摩、提捏、掐按等,以防治疾病、美容健身的一种方法。提拉耳垂法是以双手自行提捏耳垂,每次3~5分钟,每日早晚各1次,可治疗眼疾、头痛,有明目聪耳、美容的作用。手摩耳轮法是以双手握空拳,以拇、食二指沿着外耳轮上下来回按摩,直至耳轮充血发热为止。可治阳痿、腰腿痛、颈椎病、头晕、头痛等,有健脑、明目、补肾、聪耳、健身等作用。耳廓按摩应长期坚持,方能取得满意疗效。
4. 注意事项
(1)耳穴治疗必须严格消毒。若耳廓有炎症、溃疡时禁用耳针。若治疗后局部红肿热痛,可用质量分数为2%的碘酒搽涂,并口服消炎药,以防引起化脓性软骨膜炎。
(2)耳针比较安全,一般没有绝对的禁忌症,但孕妇妊娠3个月以内不宜针刺耳穴。
(二)腕踝针
腕踝针疗法是以腕部和踝部为取穴区,以毫针进行皮下针刺,不求针感,用以治疗疾病的一种疗法。该疗法具有取穴少、适应症广、操作简便、安全无痛的优点,可用以治疗多种病症。
1.腕踝针的分区
(1)纵行区 以前后正中线为标准,将身体两侧面由前向后划为6个纵行区。
1区为前后正中线两侧的区域,包括额部、眼、鼻、舌、咽喉、气管、食管、心脏、腹部、会阴 部。
2区为躯体前面的两旁(1区的两侧),包括颞部、颊部、后牙、颌下部、乳部、肺、侧腹部。
3区为躯体前面的外缘(2区的外缘),范围较窄。包括沿耳廓前缘的头面部、胸腹部、沿腋窝前缘向下的垂直线。
4区为躯体前后面交界处,包括头项、耳以及腑窝垂直向下的区域。
5区为躯体后面的两旁(与2区相对),包括头、颈后外侧、肩胛区、躯干两旁、下肢外侧。
6区为躯体后天正中线两侧的区域(与1区相对),包括后头部、枕项部、脊往部、骶尾部、肛门等。
(2)四肢分区 当上、下肢处于内侧面向前的外旋位,两下肢靠拢时,四肢的内侧面相当于躯干的前面;外侧面相当于躯干的后面;前面靠拢的缝相当于前正中线;后面靠拢的缝相当于后正中线,这样四肢的分区就可以按躯干的分区类推。
(3)横膈线 以胸骨末端和肋弓交界处为中心划一条环绕身体的水平线将身体6区分成上下两半,横膈线以上各区加“上”字,横膈线以下各区加“下”字。如上1区、下1区,以此类推,以称各区。腕与踝各有6个相应点,分别代表上下6个区。
2.进针点及适应症
腕与踝部各有6个进针点,其纵向定位是腕部约在腕横纹上二横指(内关、外关)一圈处;踝部约在内、外踝高点上三横指(悬钟、三阴交)一圈处。腕踝12个进针点的横向定位及适应症如下。
(1)上1
[定位]腕掌面,小指侧的尺骨缘前方,用拇指端按压,点的位置在肌腱内侧的凹陷处。
[适应症]上1区病症,如前额痛、目疾、鼻疾、面瘫、面肌痉挛、前牙痛、流诞、全身皮肤瘙痒、荨麻疹、三叉神经痛等。
(2)下1
[定位]靠跟腱内缘。
[适应症]下1区病症,如上腹部胀痛、脐周痛、痛经、白带多、遗尿、阴 部瘙痒症、足跟痛等。
(3)上2
[定位]腕掌侧面中央,掌上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即内关穴处。
[适应症]上2区病症,如颞颌关节炎、后牙痛、乳房胀痛、胸痛、回乳、哮喘、指端异感症等。
(4)下2
[定位]小腿内侧面中央,靠胫骨后缘。
[适应症]下2区病症,如胁痛、侧腹痛、过敏性肠炎。
(5)上3
[定位]桡动脉外侧。
[适应症]上3区病症,如颞侧头痛、侧胸痛等上;区的各种病症。
(6)下3
[定位]胫骨前缘向内1厘米处。
[适应症]下3区病症,如膝关节痛等。
(7)上3
[定位]手掌向内,在拇指侧的桡骨缘上。
[适应症] 上4区病症,如头顶痛、耳疾、颞下颌关节炎、肩周炎、胸痛等。
(8)下4
[定位]胫骨前缘与腓骨前缘的中点。
[适应症]下4区病症,如股四头肌部位疼痛、膝关节炎、下肢痿痹、下肢瘫痪、趾关节痛。
(9)上5
[定位]腕背的中央,即外关穴。
[适应症]上5区病症,如后颞部疼痛、肩周炎、上肢麻木、上肢运动障碍、痹证,肘腕和指关节痛等。
(10)下5
[定位]在小腿外侧面中央,即悬钟穴。
[适应症]下5区病症,如髋关节痛、踝关节扭伤等。
(1)上6
[定位]小指侧尺骨缘背。
[适应症]上6区病症,如后头痛、枕项痛、脊柱(颈胸段)痛。
(12)下6
[定位]靠跟腱外缘。
[适应症]下6区病症,如急性腰扭伤、腰肌劳损、骶髂关节痛、坐骨神经痛、腓肠肌痉挛、脚前掌趾痛。
3.操作方法
选择进针点后,穴点局部皮肤做常规消毒,术者左手固定进针点上部,右手拇指在下,食、中指在上夹持针柄,针与皮肤呈30度角快速刺入皮下,针体贴近皮肤表面,沿皮下浅表层刺入约1.5寸深,以病人没有酸、麻、胀、沉感觉,医者针下有松软感为宜。针刺方向一般朝向近心端。如病变在四肢末端则针刺方向应朝向远心端。针刺沿皮下浅表层进到一定深度后留针20~30分钟,不做手法。隔日1次,急症者每日1次。
选择进针点时,若局部有病变,则选病症所在的同侧分区的进针点;若属于全身性病症,可选两侧相应进针点。横膈线以上的病症选腕部进针点,横隔线以下的病症选踝部进针点。前正中线上的病症,选两侧上1或下1;后正中线上的病症,选两侧上6 或下6 。
4. 注意事项
(1)腕踝针进针一般不应有痛感,若针刺时患者感觉痛,应将针退至皮下再重新进针至不痛为度。
(2)针刺时应避开血管。
(3)选择毫针宜细不宜粗,以防导致皮下瘀血。
(三)皮肤针
皮肤针疗法是以多针浅刺一定部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因针浅刺皮,不深及肌肉,疼痛较轻,所以很适合于美容及皮肤病的防治。
1.针具
皮肤针是由多针组成的。依据针数被冠以不同的名称,如 5枚针被称为“梅花针”,7枚为“七星针”。
2. 操作方法
皮肤针以腕力弹刺为特点。右手握针柄后部,食指压在针柄中段,使用腕力垂直叩刺,应使针尖刺入皮肤后立即弹出,频率一般在70~90次/分,不宜过快或快慢不均。
皮肤针分轻、中、重三种刺激强度。
(1)轻刺激用力较轻,使局部皮肤略有潮红、充血即可,病人无疼痛感,宜于头面及肌肉浅薄处。
(2)中刺激用力介于轻、重刺激之间,腕力稍大、局部皮肤潮红,但无渗血,病人感觉轻度疼痛,适用于面部以外的其他部位。
(3)重刺激用力较重,局部皮肤可见隐隐出血,病人感觉疼痛,宜于压痛点、肌肉丰厚处。
3. 临床应用
(1)局部叩刺 常用于治疗斑秃、面瘫、近视、带状疱疹、疖肿、神经性皮炎、麦粒肿等多种疾病。
(2)循经叩刺 常用于治疗全身病变,又可治疗局部病变,如痤疮、扁平疣、瘰疬、荨麻疹、瘙痒症等。
(3)头部叩刺 可治疗脱发、斑秃及神经系统的疾病。
4. 注意事项
(1)治疗前,应检查针尖是否有钩曲、偏斜,针柄是否松动,针面是否平齐。皮肤针使用前应以质量分数为75%的酒精浸泡30分钟。
(2)局部皮肤有创伤、溃疡者禁用本法。
(3)叩刺顺序应由上到下、由内向外、先轻后重。
(4)叩刺时应垂直上下,防止拖拉引起疼痛。一般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
(四)皮内针
皮内针疗法是以特制的小针固定于穴位的皮内或皮下,进行较长时间埋藏的一种方法。
1.针具
皮内针是用不锈钢丝特制而成的小针,有颗粒型、揿针型两种。
(1)颗粒型(麦粒型)针身长约1厘米、针柄呈颗粒状,形似麦粒,或呈环形,针身与针柄成一直线。
(2)揿针型(图针型)针身长约0.2~0.3厘米,针柄呈环形,针身与针柄呈垂直状。
2.操作方法
针刺前针具、镊子和皮肤穴位应进行常规消毒。
(1)颗粒型针刺法 左手将针刺部位上下皮肤撑开固定,右手用小镊子夹住针柄,进针方向采取与经脉成十字型交叉式,沿皮刺入皮下0.5~1.0厘米,再取一等腰三角形胶布,使其顶角与针尖的方向一致,将针固定。起针时先揭顶角,针即随胶布取出。为防针具移动,三角形胶布的外面再覆盖一块稍大胶布。一般用于背部和四肢部的埋针。
(2)揿针型针刺法 用小镊子夹住针柄,将针尖对准选定的穴位,轻轻刺入,然后以小方形胶布固定。另外,也可用小镊子夹针,将针柄放在预先剪好的小方块胶布上粘住,再用镊子夹住胶布连针贴刺在穴位上。一般用于耳穴和面部穴位的埋针。
3.临床应用
一般应用于需较长时间留针的病症,如治疗近视、鼻炎、痤疮、肥胖、头痛、哮喘、神经衰弱等,还可用于戒烟。
4.注意事项
(1)针刺前,应对针体详细检查,以防发生折针事故,并严格消毒针具和埋针部位的皮肤。
(2)埋针应选择易于固定和不妨碍肢体活动的穴位。
(3)每次埋针取1~2穴,一般取单侧,两侧交替,选穴不宜过多。
(4)埋针时间不超过2天,高温天气理针不超过1天,暑天最好不施理针法,以防感染。
(5)埋针后,局部出现疼痛,影响活动,或见局部红肿者,应及时取出针,换穴埋藏或改用它法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