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镜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支气管镜检查在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按检查目的,将支气管镜检查分为诊断性和治疗性,前者可以分为常规支气管镜检查和其他支气管镜检查。
常规支气管镜检查的适应症主要为中心气道病变的诊断,包括:
1) 阻塞性病变:出现以下状况,提示中心气道阻塞。病史发现同一部位的、反复发生的肺炎,或临床疗效不佳的肺炎;临床表现为刺激性、或阻塞性咳嗽;体格检查发现局限的、固定的干罗音,药物治疗无效;X线胸片和(或)CT检查发现气管支气管狭窄或阻塞,或发现间接证据如阻塞性肺不张,阻塞性肺炎,或局部性、叶段肺气肿,提示相应支气管阻塞。
2) 不明原因的咯血,不明原因的声音嘶哑,不明原因的胸腔积液,不明原因痰中发现癌细胞或可疑癌细胞(X线胸片和CT检查未见异常),不明原因肺门和(或)纵隔淋巴结肿大。
3) 难治的肺或支气管感染性疾病,特别是免疫抑制患者支气管肺部感染,治疗困难,需要明确感染病原。可以通过支气管镜取得下呼吸道标本,如特别是经过保护性标本刷或保护性支气管肺泡灌洗(BALF)获取的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查,有较高的阳性率和特异性,对抗生素的选择有指导作用,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4) 肺部手术前检查:肺癌手术前的检查,对指导手术范围及估计预后有参考价值。
5) 其它:胸部外伤、怀疑有气管支气管裂伤或断裂,纤支镜检查常可明确诊断;怀疑食道-气道瘘者,支气管镜检查可以确诊。
6) 对以下疾病可以进行简单的治疗:清除气管内异常分泌物,包括痰液、脓栓、血块等。取出支气管异物。经支气管镜局部注射药物,包括抗生素、止血药或化疗药。在支气管镜检查中,明确了咯血患者出血部位后可试行局部止血,如灌洗冰盐水、注入凝血酶溶液或稀释的肾上腺素溶液等。
支气管镜检查是一项相对安全的、成熟的检查,但对于以下情况,仍不宜进行支气管镜检查:
1) 全身情况极度衰竭或其它器官功能严重障碍者。
2) 新近发生心肌梗死,或有不稳定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严重的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主动脉瘤,可能诱发破裂出血;严重的高血压,需要在血压控制后再进行检查。
3) 哮喘发作期或2周内曾发生哮喘大发作;气管部分狭窄,估计纤支镜不易通过。对于不明原因的咯血患者,支气管镜检查的目的是明确出血的原因和部位,并可以局部注射止血药帮助止血,但支气管软镜的吸引管道太细,而活动性大咯血患者,支气管镜检查可能加剧咯血,又难以有效地将气道内大量的血液及时清除,加重气道阻塞,甚至窒息死亡;另外在活动性大咯血时,支气管树内大部或全部区域均可见鲜红血液,难以确定出血部位;源于上述原因,需要注意把握咯血患者进行支气管镜检查的时机,目前多不主张在活动性大咯血时行支气管镜检查,如果咯血完全停止,不利于明确出血位置,痰中带少许血液,或少量咯血为支气管镜检查的较好时机。
4) 不能纠正的出血倾向和凝血功能严重障碍者。
其他支气管镜检查包括:
1) 支气管肺泡灌洗:主要用于协助诊断肺部弥漫性病变,灌洗液可以进行细胞学分类、淋巴细胞亚群分类检查,和化学成分测定等。灌洗液还可以进行病原学检查、细胞病理学检查,用于外周肺部病变的病因学诊断。
2) 支气管肺活检:可以协助诊断肺部弥漫性病变,其中结节病和弥漫性肺泡癌可能通过支气管肺活检确诊,而对于其他肺部弥漫性肺病变,提倡开胸肺活检或在电视胸腔镜下活检协助诊断;另外还可以协助诊断外周肺组织内的占位性病变。除外常规支气管镜检查的禁忌症而外,以下情况也不宜进行支气管肺活检,严重的肺动脉高压和尿毒症患者,活检时可能发生严重的出血;病变不能除外血管畸形所致者和肺包虫囊肿者;心肺功能较差,估计不能耐受可能发生的气胸者;进行机械通气者;活检区域有肺大泡。
3) 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协助诊断粘膜下病变和同支气管壁紧贴的纵隔病变,特别是后者,临床主要用于纵隔内肿大淋巴结的穿刺活检。对于纵隔病变,活检前宜进行增强扫描,以免误穿血管。除外常规支气管镜检查的禁忌症而外,凝血功能障碍患者不宜进行此项检查。
20世纪90年代,人类医学进入微创时代,国内、外很多学科的生长在气道腔内的病变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支气管镜技术进行治疗,如电凝切、激光、氩等离子体凝固(APC)、冷冻、硬镜下机械切除、光动力(PDT)及后装放射治疗等技术。
支气管内电凝切技术(Electrocautery)是将电能转换为热能,并通过支气管镜伸入针状或圈状电极对腔内肿瘤组织进行热凝切的一种方法。电凝切术实际上在医学中已经应用了数十年。应用高频电可以减少电流对神经肌肉组织的刺激,由于人体组织的电阻比较大,电流在通过活体组织时就转换成了热能。微小的探头如同一个激活的电极,热量通过微小的探头集中在接触组织表面上的一个点状区域,从而导致组织的凝固或汽化。组织破坏的程度依赖于使用的功率、接触时间的长度、接触面积的大小及组织的密度与湿度。这种单电极技术特别适合在内镜下的应用,如支气管镜的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