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的介入治疗

时间:2011-3-1 18:06:10   文章来源:广州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    作者:薛兴阳  

文章导读:

恶性肿瘤的危害人尽皆知,据我国20世纪90年代全国性的死因调查,恶性肿瘤在死因中占17.9%。近年来恶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水平已得到极大提高,在手术、化学治疗和放射治疗等常规治疗手段的基础上,不断出现了许多有效的新的治疗方法,推动了肿瘤治疗学的发展,其中介入性诊疗技术现已成为恶性肿瘤临床治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介入治疗学是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一门医学影像学和临床治疗学相结合的新兴边沿学科,以其微创、局部高效的治疗为显著特点,有学者谓之与内科、外科并列的三大诊疗技术。对许多以往临床上认为不治或难治之症,尤其在肿瘤的诊疗方面,介入治疗已成为现代医院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恶性肿瘤介入治疗分类

  (一)血管性介入治疗是在肿瘤供血动脉内灌注抗癌药物及血管堵塞性物质,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病灶局部。血管性介入治疗包括肿瘤动脉化疗术、栓塞术和化疗栓塞术。恶性肿瘤化疗的疗效取决于很多因素,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肿瘤局部的药物浓度及作用时间。大部分化疗药物浓度越高,药物与癌细胞接触时间越长,杀灭癌细胞的作用就越大,疗效越好,介入治疗为恶性肿瘤的动脉序贯化疗提供了主要方法。

  1、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是将一根很细的特制导管在影像设备的引导下插到肿瘤的供血动脉内注入化疗药物。如肝癌的介入治疗,医生们可以把几种最有效的抗癌药搭配在一起,采用介入法从腹主动脉里做造影找到肝癌的滋养动脉后,再通过细导管,把抗癌药直接灌入肿瘤组织,肿瘤很快就会坏死,就像我们用高浓度农药除草,那么小草就必然会枯死一样,这种治疗方法就叫肝癌的"动脉灌注介入疗法"。应用这种方法,抗癌药通过导管在几秒钟后就会进入肿瘤,并且用药量仅为静脉全身给药量的1/2~1/5。从而可有效地减轻药物的毒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2、选择性动脉栓塞术:是栓塞肿瘤供血动脉,即采用血管栓塞剂,如明胶海绵、不锈钢圈、自体血凝块等暂时或永久地栓塞肿瘤供血动脉,阻断肿瘤的营养供应,使瘤体体积缩小,利于手术切除和减少术中出血。对不能手术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合用动脉灌注疗法,起到较好的姑息治疗效果,可缓解病人的疼痛和出血症状,延长生存时间。

  3、化疗栓塞术:近十多年来,许多学者在新的药物剂型,即药物载体方面进行了研究,通过导管技术找到肿瘤的供养动脉,将抗癌药物和栓塞剂有机结合在一起直接注入肿瘤动脉,既栓塞肿瘤组织末梢分支,阻断血供,同时药物停留于肿瘤区可缓慢释放起到局部化疗作用,称之为化疗栓塞术。这种疗法主要有两大优势:一方面将高浓度的药物直接作用于局部,发挥最大的抗肿瘤作用,对全身毒副作用小,使绝大部分患者能接受治疗;另一方面,将肿瘤的供血血管阻塞,使肿瘤失去血供「饿死」。这种技术特别适用于那些失去手术机会或不宜手术的肝、肺、胃、肾、盆腔、骨与软组织恶性肿瘤。

  (二)非血管性介入治疗是指在医学影象设备如X射线、CT、B超、MRI的导引下,利用各种器械,通过血管以外的途径,如经人体生理腔道的自然开口或直接经皮穿刺脏器,对许多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技术。经皮非血管介入技术对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具有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等优点。肿瘤非血管介入诊疗技术主要包括经皮穿刺活检技术、管腔扩张和内支架成形术、经皮穿刺瘤内注药术、经皮多电极射频消融术等。活检术主要应用于全身各部位肿瘤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其它技术主要应用与胆道系统、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梗阻的治疗及实体瘤的治疗。

  二、恶性肿瘤介入治疗的主要适应症

  血管性介入:肺癌、食管癌、肝癌、肝转移癌、胃癌、肾癌、结肠癌、胰及十二指肠肿瘤、宫颈癌、卵巢癌、膀胱癌、肢体肿瘤等。

  非血管性介入:实体瘤经皮活检,肺癌、肝癌瘤体内注药、食道癌食管内支架置入及胆管癌胆道支架置入等。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

网络购物更多

广告赞助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医学院 | 医学考试 | 健康养生内科 | 外科 | 妇科 | 儿科 | 性病 | 皮肤 | 五官 | 肝病 | 两性 | 健康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