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中医药学会“十二五”规划(2011-2015)
三、任务与措施
(一)加强学术引领,促进科技发展
充分发挥学会的学术引领作用,推动学科发展与学术进步。增强中医药学术交流质量和实效;优化中医药学术发展环境,创新交流形式和机制,提高学术会议、学术期刊质量,推出一批高质量的中医药学术论文;做好科技奖励工作,推动学术创新、促进成果转化。以更加有利于中医药继承创新、更加有利于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为目标,促进中医药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1.搭建学术平台,推出精品工程
——立足于医教研实际需求,组织多层次的学术活动。拓展研究平台,协调学会功能,组织开展重大学术课题的研究;有针对性地组织学术会议,提高基层中医药医疗水平;结合科技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达的任务,争取更多的学科立项,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活动。
——推出学术交流精品工程。围绕对中医药发展方向具有引领作用的问题;对弘扬中医药特色,促进中医、中药协调发展有重大意义的问题;在应对公共卫生事件中作用突出的问题;在改善民生中学科特色突出、技术适应性强的问题,定期组织专家举办学术大讲堂。
专栏一 搭建学术交流平台,优化学术交流环境重点项目
“岐黄论坛”:推出中医药文化品牌论坛,力争3年内将“岐黄论坛”打造成国内影响力大、知名度高的中医药品牌论坛,5年内将其打造成国际中医药文化品牌论坛。采取有关部门与地方申请办会相结合的方式,根据年份主题确定论坛主题,并酌情开辟分论坛,扩大其影响力。
——丰富和创新学术交流形式。开辟学术交流网站或专题网页信箱,推动在线学术交流;充分调动地方学会和各专科分会积极性,引入激励和竞争机制,发挥地方学会和各专科分会在学术交流中的作用;促进多学科联合办会,充分汲取兄弟学会在提高中医药学术质量方面的经验,促进中医药学术交流与发展。
2.发布学科报告,推进学科发展
——对学科发展情况进行调研。围绕学科的现状、问题、症结及学术前沿、国内外动态,组织学科领域里有突出代表性的专家,理清学科发展方向与思路,做好学科发展情况调研工作;根据调研情况指导部分专科分会,加速重点学科建设。
——撰写并发布中医药学科年度报告。定期对中医药学术领域的新观点、新思想、新成果进行学术发布,引领和促进学术发展。
——搜集相关学科信息进行比对性研究。围绕中西医并重方针,发挥中医药优势,注重多学科知识交叉研究,促进中医药学术进步。
3.坚持学术特色,发挥中医优势
——突出中医药特色,挖掘中医药理论内涵,推动以中医药继承为基础的继承与创新协调发展,加强对具有中医药原创思维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的挖掘、整理与继承,推动中医药学术健康发展。
——扎实做好中医药学术继承。弘扬名老中医学术经验,加强对历代医家及中医学术流派研究,对其学术源流、学术特点、特色疗法,组织宣传推广;整理和研究当代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临证经验、技术专长;加强名中医工作室建设,五年内建立50个名中医工作传承基地;筹办国医大师学术论坛,评选“优秀基层青年中医”;组织优秀基层青年中医向名老中医拜师,促进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
——发展中医药特色诊疗技术。组织专家开展中医药特色诊疗技术的整理、研究,明确适用范围,对应优势病种,促进特色诊疗技术的专病专科建设。培养特色技术传人,评选优秀中医药特色诊疗技术传承单位和个人,推动中医药特色诊疗技术的继承与发展。
——加快中医药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根据中医药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整合资源,研究建立中医药科技创新平台及运行机制,开展重大学术问题研究,为重大科研项目服务,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
专栏二 继承学术特色,加快传承创新重点项目
“中医药学术流派”工作室:5年内建立10~20个中医药学术流派代表医家研究工作室,系统整理、发掘、总结各学术流派思想,培养中医药学术流派传人,定期举办“著名中医药流派代表医家学术渊源、理论内涵、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组织编写相关研究性著作。
4.抓紧标准制定,推进标准化进程
——加强中医药标准制定和研究工作。以突出辨证论治特色的中医病证诊疗及操作为重点,继续抓好中医药各学科常见病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名词术语规范、疗效评价标准、诊断标准、疾病名称标准、方剂配伍标准、临床试验方法标准、英译标准、古籍整理规范、期刊编辑规范、机构质量管理标准等的编制修订工作,研究并构建适合中医药特色的技术方法和标准体系,构建中医药标准化信息服务平台。
——发布中医药标准。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部署和要求,将趋于成熟的中医药标准(包括中医各科诊疗指南)及时进行发布推广;并组织调研,召开专家会议,搜集、整理标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好标准修订工作。
5.推进期刊改革,提高竞争能力
——不断提高中医药期刊质量。坚持以服务临床、科研、教学、产业为出发点办好期刊,提高系列期刊“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基金论文比”等期刊评价指标,未来五年使学会主办的中医药期刊质量有较大提升。
——加快中医药期刊集约化进程。争取在5年内,使学会主办的中医药期刊达到40种以上,以国家“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为契机,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做好“中华中医药期刊集团”的筹建工作,增强中医药期刊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开展优秀期刊建设及优秀论文评选活动。5年内进入中文核心期刊、科技核心期刊“双核心”的期刊数量在“十一五”的基础上增加一倍。开展优秀论文评选活动,推出一批有影响力的中医药学术论文。
专栏三 加强期刊管理,提高竞争能力重点项目
“期刊平台管理系统”:围绕期刊信息化建设项目,建立学会期刊平台管理系统,重点建设学会期刊管理系统、信息服务系统和网络审稿系统,建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学会期刊管理机制。
——加强期刊管理。按照国家新闻出版的相关规定,加大对编辑部的监督管理力度。推出适合行业、符合中医药学术发展实际的管理办法,建立中医药期刊统一管理平台。
6.开展科技奖励,推动科技创新
——继续开展科技奖励工作。通过开展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李时珍医药创新奖、学术著作奖等奖励的评选表彰活动,促进中医药科技创新和学术进步。
——提高奖励工作规范性、权威性。通过不断完善相关的评选办法、评审程序,使评审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使学会科学技术奖励权威性进一步提升。
——重视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关注和支持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中医药科研项目。积极开展厂会合作,努力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二)增强人才意识,重视队伍建设
树立、增强符合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律的人才意识,大力发掘、举荐、表彰优秀中医药人才,建立健全中医药人才评价与激励机制,抓紧中医药人才梯队建设,拓展中医药人才培养途径,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
1.重视人才培养,增强创新意识
——推进人才工程,培育一代名医。积极协助相关部委做好第二届“国医大师”的评选工作;发掘、举荐、表彰一批全国性中医药著名专家和中医药创新型人才,评选出国家级名中医300名。鼓励各省级学会,评选具有地域特色省级名中医。
——表彰优秀人才,营造成才氛围。为新一代中医药管理者、优秀青年中医、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者等各种人才脱颖而出营造良好氛围,提供有利条件。评选“全国优秀中医院院长”100名、“全国卓越青年名中医”300名、“全国优秀中医药文化工作者”300名。
——鼓励科技创新,举荐优秀人才。推出创新型人才及创新性科技成果,鼓励原始创新。继续做好国家科学技术奖、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等奖项的推荐工作,为国家举荐优秀中医药人才和科研成果。
2.健全评价机制,完善评价体系
——健全评价标准,引导人才培养。依照《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精神,遵循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和特点,建立、健全有中医药特色的人才评价标准。
——完善评审制度,推进评审公开。完善人才评审制度,建立评审专家信用制度,加强对评审过程中的监督,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评选人才。
3.重视学术传承,培养优秀传人
——按照中医药传承的自身规律,打造人才梯队。定期举办著名中医药学家学术继承高层论坛,强化“跟名师、做临床”的人才成长规律,全面建设老、中、青结构合理的学科队伍,并重点扶持一批中医药科技创新团队。对带徒名师、高徒、梯队设立专项奖励,促进人才梯队建设,评选“‘薪火相传’学术传承奖”200个,“全国中医学术继承杰出青年”100名。
——面向基层民间,传承特色技法。组织挖掘整理民间中医药宝库,将散见于民间基层治疗的一技之长、特色技法挖掘出来,加以整理、提高、推广,使中医药特色诊疗技法更好的传承发展。
4.拓展培养途径,加速人才成长
——继承传统模式,促进学术传承。全面开展以“读经典、跟名师、做临床”为主题的读书活动。按照名老中医推荐、中医药专家把关、藏书部门提供服务的原则和程序,从学术水平高、临床实用价值大的古籍中,为初级、中级、高级中医药工作者提出必读书目,并举办全国性中医经典知识竞赛,促进中医药学术传承和发展。
专栏四 学术传承人才培养重点项目
“读经典、跟名师、做临床”读书活动:以《中医必读百部名著》(中华中医药学会组织编写)和《中医临床必读名著30种》(余瀛鳌主编)为蓝本,除四部经典外,学会组织专家为不同层次的中医药人员确定一批通读书目,各专科分会结合不同的研究领域和各科临床,遴选一批必读书目(初级人员2种、中级人员3种、高级人员4种),并提出读书进度和具体要求、制定验收计划。学会将通过期刊定期进行辅导和举办知识竞赛,并对读书活动进行指导和表彰。
——适应时代要求,拓宽培养途径。积极探索中医药人才培养新形式,适应信息时代要求,发挥网络的优势,为广大中医药工作者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不断更新的优势资源,创新培养模式,提高培养效率。
——结合“三名”工程,加快人才培养。加强与中医药医疗、教育、科研等机构的合作,推动“名院共建、名医培养”工程。遴选一批在相应学科具有突出优势、在专科专病方面有特点的单位,通过“师带徒”的方式,培养一批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