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疫情报告
一、地震灾区实行疾病每日报告制度,报告方式为逐级上报。
二、由当地安排专人收集相关信息填写四川省地震灾区灾民疾病监测表,疾病监测表报告应于每日上午9点以前报告至当地县区疾控中心,报表统计起始时间为前一天0点至24点,以各安置点为单位统计报告灾民疾病监测情况。
三、疾病监测报告内容主要为:灾民姓名、年龄及急性水样腹泻、出血性腹泻、发烧、出疹、咳嗽、呕吐、颈项强直、黄疸、出血、急性麻痹或虚弱、分泌增加等症候群。
四、由各级疾控中心填写四川省地震灾区灾民疾病监测汇总表。县区疾控中心应将疾病监测汇总表于每日上午11点以前报告至上级市州疾控中心及县区卫生局,再由市州疾控中心于每日下午13点以前传真至省疾控中心及市州卫生局,省疾控中心于每日下午15点以前报告至省卫生厅。报表统计起始时间为前一天0点至24点。
第三章 饮用水卫生处置
地震后,灾区的建筑物大面积倒塌、集中式供水中断、供水设施遭受严重破坏,分散式给水和农村给水也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如水管淤砂、井管错裂等等。地震灾难发生后短时期内无法找到适宜的、可供饮用的水源,人们不得不就近饮用各种卫生得不到保障的水,包括雨水、坑水、池塘水、河水、游泳池的水,甚至是工业废水等。从而可能造成居民肠道疾病发病的急剧上升。针对以上情况,为保证饮用水安全卫生,应采取以下主要饮用水卫生处置措施:
一、水源卫生防护
首先,对集中式给水水源周围进行彻底的卫生清理,包括尸体和污物,都要进行彻底清除与卫生清扫,同时开展经常性的卫生监督管理。同样,对分散式给水水源周围的30~50米之内,也要进行彻底的清理与消毒。
二、供水措施
除紧急修复受损自来水管线外,震后初期应立即采取临时供水措施,主要有水车送水、分散取水和水龙带输水等方式。
水车送水不仅方便居民就近取水,而且便于水的卫生防护(如水车密闭),还可以在水车中进行饮水消毒。因此,这种临时供水方式一般能符合卫生需求。缺点是水车的容量有限,一辆4.5吨的水车,日供水4~6次时,按每人每日供水5~6升计算,可供3000~5000人饮用。
分散取水方式是临时将一些就近的公共设施(如游泳池)改为蓄水池,应急供水。供水前应对池底与池壁进行彻底的卫生清理与消毒。蓄水后,为防止水质污染要设共用取水桶,或采用浅水泵,取水后要引入装有几个小水龙头的水箱,供人分散取水。
用消防水龙带临时输水供应是完全没有卫生保障的。震后初期,曾一度采用过这种临时供水方式。事实表明,这种供水方式是极不安全卫生的。因为消防水龙带是帆布做的,输水时水带内呈负压状态,极易受到污染,特别是输水时水带拖在地上,有时还被人踩踏或车辆碾压,造成带中水质的严重污染。这种临时供水方式可用作除饮用水外的生活用水,如冲洗厕所、街道等。
三、饮水消毒
(1)集中式供水消毒
集中式供水消毒剂投加量见表1。
表1 集中式供水消毒剂投加量
消毒剂 |
投加量(mg/L) |
作用时间(分钟) |
液氯 |
1.5~2.5 |
30 |
漂白粉 |
46 |
30 |
次氯酸钙 |
1.2~4.8 |
30 |
氯胺T |
10 |
30~60 |
二氯异氰尿酸钠 |
4 |
30 |
(2)分散式供水消毒
a.井水消毒
对污染的水井应先将水井清淘干净,用清水冲洗井壁和井底,淘净污水,直到渗出的进水达到无色透明、无味为止。再加25-5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12-24小时后,抽出井水,待自然渗出水到正常水位时,按正常消毒方法进行消毒。
井水消毒,一般每天2次~3次,直接投加漂白粉,加氯量为2 mg/L,一般要求余氯量为0.5mg/L。经细菌学指标检查合格后方能启用。
漂白粉用量的计算:
圆井水量(吨)=[水井直径(m)]2×0.8×水深(m)
方井水量(吨)=边长(m)×边宽(m)×水深(m)
投漂白粉量(克)=[井水量(吨)×加氯量]/有效氯含量(注:漂白粉的有效氯含量一般为25%)
持续加漂白粉法:为减少对井水频繁进行加氯消毒,并持续保持一定的余氯,可用持续消毒法。持续法常用的工具有竹筒、无毒塑料袋、陶瓷罐或小口瓶,可因地制宜选用。
方法是在容器上面或旁边钻4-6个小孔,孔的直径为0.2-0.5cm。大口井清毒可将漂白粉倒入简易消毒器(竹筒或塑料袋等)中,根据待消毒水量及水质,加漂白粉。一般竹筒装漂白粉250g-300g,塑料袋装250g-500g。将简易消毒器口扎紧置于井水中,用浮筒悬在水中。一次加药后消毒可维持1周左右。注意应有专人负责定期投加药物,测定水中余氯。
b.缸水消毒:
用河、湖水作为饮用水源时,可采用缸水消毒。当缸水浊度高于3度时,应先经洁治处理(混凝沉淀、过滤)后再进行消毒。
混凝沉淀时,以一水缸装原水,用明矾混凝沉淀。用一直径3cm-4cm,长1m左右的竹筒(或其他替代物),筒底四周钻几时个小孔,装入明矾后,在缸水中搅动。每100g水加明矾50g。也可选用其他混凝剂。
静置沉淀约1h后,取清水至砂滤缸内过滤。砂滤缸内置0.5mm细砂和0.8mm粗砂各15cm-20cm。每层用棕皮隔开,表层与底层放置石子。当滤速减慢或滤出水变浊时,将滤材清洗后再用。
消毒时,可使用含氯消毒剂,其用量随水的污染程度而定,一般在4mg/L~8mg/L,作用30min。使用含氯消毒剂片剂时,用量可按使用说明书投放。消毒后,测量余氯,在0.5mg/L者,即可。
四、水质简易鉴别方法
地震后集中式供水网管修复前的供水和分散式个人饮水可通过表2的方法判断能否作为生活饮用水。
表2 水质简易鉴别方法
方法 |
操作步骤 |
鉴别 |
观色 |
用干净无色透明玻璃瓶,装满水样在光线较强处机械观察。 |
肉眼看见的物质越少,水越清洁。 |
嗅味 |
用干净玻璃瓶,装半瓶水样,盖严摇荡后,打开瓶盖,立即嗅一下有无气味;再把瓶放在热水中加温至60℃,再嗅一下有无气味 |
清洁水应无异味 |
尝味 |
在常温下把水加热至60℃,取少量水于口中尝味 |
清洁水应无异味 |
沉淀 |
用无色透明玻璃瓶装入水样,静置12小时后,观察瓶底沉淀物的多少,然后将上面的清洁水倒出来煮沸放冷,再观察沉淀物的多少。 |
沉淀物越少,水质越好 |
纸试 |
用一张清洁的白纸,滴上水样,待干后,观察它留下的斑迹。 |
斑迹越明显,水质越差。 |
五、集中式供水网管修复后的供水
管网检漏修复后及供水前,必须先清洗管线、加大消毒剂量,还必须使消毒剂在管线中有充分的接触时间(4~8mg/L作用30min),待余氯量达标以后,才能去除消毒液,冲洗管线后,再蓄水与供水。集中式供水需检验合格,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常规监测项目限值要求,方可供水。
六、水源地周围环境的卫生清理
地震后的供水除一般的细菌性和化学性污染外,还存在尸碱中毒的危险。为防止饮水的尸碱中毒,必须尽快对水源周围的尸体进行清除,同时还应对局部环境进行认真的漂白粉消毒处理。另外,用砂滤或碳末、明矾混凝过滤、吸附等,也可以去除水中的尸碱和细菌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