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与腰椎间盘突出症

时间:2012-8-5 下午 11:37:37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程桯 中国…  

  病例:刘强(化名),男,45岁,公交司机,近半年时常感腰部酸胀,久坐久站后加重,休息后缓解,来院就诊,经MRI检查显示腰4~5阶段椎间盘膨出,未见椎管狭窄及神经根受压,临床查体无阳性体征,患者认为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笔者告之“您只是腰椎间盘出现了退行性改变,很多人会有这样的情况,注意调整生活工作习惯,加强腰背肌肉锻炼,可以防止腰椎间盘突出发展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将腰椎间盘突出当成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特别是青壮年者,在门诊并不少见,实际上两者并不能划等号。

  腰椎间盘突出,只是在影像学上表现为椎间盘局限性移位超过椎间隙,移位椎间盘组织尚与原椎间盘组织相连,且突出的椎间盘并没有压迫到椎管内的神经和硬膜囊,所以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并不会有明显症状体征,一部分人在体检中发现,一部分人就像患者刘强一样,只是感觉劳累后的腰酸胀感,而没有腰部疼痛、下肢放射痛、麻木以及腰椎屈伸活动受限。因此,腰椎间盘突出就是一种现象,是腰椎退行性改变的表现。

  腰椎间盘突出多以预防为主,应避免过度劳累和久坐久站,尤其是长时间弯腰工作,辅助腰背肌功能锻炼效果更佳,加强肌肉韧带力量和腰椎稳定,“燕飞锻炼”是诸多方法之一,俯卧位于较硬的床垫上,头后仰和两上肢、下肢同时翘起离开床面,呈反拱桥如燕飞状,5秒左右放平四肢,建议每次50~100个,每天1~2次,连续2~3个月。

  但是,如果已经存在腰椎间盘突出,却未给予足够重视和积极防治,继续过度劳累,导致突出的椎间盘反复受压变性,吸水能力降低的同时持续变形,纤维环严重撕裂,髓核因得不到正常充盈而明显突出,压迫硬膜囊和神经根的时候,就会出现剧烈的腰腿痛、下肢麻木和腰椎不能屈伸等情况,此时,已经从腰椎间盘突出,发展成了腰椎间盘突出症,仅一字之差,由于忽视,致使疾病由现象到了本质。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腿痛的主要原因,为骨科临床最为多见的疾患之一,约占骨科门诊下腰痛患者的10%~15%,住院病人的25%~40%,青壮年多见,重体力劳动者及长时间坐立工作者多发,发病率男女无明显差别。近年依据国内外流行病学统计,其发病的人口比率和绝对数值均呈上升趋势,并且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按突出类型分为膨出、突出和脱出,按突出的部位分为中央型突出、后外侧方型突出及椎间孔内极外侧型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临床表现是腰部疼痛、下肢放射痛和麻木、腰部活动受限、脊柱侧弯或前凸畸形,严重者伴有大小便功能障碍,约80%以上的患者,经卧床休息、牵引、手法按摩、理疗和应用消炎镇痛类以及减轻神经根水肿类药物等保守治疗,可得到缓解和治愈,保守治疗无效和严重患者可手术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属中医学“痹症”、“腰痛症”范畴,病因主要有:受伤后气血瘀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风寒湿邪侵袭致使腰部下肢重着疼痛、转侧不利,以及患者素体禀赋不足,或长期患有慢性病,以致肾脏精血亏损,无以滋养经脉,出现腰腿疼痛合并酸重无力。患者平日要坚持科学规律的腰部肌肉主动锻炼,如“燕飞”和“五点支撑”以增强体质,合理饮食控制体重,注意保暖不贪凉,适时添减衣物等,对于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和延缓发展会有所帮助。

  综上所述,当影像学上显示腰椎间盘突出,但无明显腰部疼痛及下肢症状时,可以把它看做是一种现象,不用过于紧张,也无需盲目治疗,以免因方法不当,反而没病治出了病。但是需要高度重视,以预防为主,功能锻炼为辅,同时调整工作起居方式,千万不要由于忽视,致使从腰椎间盘突出发展成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

网络购物更多

广告赞助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医学院 | 医学考试 | 健康养生内科 | 外科 | 妇科 | 儿科 | 性病 | 皮肤 | 五官 | 肝病 | 两性 | 健康社区